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和真君是谁

[复制链接]
查看11 | 回复8 | 2007-8-14 01:02:4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请参考以下资料,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刘和珍(1904一1926)女,江西南昌人。刘和珍出生于贫民,自小养成吃苦耐劳,好学上进的品德。1918年秋以优异成绩考人南昌女子师范学校。时值五四运动前夕,她受到革命思潮影响,经常阅读《新青年》等进步书刊,认识到新的女性,肩负着改造旧中国、旧制度的责任,积极投身于反帝、反封建的实践之中。五四运动爆发以后,如不顾学校当局的阻挠,起而奔走呼号组织同学走上街头讲演,抵制日货,于始了她的革命生涯。当时,南昌女师校规森严,她与进步同学一起同南昌学生联合会联系,成立了女师学生自治金,学校被迫取消了不合理的校规,而带头人之一的刘和珍,则受到了“记大过”处分。1921年,刘和珍继续带领同学们向封建势力公刀宣战,在江西首倡女子剪发。女师很快掀起剪发高潮,三两天内剪发者不下百人,学校当局认为她"首倡剪发,有伤风化”,被勒令退学。同年冬,刘和珍等人在南昌发起组织了进步团体“觉社”,并主编《时代文化》月刊和《女师周刊》。1923年秋,刘和珍从江西来到北京,考人国立北京女子高等师范预科,后升人女师大英语系。学习期间,她经常到北京大学旁听李大钊讲授的《社会学》《女权运动史》等课程,回校后广为传播。她也是鲁迅先生作品的忠实读者。由于她思想进步,成绩优异,善于团结同学,深受同学们的尊敬和信赖,被大家推选为女师大学生自治会主席。女师大的校长杨荫榆由于极力维护封建礼教而引起进步师生的不满,于1924年11月爆发了驱杨运动,这就是我国妇女运动史上著名的女师大风潮。刘和珍作为女师大学生自治会主席,是这次风潮的主要组织者和参加者。她受同学们的委托起草驱杨宣言,撰文揭露反动文人陈西滢的无耻抵赖,有理、有力、有节。在教育总长章士钊的唆使下,刘百昭竟然率领军警闯进学校,雇佣女流氓打手百余人殴伤学生,断电、断水、断炊逼迫学生离校。8月10日,教育部颁发了停办女师大的命令。女师大“停办”以后,在鲁迅等著名教授的支持下,于西城宗帽胡同继续开课,刘和珍等二十余人,联名呈文,向京师地方检察厅公诉章士钊等人。北方革命运动不断紧张,段祺瑞政府要员纷纷逃离北京,章士钊也逃往天津,经过艰苦斗争,女师大仍回石驸马大街旧址复校,学生们整队从宗帽胡同回校,于12月11日正式开课,在刘和珍主持下,三百余人召开大会庆祝斗争的胜利。1926年3月12日,日本军舰驶人我大沽口挑衅,继而纠集列强各国向中国政府发出最后通牒,进行无理要挟。北京各界无比愤慨,刘和珍说:“外抗强权,内除国贼,非有枪不可”;“军阀不倒,教育事业就搞不好,打倒军阀后,我再当教师不迟。”3月18日上午8时许,林语堂教授接到刘和珍的电话,以学生自治会的名义请准停课一日。这天,刘和珍正患病,时时呕吐,她不顾病痛,进行动员和组织工作。她把标语小旗分发给同学们,发表了简短而激昂的演说,然后高擎校旗,带队出发。女师大的同学来到天安门,国民大会尚未召开,主席台上悬挂着前一日请愿被刺伤代表的血衣。会后,正午12时,两千多群众开始示威游行,刘和珍担任女师大队伍的指挥。铁狮子胡同段祺瑞执政府门前的卫队荷枪实弹,如临大敌,几个士兵对手擎校旗的刘和珍指指点点。把罪恶的枪口瞄准了刘和珍。枪声响了,一场预谋的大屠杀开始了。顷刻间,刘和珍身中数弹,卧于血泊之中。同去的张静淑、杨德群急扑过去救助,她说:“你们快走吧,我不行了,不要管我了。”依然是那样温和地关切着同学。一排枪弹射过来,张静淑、杨德群倒在她的身边。凶残的士兵冲过来,复用木棒猛击刘和珍……刘和珍烈士牺牲时年仅22岁。鲁迅先生在参加了刘和珍的追悼会之后,亲作《记念刘和珍君》一文。追忆这位“始终微笑的和蔼”的学生;痛悼“为中国而死的中国的青年”;歌颂“虽陨身不恤”的“中国女子的勇毅”。刘和珍烈士是中华民族的好女儿,是北京师范大学人的骄傲!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千问 | 2007-8-14 01:02:42 | 显示全部楼层
