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能给大众汽车一记清醒的耳光?

[复制链接]
查看11 | 回复9 | 2015-9-14 22:46: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谁能给大众汽车一记清醒的耳光?
新华社《财经国家周刊》 2015年09月13日 11:15
查看原图
文/财经国家周刊 王慧
416个“屈辱”日夜后(足够打8次辽沈战役),56万中国的大众速腾车主似乎赢得了胜利。
9月11日,国家质检总局针对一汽大众新速腾汽车耦合杆式后轴纵臂断裂问题的缺陷调查报告正式出炉,确认速腾汽车耦合杆式后轴纵臂构成缺陷,加装衬板的召回措施仍存在风险。
历时一年多后,遭遇史上最大规模车主维权的速腾“断轴案”有了“官方定论”。
国家质检总局要求一汽大众汽车有限公司(简称“一汽大众”)要切实履行产品质量安全主体责任,继续提高召回完成率,持续加强对加装衬板后的车辆进行监测,并采取进一步措施,消除安全风险。
当日晚间,大众汽车集团(中国)、一汽大众以及大众进口汽车对于调查结果做出回应,除了致歉消费者并表示尊重并接受调查结果,但设计缺陷和质量问题依然没有正面承认。
大众为何在质监总局的压力下终于承诺召回了,这难道不是在打自己的脸?
“被逼”的召回
早该到来的致歉和召回承诺,经历了一年多才与消费者见面,大众为何不肯?
速腾在A级车市场的销量和人气都非同一般,太过自信的大众,或许从一开始并没意识到膜拜大众车的中国消费者能造出这么大的动静儿。
事件回溯到2012年3月,一汽大众新速腾上市,发布会的主题为“质造新标准”,意在强调大众汽车产品的高品质。新速腾的宣传语是“全新速腾以包豪斯设计理念,严谨精湛的德国工艺以及定义质感的标准新内涵,赋艺术以实用”。
不过,新车上市后,许多速腾车主陆续发现,相比旧款速腾,新车型在某些配置上被降低了,扭力梁非独立后悬挂。从2012年后半年开始,陆续有车主向一汽大众反映车辆后悬掉漆生锈、行驶中有异响等问题,甚至出现了高速后悬直接断裂导致车辆几乎失控的案例。遗憾的是,大众并没有重视,这也为随后的事件发酵埋下祸根。
随着速腾后悬挂问题不断发酵,一汽大众不得不面对消费者的质问。2014年7月22日,一汽大众官方发表了一段声明,明确表示速腾后悬断裂并非批量的产品问题,而是个别案例被“别有用心”的人扩大化了。值得一提的是,这份声明态度非常强硬且不承认自己有任何错误。不过,这份声明直接导致速腾后悬问题上升到了新的高度,将企业与维权消费者对立起来。
这样的回答显然并没有让车主满意,随后,陆续有来自全国多地速腾车主来到一汽-大众总部以及各地4S店的门口,自发进行了维权行动。据不完全统计,在此次速腾事件,至少有20余个省市100多座城市的速腾车主加入到维权行动中。速腾事件维权范围之广,影响之大,创下了中国汽车维权的一个高纪录。
随着事态的扩大,这盆冷水让大众逐渐意识到问题的严重,在2014年10月17日公布的召回计划中,大众提出的召回措施是“在后轴纵臂上安装金属衬板”,但新速腾车主对于大众提供这种“打补丁式”的解决方案并不能接受。
面对消费者的不买账,2014年10月,大众汽车集团执行副总裁苏伟铭承诺会在下一步工作中改进,并承认,关于此次召回事件,此前对外的沟通确实不够及时和充分,但对于产品的安全问题依然予以否认。在苏伟铭看来,“新速腾和其他大众品牌的车型一样安全”,无论是召回范围内的产品还是耦合杆后悬架,本身都不存在安全问题。
大众为何“死不承认”产品有安全问题?因为汽车召回如果按照产品质量问题来执行,成本较高,这显然是大众不愿意去看的一笔账。
彼时,处在舆论风口浪尖的上大众内部也不平静,2014年12月,大众汽车中国公关部大众汽车品牌总监马静华对外透露离开大众中国的消息,马静华的离职被媒体解读为与速腾事件有关。从某种程度上,也印证了大众只是将此次事件作为危机公关处理,换走一个公关总监,并没有挽救速腾事件存在的危机。
直到2015年9月11日,中国国家质检总局发布全球第一份“一汽-大众新速腾汽车耦合杆式后轴纵臂断裂问题的技术评估报告”。对于监管层和诸多车主以及媒体曝光的压力,大众最终还是败下阵来,终于肯向中国消费者底下那高傲的头颅,致歉中国消费者并承诺保障其权益。
显然,历经一年多的时间,在与速腾车主维权的较量中,大众的这步险棋并没有成功。
对于大众方面的承诺,这本应给速腾“断轴门”事件画上一个句号,然而,大众这份不情愿的诚意或许才让召回变成新一轮维权的开始。
即便如此,大众依然要收获自己种的因果。
恐将自食恶果
对于速腾“断轴门”风波,大众的态度由原来强硬的“死不承认”到认可质监局调查报告,在这艰难的维权历程中,大众不负责任的表现损害的不止是新速腾车主的信任。
大众对待中国消费者的冷傲态度正在逐渐浇灭中国消费者的热情,速腾事件的多米诺骨牌效应正在凸显。
今年1-6月,一汽大众旗下大众品牌销量为54万辆,同比下降13%以上,虽然奥迪品牌实现了增长,但一汽大众的整体表现仍然未及预期,80.4万辆的总销量较去年同期下降11.3%。
一汽大众董事会秘书、总经理办公室主任孙国旺公开表示:“上半年的产销成绩是‘不及格’的,甚至落后于市场总体水平。”
即便有行业整体环境不景气的因素,但这与一汽大众速腾事件不无关系。由于后续补救措施被批为极度没诚意,导致速腾今年上半年同比下滑13.4%;同时,随着速腾事件持续升温,在传统销售旺季的9月,速腾销量排名已经下滑至第四位。
此次速腾“断轴门”事件,影响一汽大众的恐怕不只是上半年的销量。当企业的品牌美誉度受损之后,无论后期表现出如何大的诚意去补救,可能都难以让车主心中的伤疤迅速抹平。
其实,在此之前,大众质量可靠的神话就已被打破。2013年,央视315晚会曝光大众汽车DSG变速器存在安全隐患(简称:“DSG事件”),DSG事件已经让大众在中国消费者心中树立的质量可靠、技术领先等形象大打折扣。
DSG事件余震未了,速腾“断轴”事件无疑是雪上加霜。如果此次速腾再不能很好地解决,大众品牌的光环恐怕将会逐渐散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千问 | 2015-9-14 22:46:00 | 显示全部楼层


