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Odyssey]我印象最深的一种人文经典

[复制链接]
查看11 | 回复0 | 2021-1-29 03:15:0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我印象最深的一种人文经典
我一向是一个优柔寡断的人,当被问到“我最……”的问题时,总是要犹豫许久;但看到“我印象最深的一种人文经典”时,我的脑海中瞬间显现了两个字——《论语》,再不作它想。
小时候,常常在饭桌旁听父亲说话,到现在最有印象的几句话中便有“孔子曾经说过”这一句,说这话时父亲的口气带有一种特有的诚恳和庄重,这后面跟着诸如“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惟上知下愚不移”、“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之类……那时候,听见孔子的名字便顿觉崇高起来,再听到后面的句子,更是默认了名言警句(觉得要好好背下来);惟一的遗憾就是父亲从来没有系统地总结过孔子说过哪些话。
后来,我弄清楚了这些“名言警句”大都出自《论语》,而且也在家里的书堆中翻了一本出来;居然只是一本小册子,共有二十篇,每篇也不是很长。但鉴于没有注释、内容又较零碎,怀着对古文的敬畏,我翻了两页就放下了,认定自己还看不懂。
上了初中,课本上第一篇古文就叫《论语六则》。那位上了年纪的老师开始讲它的时候,毕恭毕敬,诚惶诚恐,不住地担心我们看不懂微言大义。他的态度让我觉得有些过头了,“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也就一个“愠”字不是很认得,整句话说得土一点甚至可以变成:“要热爱学习、团结友爱。”当然,我完全知道“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比“热爱学习”多出了很多东西,但真要我说清楚这些多出的东西妙在哪里,却又语塞。即便如此,往昔《论语》在我心目中高不可攀的形象仍是打了几分折扣。嗯,当年生物老师一看到课堂上有男女同学说话便拉长了语调说:“两千多年以前,孔夫子说过……”也起了几分作用。
高中时再看《论语》,把它整体翻了翻,发现里面写的大多是为人的守则和对人物事件的评述。诚然,我相信一个人如果真能完美地遵循这些守则,他的一生将会没有什么瑕疵;可是,有这么多条“戒律”呢,且不论要花多大心力把它们记下来,每天小心翼翼地不去触犯“戒律”也是多么辛苦的一件事;再想到要背负着条条框框过一生,心底就不由自主地就泛起恐惧。这时候,看到老子的清静无为、庄生的逍遥义,便生出无穷的亲切来。
大学,听老师讲到《论语》,一是成德之道,二是为政之方。然后老师着重分析了里面的“礼”与“仁”:礼,即作为共在的整体的生活节奏;仁,是礼在个体身上内化后的属性,是质实无妄,是自足圆满不假外求,是率直无伪,是人人皆可以做到的,并且“仁含诸德”。我从未想过礼与仁是如此地贴近我们自身,但作为一个个体,如何去把握“作为共在的整体的生活节奏”并将其内化,需要的不仍是《论语》上列出的一句句“子曰”吗?一想到这里,过去的无力感又涌上心头。
很幸运,接下来读了《中庸》:“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顿时醍醐灌顶,豁然开朗。仁也者,根植的是人的本性,礼也者,是适应人的本性产生的;率性之谓道,人所要做的只是要发挥自己的本性。“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虽然,要做到“发而皆中节”需要“修道”,但“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这又有什么可怕的呢?
那么接下来的问题就是人的本性是怎样的,为什么“发”的时候需要“节”才符合“率性”?幸运又一次降临到我身上,无意中看到《礼记?乐记》:“人生而静,天之性也;惑于物而动,性之欲也。物至知知,然后好恶形焉。好恶无节于内,知诱于外,不能反躬,天理灭矣。夫物之感人无穷,而人之好恶无节,则是物至而人化物也。人化物也者,灭天理而穷人欲者也”,我当即被极大地震撼了——这也是人与物的分野哪,人若自甘堕为物,便是灭天理之行,而人原本的存在已是循天理的,要做的是“反躬”。“乐者,天地之和也;礼者,天地之序也”,“大乐与天地同和,大礼与天地同节”,“乐由中出故静,礼自外作故文”,“是故先王之制礼乐,人为之节”,“礼乐皆得,谓之有德”。“有德”是如此畅快称心之事哪!
大喜之后我不得不反问自己:《中庸》、《乐记》等等都是根源于《论语》,为什么它们的作者能读出如此精妙的道理来,而我没有;古人云“半部论语可治国”,为什么我不能真切地体会它奥妙到了这种程度?
小学时看《三国演义》,觉得人物繁杂、事件繁多,强记下前面的情节看下去十分痛苦;但到了初中再看却是手不能释卷,熬夜强撑。大人虎变,君子豹变,《论语》一开头不就说得很清楚了——“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正是循环反复让原有的得到巩固,使新悟的得以生出,所以有喜悦的充盈;而也正是循环反复让原本就难分先后不能分割的“内在的仁”与“外在的礼”在人身上同时得到提升,所以君子豹变。“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经典自然而然地会有和你不断接触的机会,关键是你会不会把握这些机会挖掘经典为何是经典。
但《论语》和《三国演义》仍然是不同类型的经典,在我看来,《论语》更加“经典”。虽然狂热地看过《三国演义》,但到现在许多人物、事件都记不清了,经典的句子也基本忘光了,因为接触的少;同时里面的权谋机巧毕竟无关人之根本、国之根本。但是《论语》不同,它根植的是我们日常的生活,仔仔细细地关照着我们的生活,对于每个人,它所说的都可以出现在日常生活的每一处,如果你记得这一处的“子曰”,在行事之时或行事之后加以反思,便很可能有更深的自己的体会,如果你不记得,旁的人也很可能提起;同时,《论语》直接讨论的是人应当怎样为人以及在此基础之上如何组织一个国家的大道,它融进了我们几千年文明的骨血里,而如何各素其位、以仁为本、中庸为道、无为而治,我们尽了千年之力也没能穷尽里面的智慧。
经典的经典地位是社会中的大多数人认可后建立起来的,但它对于每个具体的人来说是否经典、是怎样的经典完全依赖的是那个人的解读。但总之,我相信,《论语》的精神,不论我们现在是否明确地意识到了它在我们身上的展现,在我们有所体悟之后,翻开它的一瞬间,都能让我们更加明晰我们自身,从何而来,向何处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主题

0

回帖

4882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48824836
热门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