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浩真能“预知天意”吗?

[复制链接]
查看11 | 回复0 | 2021-2-27 09:19:2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崔浩被称为北魏第一谋士,历经道武帝拓跋珪、明元帝拓跋嗣、太武帝拓跋焘三个时期,拓跋珪时任著作郎,拓跋嗣时任博士祭酒,到拓跋焘时任司徒,可谓三朝元老,他对政局以及战事发展的预见之精确度很高,在北魏统一北方的过程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作为智囊,崔浩“料事如神”的奥密,令人深思。
在拓跋嗣时代,崔浩的官职是博士祭酒。史书上说:“崔浩为魏主嗣讲《易》及《洪范》,嗣因问浩天文、术数;浩占决多验,由是有宠,凡军国密谋皆预之。”也就是说,崔浩那些事后“多验”的预见,是因为他知“术数”,善“占卜”而预知“天意”。崔浩懂得天文,善于“占卜”不假,但要说预知“天意”,却是很玄。对此,他自己就曾有所表示。刘裕即将称帝之时,“彗星出天津,入太微,经北斗,络紫微,八十馀日而灭”。拓跋嗣问“诸儒、术士”说:“今四海分裂,灾咎之应,果在何国?朕甚畏之”。崔浩就直言不讳:“夫灾异之兴,皆象人事,人苟无衅,又何畏焉?”并明明白白地说:“晋室陵夷,危亡不远;彗之为异,其刘裕将篡之应乎!”此言日后被验证。拓跋嗣得知刘裕“受禅”为帝时对崔浩说:“卿往年之言验矣,朕于今日始信天道。”其实,崔浩只是对东晋末年皇室衰落,君位虚设,刘裕早已一言九鼎之政局了然在胸而已,哪里是因为占卜而预知天意。
或许是时尚所使,那个时候,信术数谶书占卜的着实不少。拓跋嗣时的迁都问题也是这样冒出来的。北魏连年霜旱,民多饥死。太史令王亮、苏坦向拓跋嗣提出:“按谶书,魏当都邺,可得丰乐。”崔浩与特进京兆周澹却不想“按谶书”言事,他们对拓跋嗣说:“迁都于邺,可以救今年之饥,非久长之计也”,并详述“非久长之计”的理由,说的全是“人事”。只因“仓廪空竭”,等不到“来春”更不待说“秋熟”,方才又提出“简饥贫之户,使就食山东”的权宜之计,拓跋嗣听取崔浩之议,亲自“躬耕藉田”,并命有关部门“劝课农桑”,一年之后,年成大熟,“民遂富安”。
拓跋焘的时代,北魏讨伐夏国,两军对阵,恰恰碰上风雨大作,“颇晓方术”的宦官赵倪对拓跋焘说:“今风雨从贼上来,我向之,彼背之,天不助人;且将士饥渴,愿陛下摄骑避之,更待后日。”崔浩严厉驳斥这位方士的“天不助人”之说:“是何言也!吾千里制胜,一日之中,岂得变易!贼贪进不止,后军已绝,宜隐军分出,掩击不意。风道在人,岂有常也!”拓跋焘听取了崔浩的意见,身先士卒,决死力战,以至“身中流矢,奋击不辍”,终使“夏众大溃”。
北魏要讨伐“蠕蠕”(即柔然)之时,也有从夏国投诚的太史令张渊、徐辩以“天意”阻止,崔浩也以“天意”驳之,张渊、徐辩又说“人事”,大致是“蠕蠕,荒外无用之物,得其地不可耕而食,得其民不可臣而使,轻疾无常,难得而制”,崔浩于是说:“渊、辩言天道,犹是其职,至于人事形势,尤非其所知。此乃汉世常谈,施之于今,殊不合事宜。”崔浩所言“汉世常谈”,当为东汉兴起的“谶纬”之学,他毫不留情地说:世人都说你们两位“通解数术,明决成败”,那么,请问:统万——夏国首都——未亡之前,有无败征?“若其不知,是无术也;知而不言,是不忠也”。此时,夏国的亡国之君赫连昌也在坐,知道他们“未尝有言”,张渊、徐辩自然也是“惭不能对”,哑口无言。
崔浩的许多“神机妙算”,并非来自“天意”,而得益于对“人事”的准确把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主题

0

回帖

4882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48824836
热门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