呵呵,你期望而已。实际上8月份轿车销量前十,大众仍然狂揽六个,大众在中国轿车市场的霸主地位丝毫没有影响。大众销量下跌是因为轿车市场整体下跌,市场转移到SUV,而大众SUV整体实力不强这些原因综合导致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千问 | 2015-9-14 22:46:00 | 显示全部楼层
大众轿车霸主地位能否被撼动,看两点。第一,日系能否持续复苏势头,但是这点对中国,对重庆又有什么好处?日系上升对福特的影响倒是非常严重,福特已经延续两个月双位数下滑。第二,看自主能否崛起。这才是重点,这才是对重庆最有力的,毕竟重庆是中国自主品牌的最大生产基地。整天期望大众死,还不如多多支持自主品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千问 | 2015-9-14 22:46:00 | 显示全部楼层
买打死奥拓的都是毫无个性的蝼蚁之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千问 | 2015-9-14 22:46:00 | 显示全部楼层
新约战士 发表于 2015-9-14 23:08
买打死奥拓的都是毫无个性的蝼蚁之辈

应该是吧,大众车型老,外形土,这两年技术缺陷也不断爆出,然而价格定的高,所以买大众的到底是什么货色就很清楚了。不带民族主义就支持日系,带民族主义支持自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千问 | 2015-9-14 22:46:00 | 显示全部楼层
在外观、价格都没有优势的前提情况下,一旦原来最能被值得信赖的质量还被牢牢地钉上了大大的问号的话,那德系车就该迎来了一个真正属于自己命运转折的时刻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千问 | 2015-9-14 22:46:00 | 显示全部楼层


除了mq200-350,大众实在没有什么值得炫耀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千问 | 2015-9-14 22:46:00 | 显示全部楼层
前面两位Hs坐不住了`就你们那个破烂组装车间还是省省吧`哪天人家要走直接卡车把设备装上就走还不是分分钟的事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千问 | 2015-9-14 22:46:00 | 显示全部楼层
信仰的力量很大的,一部分中国人只能买大众中低端车才能满足德国制造的虚荣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千问 | 2015-9-14 22:46:00 | 显示全部楼层
大众就是靠大众车起家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主题

0

回帖

4882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48824836
热门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