贪贿成风,看况钟如何治理苏州

[复制链接]
查看11 | 回复0 | 2021-2-27 09:19:2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明宣德年间有两位清官,一位叫顾佐,另一位况钟。顾佐治京,“政清弊革”;况钟治的是苏州,他被苏州人称之为“况青天”。
况钟被任命为苏州知府,是因为苏州“烦剧难治”。据史书记载:“钟至苏,初视事,阳为木讷,胥有弊蠹,辄默识之。通判赵忱肆谩侮,钟亦不校,及期月,一旦宣敕,召府中胥悉前,大声言‘某日某事某窃贿若干,某日某亦如之。’群胥骇服,不敢辩,立杀六人肆诸市。复出属官贪暴者五人,庸懦者十余人。由是吏民震悚,苏人称之曰‘况青天’。”
仅凭这简短的记载,已可见况钟治苏的特色。
况钟治苏,“雷声”不大,他注重调查研究。看来,昆剧《十五贯》写他微服私访断决冤案,并非凭空杜撰,这是他一贯的作风。“胥有弊蠹,辄默识之”,他就这样不露声色地获取那些贪官污吏的罪证,这才能日后当众宣布“某日某事某窃贿若干”,并使当事人“骇服”而“不敢辩”。惩治腐败,革除弊政,色厉内荏是不解决问题的,口号叫得再响也没有用,需要的是像况钟这样的真抓实干。况钟治苏“雨点”不小,他敢于动大手术。一旦掌握了真凭实据,就“立杀六人肆于市,复出属官贪暴者五人,庸懦者十余人。”在一个小小的苏州府,对贪赃枉法者如此大开杀戒,既不是杀鸡儆猴,更不是隔靴抓痒,足以使那些尚未发现的腐败分子望风丧胆了。对于贪赃枉法的腐败分子是决不能优柔寡断、心慈手软的,一味地“自查”,“自律”动不了他们的半根毛发;只下一点毛毛雨也滋润不了渴望廉政的老百姓干裂的心田。只有像况钟那样下大决心,动大手术,才能政清弊革。
值得注意的是被况钟“复出”的官吏中,除了“贪暴者”,尚有“庸懦者”十余人。庸者,平庸也;懦者,懦弱也。形象点说,这就是不会抓老鼠不敢抓老鼠反而害怕老鼠甚至被老鼠胁持的猫。庸懦与贪暴的互补,遂有腐败现象的蔓延。然而,人们往往憎恨“贪暴”而忽略了“庸懦”。况钟将贪暴者与庸懦者一起“复出”——方式自会有所不同——是极有见识的。
况钟当苏州知府,是明宣德四年的事,他和顾佐一样,处于“朝臣贪浊”,“请托贿赂公行无忌”的时期,却将一个“烦剧难治”的苏州府治理得井井有条,这使我想到大环境和小环境的关系。应该承认大环境对小环境的影响,大环境不好,小环境中人也会有“和尚摸得,我就摸不得”的心态,从而使腐败面逐步扩大;小环境中的小贪官,也往往有大环境中的大贪官作后台,这又为惩治腐败带来不少阻力。然而,况钟治苏的实践却告诉人们,即使大环境不好,小环境也是可以有所作为的,那种“大环境如此,没有办法”的论调倘若不是为自己当贪官找借口,至少也是“庸懦者”之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主题

0

回帖

4882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48824836
热门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