刘和珍,是一名在"三·一八"惨案中遇害的北京女子师范大学英文系的学生 祖籍河南,出生于江西南昌。1918年,考入南昌女子师范学校。“五四”运动时期,与同学一起,不顾学校当局阻挠,参加游行示威,并带领女师学生组成宣传小组,宣传抵制日货。后在校组织学生自治会,尖锐抨击当局束缚学生的封建校规,迫使校方取消了多种禁规。 1921年,在女师率先剪短发,使该校两三天内剪短发者不下百人,其他女校学生纷纷响应,开创了江西女子剪发新风。同年冬,发起创办进步团体“觉社”,并任《江西女子师范周刊》主编。1923年秋,考入国立北京女子高等师范预科,后升入北京女子师范大学英语系学习,当选为女师大学生自治会主席,并成为当时北京学生运动的领袖之一。1924年11月,女师大校长杨荫榆无理拒绝学生提出的关于辞退不称职教员的要求,并声称要处理刘和珍等为首人员,引起学生强烈不满。5月7日,北师大召开“五七”国耻纪念会,杨荫榆图谋主持大会,被刘和珍、许广平等人拒绝,遂恼羞成怒,决定开除这6人,引起学生激愤,女师大风潮愈演愈烈。8月10日,北洋军阀政府教育部颁布解散女师大,并派武装军警和流氓打手400余人3次打进女师大,逼迫学生离校。刘和珍亲率学生誓死抵抗,并通电各界:“此身可死,此志不渝,苟威武之再加,决誓死以殉校。”终因寡不敌众,被拖出校门,关在一潮湿小屋内,仍坚贞不屈。30日,女师大学生返校,发表复校宣言。12月11日,正式开课,在她主持下召开300余人的庆祝复校斗争胜利联欢会。 1926年3月12日,日军舰炮击大沽口国民军,激起北京各界的愤慨。18日,北京总工会、总商会、学生总会等团体和各校学生5000余人在天安门广场召开国民大会,抗议帝国主义侵犯中国主权的强盗行径,会后举行示威游行。当时刘和珍正患感冒,伴有呕吐,却全然不顾,担任女师大游行队伍的指挥,并走在最前面,行至段祺瑞执政府门前时,竟遭其卫队开枪镇压。当场死者47人,伤200余人,是为震惊全国的“三一八”惨案。她不幸遇难,年仅21岁。4月1日,鲁迅写《记念刘和珍君》一文,赞扬她是一位具有“干练坚决、百折不回”气概的“真的猛士”,是“为了中国而死”的青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千问 | 2007-8-14 01:02:42 | 显示全部楼层
刘和珍君是的尊称,是许广平的好友。鲁迅本来最喜欢的是刘和珍,只可惜死的太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千问 | 2007-8-14 01:02:42 | 显示全部楼层
鲁迅有一篇文章是关于她的叫纪念刘和珍君刘和珍是一个人名一 }9cM? @M,`u'|0小鱼个性空间首页{/O}0sy(M\ l中华民国十五年三月二十五日,就是国立北京女子师范大学为十八日在段祺瑞执政府前遇害的刘和珍杨德群两君开追悼会的那一天,我独在礼堂外徘徊,遇见程君,前来问我道,“先生可曾为刘和珍写了一点什么没有?”我说“没有”。她就正告我,“先生还是写一点罢;刘和珍生前就很爱看先生的文章。” 小鱼个性空间首页I/k2Y(Q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千问 | 2007-8-14 01:02:42 | 显示全部楼层
刘和珍?不是抗战年代啊,也不是死在国民党枪下.应该是段祺瑞政府.1926年3月,奉系军阀在日本帝国主义支持下进兵关内,冯玉祥率领的国民军同奉军作战。日本帝国主义公开援助奉军,派军舰驶入大沽口,炮击国民军。国民军开炮还击。日本帝国主义便向当时的北洋军阀段祺瑞执政府提出抗议,又联合英、法、意、荷、比、西等国驻北京公使,借口维护《辛丑条约》,提出种种无理条件,并且在天津附近集中各国军队,准备武力进攻。3月18日,北京人民为了反对帝国主义侵犯我国主权,在天安门前集会抗议,会后到执政府前请愿。段祺瑞竟命令卫兵向请愿群众开枪,并用大刀铁棍追打砍杀,打死打伤200余人,造成屠杀爱国人民的“三·一八”惨案。在这一惨案中,北京女子师范大学英文系学生、学生自治会主席刘和珍遇难了!刘和珍是鲁迅先生的学生,是位爱国的热血青年,她的牺牲给鲁迅先生带来了莫大的悲哀,而当时的反动文人还在一些刊物上发表文章对爱国青年进行污蔑、中伤,致使鲁迅先生悲愤之极,同年四月,写下了>应该是刘和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千问 | 2007-8-14 01:02:42 | 显示全部楼层
刘和珍是一位爱国的女大学生,最后被国民党反动派残忍杀害,鲁迅还写过《记念刘和珍君》纪念她,有句话很出名就是出自那篇文章:“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千问 | 2007-8-14 01:02:42 | 显示全部楼层
刘和珍是抗战年代一个爱国学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千问 | 2007-8-14 01:02:42 | 显示全部楼层
抗战年代一个爱国学生 死在国民党兵的枪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千问 | 2007-8-14 01:02:42 | 显示全部楼层
刘和珍君是刘和珍的尊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主题

0

回帖

4882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48824836
热门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