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压低与贫血是一回事吗

[复制链接]
查看11 | 回复1 | 2007-7-15 12:43:0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不是一回事。有些人把贫血与低血压相提并论,认为低血压是由贫血引起的。其实,贫血与低血压在医学上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贫血是指血液中红细胞总数减少或红细胞内的血红蛋白量减少的一种综合性病理状态。只有在特殊情况下,如急性大出血时,患者不但贫血,血压也会急剧降低。引起贫血的原因很多,如缺铁性贫血、溶血性贫血、造血不良性贫血以及感染性贫血等。 可造成贫血的感染性疾病包括急性传染性肝炎、结核病、肺部化脓性疾病、胃肠疾患。特别是胃肠局部切除后,会影响人体对铁和维生素B12的吸收,使人贫血。患慢性肾炎、肾积水和先天性多囊肾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减少,影响红细胞生成,也会造成贫血。现代医学研究证实,许多内分泌性疾病和结缔组织性疾病,如慢性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甲状腺功能减退、类风湿性关节炎、红斑狼疮等疾病也常合并贫血。在正常生理情况下也会发生贫血,比如妇女每次月经平均损失的血液约为90毫升,其中损耗制造红细胞中血色素的铁,每次可达30毫克。从月经初潮到绝经,丢失那么多的血液和铁,若没及时补充相应的营养,贫血自然难免。另外,妇女怀孕期需提供300~500毫克铁给胎儿,如没有及时在饮食中补充铁,也会导致孕妇贫血。婴幼儿和儿童生长迅速,若偏食挑食,也易因营养不良缺铁而贫血。 贫血一般较易发现,面色常是判断有无贫血的一面镜子。贫血的人不但面色苍白,眼睑和指甲也常是苍白无光的。贫血有轻有重,也有一个发展过程。轻的多无明显症状,有的人会出现头晕、耳鸣、失眠、健忘、食欲减退。较重的则会出现浮肿、毛发干枯,甚至出现贫血性心脏病。当然,确定有无贫血和贫血的严重程度,最好还是到医院检查红细胞总数和血红蛋白含量。 低血压是指成年人血压长期低于90/60mmHg的情况,常见的有体质性低血压和体位性低血压。前者主要见于体质较弱的女性和脑力劳动者。一般症状不明显,但较重时会出现疲倦、头晕、健忘,还可能出现心前区憋闷。体位性低血压又叫直立性低血压,常在平卧、下蹲突然站起或长时间站立时出现,此时会出现眩晕等短暂性脑缺血症状。防治体质虚弱性低血压要忌偏食,饮食要荤素搭配,应摄取含蛋白质、铁、叶酸和维生素B12多的食物。加强运动锻炼能调整血压。体位性低血压患者,从卧位、蹲位站起来时动作应缓慢。另外,体位性低血压也可因多种疾病或药物引起,如脊髓有病,内分泌功能紊乱,慢性营养不良或因服用降压药不当及过量等。因此应去医院查明病因后,再进行有针对性的治疗。 无论是哪一种低血压病人,都可以适当多吃些咸一点的食品,因为盐能使血压上升。每天多喝水、多运动能增加血容量,还可吃些桂圆肉、大枣、红小豆等,不但能增加营养,还有利于纠正低血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千问 | 2007-7-15 12:43:07 | 显示全部楼层
低血压症状 1、轻微症状 头晕、头昏、头痛、食欲不振、易疲劳、脸色苍白、消化不良、晕车船等。 2、严重症状 直立性眩晕、四肢厥冷、心悸、呼吸困难、共济失调、发间含糊、甚至晕厥、抽搐、需长期卧床。 低血压危害 低血压病人由于血管内压力过低,导致血液循环缓慢,远端毛细血管缺血,以致影响组织细胞氧气和营养的供应,二氧化碳及代谢废物的排泄。由于血压下降影响了大脑和心脏的血液供应,因此使机体功能大大下降,工作和生活质量随之降低。 主要危害 眩晕、乏力、易疲劳、工作能力下降 晕厥、跌倒、骨折等以外事帮及死亡增加 引发心情压抑、忧郁症等精神障碍 诱发短暂性脑缺血、脑梗塞、心肌缺血 听力损害、视力障碍 (一)按摩 (1)用圆珠笔杆点按双手手背食指根部下面的“血压反应区”3~5分钟,每天1~3次。 (2)用拇指按压双手掌心中央的“心包区”3~5分钟,每天1~3次。 (3)每天早晨起床后,用橡皮筋在双手中指与无名指第1关节上各绕3圈,1分钟后除去,每天1~3次。 (4)用橡皮膏贴在双手掌心“感情线”(又名:“天纹”,即上面的一条纹线)、“头脑线”(又名:“人纹”,即中间的一条纹线)及“生命线”(又名“地纹”,即下面的一条纹线),每天更换一次。 (5)用拇指分别按压双手“神门穴”(掌心“手腕线”下小指侧)、“大陵穴”(掌心“手腕线”下面中央)、“血海穴”(膝部髌内上缘上2寸)与“三阴交穴”(内踝尖上3寸,胫骨后)各3~5分钟,每天1~3次。 (6)用键身锤轻轻地叩击双脚脚底中央的“肾脏反射区”与左脚脚底“肾脏反射区”斜上方的“心脏反射区”各5分钟。 (二)食疗 (1)桂圆肉6克,干吃或加水煮后食用,每日1剂。 (2)肉桂、桂枝各5克,洗净后切薄片,与炙甘草5克同放入茶杯中,注入沸水200毫升,加盖焖15分钟,当茶频饮。 (3)红枣20枚、母鸡1只,先煸炒后焖熟,分几次食用,每日1剂。 (4)酸枣仁、茯神各15克,远志6克,猪心1只,炖熟,稍加调味品,每日1剂。 (5)粳米50克,清水800毫升,文火煮至半熟,倒出米汤,加入牛奶500毫升与白糖适量,共煮粥,分1~2次空腹服用。 (6)太子参15克,淮山药10克,薏苡仁20克,莲肉15克,红枣10枚,糯米50克,白糖适量,共煮粥,每日早晚各服1次。 1、杂豆不但富含蛋白质、糖类、维生素等,而且还是一种高钾、高镁、低钠食品。所以,血压低的人常吃些杂豆,对补充营养、强身健体大有好处。 2、乌骨鸡1只(约重1500克)。将鸡去毛剖肚洗净,放人鸡腹肚中当归头60克,黄芪50克,红糖150克,米酒50克,再将鸡肚皮缝紧,入锅隔水蒸熟,吃肉喝汤,每半月吃一次,连吃两月。 3、每天早晨起床后取两勺蜂蜜用温开水冲调,空腹饮用。(最重要的一条)什么是贫血? 不少人以为贫血是一种疾病,其实贫血并不是疾病,它只是伴随各种疾病的一种症状。 所谓贫血是指循环血液单位容积内的血红蛋白、红细胞计数或红细胞比容(压积)低于正常值的下限。这个正常值可因不同的性别、年龄、生活地区海拔高度的不同以及生理性血浆容量的变化而有所差异。一般地说,婴儿和青春期前儿童的血红蛋白比成人低,女性在青春期后与男性的差异明显,妊娠期的妇女由于血容量的增加,血红蛋白相对减少,久居海拔较高的居民的血红蛋白比海平面居民的正常值高。因此,诊断贫血应综合各种因素全面考虑。在实际工作中,通常要测每单位体积中血红蛋白量、红细胞数以及红细胞比容。 世界卫生组织(WHO)1972年制订的标准认为,血红蛋白低于以下数值者为贫血:6个月~6岁l10克/升,6~14岁120克/升,成年男性130克/升,成年女性120克/升,妊娠妇女110克/升。国内掌握的贫血标准为(克/升):成年男性<125,成年女性<l10,孕妇<1 根据血红蛋白含量的不同,贫血的严重程度可分为以下四级:①轻度:血红蛋白低限~91克/升,症状轻微。②中度:血红蛋白90克/升~61克/升,体力劳动后心慌气短。③重度:血红蛋白60克/升~31克/升,休息时已感心慌气短。④极度:血红蛋白<30克/升,常合并贫血性心脏病。 我国最常见的贫血症是缺铁性贫血,由于铁是制造血红蛋白(即 血色素)必不可少的原料,如果铁供应不足,血红蛋白减少,即易形 成贫血。对于缺铁性贫血,常用的补血药如下: 硫酸亚铁片 为二价铁,易于吸收,疗效显著。若与胃蛋白酶合剂、维生素C同 服,则促进其吸收。而与四环素类药物并用,可形成络合物,相互妨 碍吸收。一般在饭后服用,可减少其对胃肠道的刺激,但仍可引起胃 部不适,出现恶心、呕吐、腹泻等反应,偶可导致便秘。服药后大便 呈灰黑色,为部分铁在粪便里排出的缘故。服用期间,不宜喝茶、喝 咖啡,或吃橄榄等食品,因其中所含鞣酸会与铁结合产生沉淀,影响 疗效。 富马酸亚铁片(富血铁片) 口服后较易吸收,其含铁量较高,奏效迅速,副作用较少。可用 于治疗各种缺铁性贫血。但对铁过敏者,或有消化道溃疡及溃疡性结 肠炎、肠炎者禁用。其余注意点同硫酸亚铁片。 枸橼酸铁铵溶液 由于是三价铁,不如硫酸亚铁片、富血铁片容易吸收,但无刺激 性,适用于儿童及不能吞服药片的病人。因其含铁量低,不适用于重 症贫血的病人。此药遇光易变质,应贮放在冷暗处。服后应漱口,或 以玻管吸服,以保护牙齿。腹泻病人慎用。 叶酸片 在人体内参与氨基酸及核酸的合成,并与维生素B12共同促进红细 胞的生成和成熟,故用于各种巨幼红细胞性贫血。尤适用于妊娠期及 婴儿型巨幼红细胞性贫血。用于恶性贫血时,需与维生素B12合用,可 防治其神经症状。 维生素B12针剂 对骨髓造血功能及肝脏功能等均有一定作用。主要用于各种巨幼 红细胞性贫血,或恶性贫血,疗效较好。此药可能引起过敏反应,甚 至过敏性休克,故不可滥用。 辅酶维生素B12片 是一种新型的维生素B12。主要用于巨幼红细胞性贫血、营养不良 性贫血等。需避光密闭贮存。 肝精片 含有维生素B12、叶酸等成分,用于恶性贫血等。但作用较弱。 氯化钴溶液 可刺激骨髓,促进红细胞的生成,主要用于再生障碍性贫血、肾 性贫血。饭后服。可能有厌食、恶心、腹痛等副作用。 需要注意的是,贫血病人除用药物治疗外,还要重视日常饮食, 并增加营养。没有贫血的人,则无须服用补血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主题

0

回帖

4882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48824836
热门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