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VG专题教程3--图形(3)(转寄)

[复制链接]
查看11 | 回复0 | 2021-1-29 05:16:5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寄信人:[email protected]标题:SVG专题教程3--图形(3)(转寄)信差:北大未名站BBS信鸽来源:frombbs.whnet.edu.cn(bbs.whnet.edu.cn[202.112.20.132])日期:SatAug405:04:052001
发信人:shanghen(健康是宝,吃得是福),信区:HomePage标题:SVG专题教程3--图形(3)发信站:武汉白云黄鹤站(2001年07月20日13:07:05星期五),站内信件
7.创建多边形源代码:<?xmlversion=1.0encoding=utf-8?><!--Author:Blueknight,Hangzhou,China2000--><svgwidth=50height=50><polygonpoints=5,545,455,3545,5style=stroke:none;fill:red/></svg>讲解:<polygon.../>是绘制多边形的标签.points属性依次记录多边形各顶点的坐标.(例子中用了两个折点.请注意,这里的多边形其实已经发生了顶点联线的交错.)style定义了多边形的笔触以及间部的填充效果.大家可以试试将stroke:none改为stroke:blue,体会一下.8.定义路径源代码:<?xmlversion=1.0encoding=utf-8?><!--Author:Blueknight,Hangzhou,China2000--><svgwidth=50height=50><pathd=M5,5C5,4545,4545,5style=stroke:red;fill:none/></svg>讲解:<path.../>用于定义路径.d代表数据声明标签,数据就是路径上的关键点的信息集合.M代表Moveto(移动到),M5,5表示先将起点移动到(5,5)处,C代表Curve(贝赛尔曲线控制),C5,4545,4545,5中的绿色点(45,5)表示第二个点的位置,中间的棕色两点(5,45),(45,45)分表代表前一个点(5,5)和后一个点(45,5)的曲柄点位置.<path>还包含很多属性,我们将在以后的专题中单独讲解.9.对象的调用源代码:<?xmlversion=1.0encoding=utf-8?><!--Author:Blueknight,Hangzhou,China2000--><svgwidth=50height=50><defs><rectid=rectwidth=15height=15style=fill:red/></defs><usex=5y=5xlink:href=#rect/><usex=30y=30xlink:href=#rect/></svg>讲解:如果一个SVG对象需要被多次使用,您可以首先对该对象进行声明定义.定义使用<defs></defs>标签,定义中必须包括识别码ID.当您需要使用对象时,使用<use.../>标签,并确定放置对象的位置,并利用xlink链接对象的识别码,完成调用.颈昵?并确定放置对象的位置,并利用xlink链接对象的识别码,完成调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主题

0

回帖

4882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48824836
热门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