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国平天下的刘裕如何修身齐家

[复制链接]
查看11 | 回复0 | 2021-2-27 09:19:2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司马光在《资治通鉴》写到刘裕去世时有一段话,称刘裕“清简寡欲,严整有法度”。其实,准确地说,不是刘裕“寡欲”,而是刘裕懂得“遏欲”,做到起居有常,严整有度。比如说,帝王大多喜欢游畋游宴,所到之处,往往使民众苦不堪言,但刘裕却是“游宴甚稀”,什么原因,这段话中没有说,但我们可以从另一件事中得到解释。公元405年3月,尚书殷仲文因为朝廷音乐设施不全而言于刘裕,请求重建。刘裕说:现在没空做这件事,而且我也不懂。殷仲文说:只要你喜欢它,也就自然懂了。刘裕回答:正因为懂了就会喜欢它,才不去学它。显然,刘裕怕的是自己沉湎于音乐而“乐不思政”。他的“游宴甚稀”亦同此理。又比如说,帝王后宫嫔妃如云,多则几千,少则几百。如此上行下效,造成内多怨女,外多旷夫。但刘裕却是“嫔御至少”。“至少”就是“极少”。到底有多少,这段话中也没有说,但说到刘裕“尝得后秦高祖从女,有盛宠,颇以废事;谢晦微谏,即时遣出”,可见他虽喜欢女色,却懂得自律自控,不让男女之欢影响政事,因此“谢晦微谏”,就能“即时遣出”,没有讨价还价,没有怒发冲冠。这也是他“遏欲”的实例。至于饮食起居,不求皇家气派,不图奢靡豪华,“被服居处,俭于布素”,他还保存着先前穿过的衣服,用过的物品,以至日后常被拿来作为教育子孙不忘乃祖“奋起寒微”的实物。 刘裕也不贪图财富。身为至尊,富甲天下,金银珠宝,什么都是顶尖级的。刘裕却是“财帛皆在外府,内无私藏”。并非没有人向他进贡奉献。公元416年,宁州地方官把一个琥珀做的枕头贡献给他。刘裕很高兴,因为琥珀可以疗伤,他下令捣碎这些做成枕头的琥珀,分别赐给即将要去北方征战的将士。岭南地方官进贡一种筒(即竹管)装的细布,一筒竟能容纳八丈,可见它的精细。刘裕却感到如此精雕细琢,耗费人力物力,命令有关部门弹劾岭南太守,又把进贡的细布还给当地,并禁止岭南织制作这种细布。这种不事铺张的作风,也体现于子女的婚嫁:“公主出适,遣送不过二十万,无锦绣之物”。如此以身作则,使得“内外奉禁,莫敢为侈靡”。 刘裕还堪称孝子。在他即位之后,“追尊皇考为孝穆皇帝,皇妣赵氏为孝穆皇后;尊王太后萧氏为皇太后”。这个“皇妣”,就是把他一生下来就去世的他的亲娘,这个“皇考”,就是“侨居京口”,因为“家贫”而想将他遗弃的他的亲爹刘翘,这个“王太后”就是在他将被遗弃时,断了自己儿子的奶,而将他收养的他的“从母”萧氏。“上事萧太后素谨,及即位,春秋已高,每旦入朝太后,未尝失时刻”,(参见《《资治通鉴 宋纪一》)也就是说,无论是有恩的,还是有怨的,他都一起孝了,这种大孝,堪比虞舜之孝。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此数者之间互有关联。《礼记 大学》中说:“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司马光称赞刘裕的功绩,“震惊旃裘之心,发舒华夏之气”,刘裕开创的时代,“南国之盛,未有过于斯时者也”,刘裕之“治国平天下”,无疑也与他的“修身齐家”密切相关。 刘裕也有恶行,并非无可挑剔。至少有两条做得很不地道。其一,公元410年攻打慕容超的时候,“裕忿广固久不下,欲尽坑之,以妻女赏将士”,尽管因韩范直言相谏,使刘裕“改容谢之”,没有付诸行动,却还是“斩王公以下三千人,没入家口万余”;(参见《资治通鉴 晋纪三十七》)其二,刘裕为了皇位,先是派人鸩死安帝司马德宗而立司马德文为帝,司马德文即恭帝禅让之后又派人将他弄死,还千方百计“诛翦宗室之有才望者”。 这两件事,使他的“仁义”大打折扣,颇为后人(包括司马光与王夫之)诟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主题

0

回帖

4882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48824836
热门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