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记得那些年我们开过的锁吗?

[复制链接]
查看11 | 回复1 | 2021-1-29 09:54:5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如果你是山西人如果你已经年满12周岁那么你应该也经历过这样的时刻吧:十二岁那年由长辈开锁。开锁究竟意味这什么呢?其实这是山西乡村的一种礼俗。传统中孩子满月的时候要告庙,就是将孩子抱到祖宗牌位面前,上香、上供、礼拜后,告知祖先家里新添了一口人,这个孩子姓甚名谁。然后举行上锁的仪式,长辈用家里柜子上的铜锁在孩子胸前锁上,表示给孩子上了锁,寓意锁住孩子,保平安健康。也有人是用红绳系着带着银铃的银锁戴在孩子脖子上,一直戴到十二岁。十二岁为一纪,小孩子活过了一纪,可以代表家族参加活动了,可以上坟、上庙了。所以在祖先面前举行成丁礼,开锁。一个小小的开锁仪式蕴含着中国人的宗族观念、纪年方式以及对下一代的殷切希望。一个简简单单的开锁仪式可能蕴含着几千年的华夏礼俗和民族精神。一百年文明看上海,五百年文明看北京,五千年文明看山西。今时今日,这样的民俗在中西文化交融和飞速的城市化中逐渐消失,连带其所蕴含的中华文化也渐渐远去。孔子说:“礼失求诸野。”意思是在礼乐崩坏的时候,还可以到郊外、到民间去寻求礼乐文化,民间有着丰厚的道德积淀。这个意思在传统文化遭受强烈冲击,中西文化激烈碰撞的年代仍然适用。在“求诸野”的过程中,我们才能更好的认识我们的家乡、我们的文化、我们的历史。这正是北京大学三晋文化研究会创立的初心。看到这里,如果你想要了解山西民间风俗如果你想要知道民俗背后的历史文化价值如果你想探求保护传统文化之道欢迎关注晋文化讲坛第四讲!!!!题目:礼失求诸野——乡野古礼的动态存在主讲:原山西省作协副主席著名作家张石山时间:4月13日下午3:00二教307主办方:北京大学三晋文化研究会映像杂志社龙吟书院主讲人简介:张石山,曾任《山西文学》主编,山西省作协副主席。中国作协会员。1986——1988年,曾就读北大作家班,任班长。小说《镢柄韩宝山》(1980年)、《甜苣儿》(1986年)两度获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出版中短篇小说集《镢柄韩宝山》、《单身汉的乐趣》、《母系家谱》、《神主牌楼》等;出版诗集《永远的三月》、散文集《爱河之源》、随笔集《叙述的乐趣》、民俗文化集《人间耳录经》等;出版长篇小说《兄弟如手足》、《攻城》;出版自传体长篇《商海炼狱》、“走马黄河”民俗文化考察研究长篇专著《洪荒的太息》、学术专著《被误读的论语》等。改编创作电视剧有20集连续剧《吕梁英雄传》、20集连续剧《兄弟如手足》、20集连续剧《水浒后传》、30集连续剧《晋文公》等。在台湾出版纪实长篇《穿越——文坛行走三十年》、文化思考专著《拷问经典》、传统民俗文化专著《你所不知道的中国民间文化》、学术专著《教你读论语》等。《礼失求诸野》是其新近完成的乡土文化考察研究长篇专著。“礼失求诸野”,大家耳熟能详。数千载传承不绝的华夏文明,不是封存在典籍中的煌煌巨著,它是奔流不息的此在文明之河。关于中学、西学的体用之辩,学术殿堂热闹纷争不止百年。在广大乡野,上述体用却是一种深刻而广泛的实践。这样的乡野,筑成了因应剧变、养护华夏文明传统的防御纵深。作家张石山以穷其一生的田野考察功夫撰写的学术新著《礼失求诸野》,材料丰富翔实、叙述畅达隽永,展示了古礼在乡野的动态生存。作家来我校与学子交流,愿捧出他的著述心得,与大家携手一道肩担养护传统的责任。我们的系列讲座还将继续,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北京大学三晋文化研究会人人主页和新浪微博@北京大学三晋文化研究会,及BBSsanjinculture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千问 | 2021-1-29 09:54:51 | 显示全部楼层
赞啊啊啊啊啊你手好快,我还准备让超神来【在chenkai(ck)的大作中提到:】如果你是山西人如果你已经年满12周岁那么你应该也经历过这样的时刻吧:十二岁那年由长辈开锁。开锁究竟意味这什么呢?其实这是山西乡村的一种礼俗。传统中孩子满月的时候要告庙,就是将孩子抱到祖宗牌位面前,上香、上供、礼拜后,告知祖先家里新添了一口人,这个孩子姓甚名谁。然后举行上锁的仪式,长辈用家里柜子上的铜锁在孩子胸前锁上,表示给孩子上了锁,寓意锁住孩子,保平安健康。也有人是用红绳系着带着银铃的银锁戴在孩子脖子上,一直戴到十二岁。十二岁为一纪,小孩子活过了一纪,可以代表家族参加活动了,可以上坟、上庙了。所以在祖先面前举行成丁礼,开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主题

0

回帖

4882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48824836
热门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