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兰芳:谁毁了陈凯歌的寂寞?

[复制链接]
查看11 | 回复0 | 2021-1-29 02:24:3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我是俗人,我是最听话的电影观众,《梅兰芳》公映的第一天就乖乖地跑到影院去看。看完,无话可说。陈大师这部巨作真是有趣的紧,梅兰芳是座儿的,陈大师也是。    《梅兰芳》上映前,便有评论讲“都去捧场吧,我们欠陈凯歌的。”虽说我向来认为《无极》并非有“舆论”或者“座儿”们说的那么不堪,但陈大师生气了,后果很严重。还不忘在《梅兰芳》里做一番调侃或者说是自辩——且看邱如白在北平城看某角儿“偷”来的《贵妃醉酒》,邱如白明明在说“人不能无耻到这个程度”,跟上来的一群凶神恶煞状的人,莫不是陈大师心里《无极》黑们的写照。所以,陈大师要想不朽,这《梅兰芳》是非拍不可。因为这是一部让人无话可说的电影,要是再骂,那便真是拆台,真是不道德了。    想当年,《霸王别姬》也是禁片,只是挟金棕榈之威强上位,票房也只能说是惨淡。但《霸王别姬》之后十几年逐渐成为了某种意义上的小资经典,或者是各大学必看片单(按,各大学版本不同,但或口头相传或有帖子记录,总是包含着诸如《大话西游》《阿甘正传》《肖申克的救赎》之类片子)之中的一部。在某些程度上,《霸王别姬》甚至规定了或者书写了80后们的文革想象。然而这回陈凯歌是怕了,他怕输,而最好的方式是复制经典——复制自己,《霸王别姬》是中国电影唯一的金棕榈也是华语电影唯一的金棕榈,当然是至高之作,看梅兰芳的故事或者视听语言,莫不是在搬演《霸王别姬》,这个至高无上的金棕榈作为一个“缺席的在场”始终存在,我想一定有人和我一样,自觉地将黎明那个位置替换成张国荣。当然我对张国荣没有任何感情,可是我看到面无表情的黎明我始终还是不能自已地将他视为一个“在场的缺席者”。所以,复制自己,便免不了比较在,而一比较,高下立判。    梅兰芳成在两处,一是戏改,二是梅党。先说戏改,自然往大了说是五四新文化……但是这个时候陈凯歌的自我表达便显得十分微妙。就我而言,深刻地感到这一刻,他的认同不是少年梅兰芳,而是十三燕。换言之,若是十五年前是《梅兰芳》,我当然会认为陈凯歌的认同在梅兰芳一边,说远一点,《黄土地》莫不就是梅兰芳的戏改,这戏改是充分精英的自觉艺术行为,而根本不是讨好观众。于是一个相当充分的表达就成为了陈凯歌相当内在的紧张——艺术的,和观众“喜闻乐见”的,换言之便是“市场的”,陈凯歌还在怕,怕观众不喜欢。十三燕说的多明白。但他仍然是抱着希望的,比如,他心目中的观众仍然是高度精英的——那个时候“北大、清华的学生”,他的诉求也在于此。    再说梅党。本来这是极大的一处做戏的空间,梅党诸人在片子里便只剩下一个艺术指导兼经纪人,和一个彻底的经纪人。当然陈凯歌更认同的还是邱如白,因为英达演的那位六爷——他叫啥来着?——明显就是资本的代表,他是银行家嘛。而梅党雕琢梅兰芳的那些手腕显然太过精英,于是最后在影片中就剩下了十分情节剧的表达,包括买凶拍人这种下等的手段也使了出来。读读齐如山的书便可大略了解点情况,不过如今京剧都已经太过高深,“礼崩乐坏”如此,就还是把这些手段高度概括为“谁毁了梅兰芳的寂寞,谁就毁了梅兰芳。”而似乎还有些个更重要的表达却没有如此强调,比如“人活的真,戏演的才真”之类。然而这个表达仍然太绕口令,这个时候,那个“缺席的在场”分明在说:“不疯魔不成活”啊。    于是我们大可以一面看着如此情节剧的一部电影,一面想着《霸王别姬》(《霸王别姬》其实也很情节剧,嗯……)。陈凯歌一生的荣誉便在于此么,好似十三燕最后那场《定军山》,黄忠不服老,陈凯歌比黄忠小的还多呢。前朝太后赏了黄马褂,谁说那不是陈凯歌的金棕榈?然而十三燕宁可拿它抵债,陈凯歌要干什么便一望而知。    但是《霸王别姬》成为那个巨大的负担,大抵还是来自金棕榈。不过这个社会不同,金棕榈远没有西太后的黄马褂好使。可是《霸王别姬》尽管是“历史景片前的情节剧”(见戴锦华《雾中风景》一书相关文章),但中国当代史仍然是可见的。《梅兰芳》里这些都已然缺席,可是它仍然在场。梅兰芳如何不朽——建国之后,梅兰芳活到1961年,他如何在“程蝶衣式的处境”下自保,当上人大代表,并成为一个完美的存在,成为与斯坦尼和布莱希特并列的“第三大表演体系”,这该是多么出戏的地方啊,我抱着满心的希望,结果什么都没看到。所以我大概知道陈凯歌在想什么。梅兰芳不朽,无论是在国内还是国际,梅兰芳在他活着的时候就已然不朽。而《霸王别姬》里最核心的关于性别的书写,在《梅兰芳》里呈现为一组镜像——旦角之王和须生之后,可是这组镜像的表达却着实地“没有能指”。《梅兰芳》最终呈现为面无表情的黎明的脸,大约,真的如此。    可以想象这部片子的境遇。我写影评之前,豆瓣40条影评,大多给了4星和3星,mtime上17条影评,评分低到6.3。我不知道写过之后会出什么局面,今天是上映第一天,随后,胡戈们大约还会弄出一个《程蝶衣PK梅兰芳》之类的东西——这不怪他们,这两部片子本身如此。大约同人女们也会一拥而上——今天有个同人女跟我讲说这已然在某论坛是年度耽美大戏。陈大师千万要心平气和,不然这次还指不定要跟谁打官司呢。至于谁毁了梅兰芳的寂寞——是他自己,对陈凯歌我们似乎不能这么一概而论。纸枷锁这个表达再明白不过了,但如今这世道,座儿们已经不光是爷了,陈凯歌拍《黄土地》的时候大概是寂寞的,但他什么时候开始不寂寞了,而为什么不寂寞,似乎这与中国电影遭遇的情况是一个等价问题。    无论如何,陈凯歌真的老了。但仍是那句话,输不丢人,怕才丢人。远看奥利维拉,侯麦,雷乃,戈达尔,安哲……这个名单可以越写越长,近了……近了我还真不知道看谁了,那就看看张艺谋吧……《梅兰芳》一大半的分要扣在黎明身上,不过后半段剪辑如此混乱,似乎也不是陈凯歌本人的问题——前一段听说他剪到四个小时便不愿再剪了。毕竟电影要考虑的因素有很多。如今的陈凯歌,我真的有点同情他。说到底,观众原意去影院看电影,这本身就是一件好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主题

0

回帖

4882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48824836
热门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