我的女儿三个月,有脐疝如何处理?医生说让用硬币压住,但是上下跑,如何固定?

[复制链接]
查看11 | 回复0 | 2009-1-30 06:28:3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过去曾经有人用铜板或胶布加压包扎宝宝的鼓肚脐,这样做很不科学,宝宝皮肤很娇嫩,长期摩擦,一溃烂感染,胶布会使皮肤过敏,包扎过紧会影响宝宝呼吸。一、我的宝宝是第41天时便密肚脐突出来的,未作任何处理;二、50天后肚脐更凸更粗了,很担心,去儿童医院了,医生说是脐疝,因为宝宝的腹部肌肉没发育好,会自然回纳的,医生没有作任何处理;三、80天后宝宝的凸肚脐开始逐渐变小变矮了;四、第97天早上,宝宝的凸肚脐已经完全回纳在腹内了。五、晚上宝宝睡了一觉,快醒时(此时宝宝空腹状态),你用手轻轻摸摸(不是按)宝宝的凸肚脐,它会回纳进去,宝宝一哭会又凸出来,轻轻摸摸宝宝的肚脐有咕噜声音,如果这样的话就不要担心,三个月后宝宝的凸肚脐会自然回纳的。六、不要绑压,顺其自然,不要让宝宝太哭闹,没问题的!                                       
提问者对答案的评价:

                                                                                                婴儿发生脐疝怎么办 婴儿哭闹会导致腹压增高,脐部突出。突出的脐部大小不等,一般和小核桃相似或更大。以手轻压,可有肠管围绕腹腔之感,此时并可摸到未闭的脐环缺损。这种现象称为脐疝。这是由于婴儿腹肌先天性发育不全所致。随着婴儿的生长发育和年龄的增长,腹肌发育完善,疝孔常能逐渐缩小、闭合。一般在2岁之内可自愈,不需特殊处理。对个别巨大脐疝可施用胶布粘贴法处理。2岁以上幼儿的脐疝大小超过2公分,一般不会自行闭合,应施行手术治疗。有时发现脐疝呈饱满、实质感,用手轻压不能消失,婴儿又哭吵不停,这种现象表示肠子进入疝囊内,因不能自由地回入腹腔而嵌顿,这称为脐疝嵌顿。遇到这种情况,应立即送往医院诊治,以免因时间过长而使肠管受损。                                        

                                                                                                脐疝在小婴儿中相当多见,系小儿脐部未完全闭合,肠管从脐环突出而形成。大多数患儿可自愈。治疗方法:多能自愈,不需要任何护理。根据脐环大小,脐疝往往6个月到一岁自行愈合。如2岁尚未愈合,可考虑做腹壁缺损修补术。也可以使用束带,硬币压迫疝环,可防止脐疝出现。家庭护理要点:减少患儿哭喊,预防便秘的发生,使腹压不增高,将有助自愈。以上摘自《新法育儿手册》杭州出版社。赵正言主编.我的儿子是早产儿,七个半月时出生的,出生2个月就有脐疝的现象发生,我们的方法是:把宽松紧带用棉布包裹好,以防松紧带过硬弄伤孩子的皮肤,在带子和棉布之间缝合一个一元钱的硬币,在两头用粘布带合好,粘步带就是正负两面的粘带。就好了,而且我们当时正缺钙一直也补着钙片。最后好了。也祝愿你的宝宝早日痊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主题

0

回帖

4882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48824836
热门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