屠呦呦能获得诺贝尔奖,却落选中科院院士,增选之路为何这么难?

[复制链接]
查看11 | 回复0 | 2021-2-27 01:25:5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前言随着科技的发展,生产力的进步,现代社会最不可缺少的就是科学技术的力量。无数人口中呐喊的“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有道理的。只有科技飞速发展,我国才能依靠科学的力量进步,在国际舞台上更进一步。“落后就要挨打”,要想发展,就要先发展科学技术。想要科学技术飞速发展,那必然要从基础做起,培养优秀的科学家。中国之所以能在殖民战争后落后其他国家那么多,却仍然实现了飞速发展,弯道超车,除了国家领导人的领导和中国人民齐心协力之外,更离不开优秀科学家的贡献。在很多人眼中,科学家是一种崇高的职业,每个人都对科学家充满了敬佩的心理。重视科技,重视基础的教育,重视人才培养,这些正是一个国家的基础,也是一个国家发展的源泉。而提到科学技术,众人几乎都对“诺贝尔奖”、“中科院”等词汇不陌生,认为这是科学的最高殿堂了。



但是,有一个悖论,难道拿到诺贝尔奖的科学家就一定要当选科学院院士吗?还是说当上科学院院士的科学家在日后都能拿到诺贝尔奖?这两个问题显然都是不成立的。无论是科学院院士还是诺贝尔奖,尽管都代表着对科学家的高度认可,但两者并没有因果关系。这个问题的出现,源自屠呦呦女士再次落选中科院院士。很多人不明白甚至有些人因此恼怒,觉得屠呦呦女士作为一名诺贝尔奖获得者,其成就和学术知识的专业领域自然是不言而喻,那么为什么屠呦呦女士还会落选中科院院士呢?



诺贝尔奖其实,这两者虽然都是代表着对科学家的认可和表彰,是一种荣誉,但其实两者的体系制度并不相同。首先,诺贝尔奖的受众更广泛,它不拘泥于某个国家或某个领域,而是面向全世界的国家和地区;也面向所有的学术领域:文学、物理学、医学等等。诺贝尔奖的选择是有很大的随机性的,也有很大的不确定性,比如说在文学领域,村上春树屡次陪跑诺贝尔文学奖,长达七年,并不是因为村上春树不够优秀,而是有很多因素在其中。而且,去世的科学家如果被发现有很突破的贡献,也是不会被颁发诺贝尔奖的。只要作为一个科学家,他的发明或者是发现,在学术上的建设,做出了能够为全世界人民有所贡献的突破,那么他就有可能获得诺贝尔奖。比如屠呦呦女士发现青蒿素,因为青蒿素的发现对全人类而言都是一个喜讯,可以有效治疗疟疾,所以她获得了诺贝尔奖。填补了中国在医学类诺贝尔奖的空白。



院士的选拔制度而院士的选举就要繁琐一点,而且,院士的选择是我们中国的制度,是面向中国科学家的一种荣誉和表扬。作为我国最崇高的科学研究机构,自然不是什么人都可以进入的,这并不是说屠呦呦女士不够优秀,而是院士的选择有它固定的制度。从文书方面来说,一共有两方面选举院士的方法。一种是由已经成为院士的人的举荐,另一种则是国内科研机构、高等院校以及中国科学技术所属的一级学会,按组织进行举荐,严格来说就是层层递进。



屠呦呦落选的可能原因其实大家都知道,虽然屠呦呦女士获得了国际上的最高褒奖,诺贝尔奖,证明了这位科学家的价值。但其实屠呦呦女士的学历比不上现任的众多院士,大部分都是博士学位,而屠呦呦女士则是本科毕业就出来做研究了。尽管有出色的成果,但也许还是有一定的门槛。另一点可能是因为没有足够的学术论文发表,直白地讲就是能在国际顶级学术期刊上有代表性论文的发表,简而言之“敲门砖”。尽管有很多人对此嗤之以鼻,认为这样的制度未免太不近人情了,几篇纸上的报告,并不能证明屠呦呦女士的才能。但毕竟是制度,珍贵的院士选举应该对十四亿人民的国家负责才行。选拔并不能这样随便。



结语尽管屠呦呦女士并没有当选院士,但其成就却不能磨灭,也并不是说没有当选院士就否定了屠呦呦女士的贡献。相反地,国家对屠呦呦女士的褒奖要远多于院士,比如给她感动中国人物的奖项等,都是对屠呦呦女士的肯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主题

0

回帖

4882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48824836
热门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