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举手”的原因很复杂

[复制链接]
查看11 | 回复0 | 2021-2-27 09:19:2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有位研究教育的专家到一所“重点高中”举办讲座,他问在场老师:“家里有1000册以上藏书的举个手”,结果居然没有一人举手。有人将此事写成文章发到博客上,却受到很多老师的留言谴责,还有人署名为“家里没有1000册藏书的老师”。博主将此视为一种“敌意”,他感到“啼笑皆非”,并由此得出一个结论:“本应最需要读书的教师,却成了一个‘不读书的群体’,而且,读书不被鼓励,不读书被视为理所当然。”如今的教师,是不是已经成了一个“不读书的群体”,因为没有调查,我没有发言权。但有一条是肯定的,从以上事由推理不出这样的结论。“本应最需要读书的教师”这个概念,涵盖的范围该有多大呀,哪能仅仅因为一次讲座,一个提问,一篇博客文章上的留言,就成了一个“不读书的群体”?
“不举手”的原因相当复杂,不能简单地等同于“家里没有1000册藏书”。曾有这样的“选举”,主持人说“不同意的举手”,结果“没有一人举手”,于是主持人宣布:“鼓掌通过”。谁能相信,这种“不举手”就等于“同意”?以上逻辑推理,也是一开始就出了差错的。在讲台上说“家里有1000册以上藏书的举个手”的专家不妨来个换位思考,假如在讲台上说这个话的是一位中学教师,而在台下听讲座的却是包括他在内的专家,他会不会把手举起来?实话实说,假如我也参加了这个讲座,也在听众席上听到这位专家的提议,就算家有藏书数万,我是不会把手乖乖地举起来的。因为这种提议的方式就是居高临下的,缺乏对于提议对象的必要的尊重与信任。“居然没有一人举手”,很可能就是对于这种居高临下的无声的抗议:你算老几呀,我凭什么就一定要按照你的指令举手抬足?“家里没有1000册藏书的老师”这个博客留言之署名,大概可以支撑我的这种推测。
从事教育研究的专家与从事教育实践的教师的关系,并非老师与学生的关系。教师可以从专家那边获得理论知识,专家也应该从教师那边汲取实践经验。专家在一线教师面前,俨然摆出一副老师对学生的姿态,拿出一副老师对学生的腔调,容易令人生厌。即使老师对学生,一味的居高临下,也容易使学生滋生逆反心理。刚刚出版的《教师月刊》有一篇说“纸条文化”的文章,说的是学生在课堂上互相传递纸条,有说老师的衣着“好像掏宝货”,没有“品位”的,有说班主任像“容嬷嬷”,要对方“率领我们炒掉容嬷嬷”的,还有说写纸条可以“打发无聊的课堂时间,又可以挑战一下老师的权威”的。文章的作者即那些纸条“非议”的老师并不因此断言这样的学生“朽木不可雕”,而是相当理性地分析这种“纸条文化”,认为这种在课堂上写纸条传纸条的行为,“可以为教师理解学生的课堂经验提供新的视角”,其中一条说:“青春期的孩子特喜欢挑战权威,老师放下身段,少一点师道尊严,以成就学生的地位归属,意味着‘民主的思想,独立的精神’的悄然萌芽”。别的不说,光是“放下身段”这一条,就很值得上面说的那位专家好好的学习了。
不是吗,专家更要放下身段,不要处处摆出专家的架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主题

0

回帖

4882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48824836
热门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