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旗文摘]朝鲜叩资本主义大门?

[复制链接]
查看11 | 回复0 | 2021-1-30 01:53:3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北大评论
在朝鲜首都平壤,商店、广告牌和贸易公司林立,政府并提供新优惠方案,以图赚取利润。尽管朝鲜面对重重困难,但平壤这些微小的转变可能是迈向「资本主义」的第一步。
在平壤市郊,数以百计购物人士趁假日涌到「统一街」的市集,购买来自中国的廉价时装、来自新加坡的啤酒或来自泰国的洗洁精。而较富有的朝鲜人则选购中国制造的电视机和洗衣机,想买新手表或电须刨的大多会选择入口中国货。
在朝鲜政府宣布一连串放宽经济管制的改革近两年后,朝鲜社会(或至少220万名平壤居民)首次展现出消费主义。但朝鲜仍面对许多困难:粮食短缺;长期营养不良;基建设施老化;以及因朝鲜核武计划而起的国际僵局。
个体户涌现消费付现金
转变的微细迹象随处可见,个体户纷纷出现在街上:在单车上兜售农产品的老妇,又或修补皮鞋的老翁。售卖饮品、香烟和糖果的简陋小食亭举目皆是。这些小食亭由隶属国家的小型贸易公司或工人和农民合作社经营,但价格由市场而非国家络定,消费者支付现金而非配给券,卖家似乎决心要赚取利润。
去年12月,平壤出现首个名为Huiparam(即「笛子」)的汽车照片广告牌。这架朝鲜制造、售价为约7万4千港元的汽车很明显不是大部分朝鲜人所能负担,平壤的马路目前仍然以二手日本和中国车为主,愈来愈多汽车和单车挤满街道,人民似乎宁愿穿著色彩鲜艳的入口中国时装,而不是往日灰沉的中山装,年青人甚至戴着棒球帽,还可见穿著米奇老鼠T恤的儿童。
工厂补助减汇率渐调高
于2002年7月,朝鲜首次尝试舍弃旧式的中央规划,实行「经济调整」,容许物价和工资上涨。以往,所有人的工资几乎一样,并用配给券向国营中心换取物品。虽然旧式「公共配给制」仍然存在,但现在消费者须支付现金,工资的升幅则视乎所属行业和个人生产力。以往向国家取得机器和补助的工厂现在须自己购买所需的设备,预料这些工厂将创造盈利和制造优质产品,而不是仅仅达到政府定下的限额。
接着,于2002年8月,朝鲜货币的汇率被调整至较接近现实的水平。昔日朝圜的汇率固定于1美元兑2.16朝圜。于2002年12月,朝鲜决定所有外汇交易使用欧元,以示对美国政策不满。现时,正式汇率为1欧元兑172朝圜,但公开市场的汇率高达1欧元兑1,500朝圜。在「统一」市集,入口啤酒和洗洁精以公开市场的汇率定价。
国企如财团可自由贸易
朝鲜政府最近发表的公司名录列出近200间新贸易公司,这些公司俨如出入口各种货品的韩国「财团」的小型版本,它们虽然是国企,但可跟外国生意伙伴自行进行交易。以2002年计,朝鲜的五大贸易伙伴是中国、韩国、日本、欧盟和泰国。朝鲜与泰国的双边贸易于2002年增至2亿1,650万美元(16亿8,800万港元),较2001年的1亿2,900万美元为高,并继续增长。部分朝鲜人认为,这表示朝鲜将入口更多泰国稻米、鱼类产品、燃油、纺织品和机器,接着是泰国投资的新手提电话网络。虽然平壤不会变成跟曼谷一样,但在不久的将来,游客肯定会怀念以前的平壤。
编辑:陈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主题

0

回帖

4882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48824836
热门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