振耻与雪耻有何区别?

[复制链接]
查看11 | 回复0 | 2021-2-27 09:19:2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振耻这个词汇,我是从章太炎对王充及其《论衡》的评价中接触到的。章氏说:“作为《论衡》,趣以正虚妄,审乡背,怀疑之论,分析百专,有所发擿,不避上圣。汉得一人焉,足以振耻。”以往多有接触的是“雪耻”,遇到“振耻”,就想作个比较。有关辞书说:雪耻,就是洗雪耻辱;振耻呢,则是除去耻辱。然而,洗雪耻辱与除去耻辱又有何异?
那么,不妨通过具体语境看看此二者之区别。
雪耻二字,大致都与报仇相连,合称报仇雪耻。例如,越王勾践卧薪尝胆,图的便是报仇雪耻;王思任痛斥马士英,有一句话叫“夫越乃报仇雪耻之国,非藏垢纳污之地也”,说的也是报仇雪耻;我们曾将“9.18”定为国耻日,为的还是报仇雪耻。将“雪耻”二字换成“振耻”,将“报仇雪耻”改为“报仇振耻”,恐怕是不通的。
振耻二字,较为少见,我手边那部1979年版的《辞海》,甚至无此条目。然细察王充之生平事迹以及章氏之评价,亦可意会。王充那个时代,谶纬迷信盛行,光武帝刘秀就常以谶言决疑难,汉章帝刘炟还在洛阳召集白虎观会议,对谶纬迷信和儒家经书的合流做出全面总结,并由班固执笔写成《白虎通义》。王充的《论衡》却是反对这种谶纬迷信的杰作。他甚至不避皇帝的祖宗,公开挑战“君权神授”之说,理直气壮问孔刺孟,提出“[追]难孔子,何伤于义”,“伐孔子之说,何逆于理”?如此等等,在他那个时代,真可谓空谷足音。倘若在漫漫数百年中,竟然没有一人敢于如此说出真话,道破真相,岂非汉代学人之耻辱?
如此一比,也就可见振耻与雪耻之别。雪耻之耻来自外部,是由敌人的奸诈与暴力强加的,雪耻的前提就是战胜敌人;振耻之耻却萌于自身,源于自身的苟且与愚昧,振耻的前提就是战胜自我。在“汉得一人焉,足以振耻”中,振耻二字或许亦可由雪耻代之,却远不如振耻来得确切。
章太炎的“足以振耻”云云,也是有感而发。考此公之生平,且如鲁迅所言:“以大勋章作扇坠,临总统府之门,大诟袁世凯的包藏祸心者,并世无第二人;七被追捕,三入牢狱,而革命之志,终不屈挠者,并世亦无第二人”,章公之所为,无疑亦足以为时人振耻,堪称“先哲的精神,后生的楷范”。
几乎与章太炎同时代的法国作家左拉,曾以《告青年书》、《告法国书》,以及《我控诉》等檄文,为犹太人德雷福斯的冤案而控诉“最黑暗的国家犯罪”。有文章说,“史家甚至视之为现代舆论和现代知识分子诞生的标志”。在我看来,现代人左拉与古人王充,西洋人左拉与汉人章太炎,极有相似之处。不是形似,而是神似。从他们身上,有一种相当可贵的东西,就是知识分子的使命感。即使高压在上,谎言弥天之时,也敢言人所未敢言,大有“当今之世,舍我其谁”之气慨。知识分子亦当有正义感,即使自己当不了王充、左拉、章太炎,退而求其次,也应对这种“足以”为一代之人或一国之人“振耻”的“先哲”与“楷范”,抱有极大的敬意。
从这个意义上说,振耻这个词汇,也至少应当像雪耻一样,得到必要的关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主题

0

回帖

4882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48824836
热门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