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高考作文题,今年究竟哪家强?

[复制链接]
查看11 | 回复0 | 2021-2-27 09:19:3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出题者只有控制住自己“夹带私货”的冲动,把考试的主动权交还给考生,好的题目才有可能诞生,从而真正考察出一个考生的写作能力。
冰川思想库助理研究员 | 陶力行
又到了一年一度秀文笔的时候。高考题一公布,各路神仙就忍不住出来显摆一下。然而,文章能不能写好,不仅跟写作者的水平有关,也跟出题者的水平有关。
题目出得清晰,有讨论的空间,考生自然能发挥出自己的真实水平。但如果出题人总想反客为主,故意用一些诘屈聱牙的表述,那么考生容易被误导不说,连考试作为选拔的目的也达不到。
纵观一下今年高考作文题,我觉得水平最好的是江苏省,其次是上海,浙江只能说“仍需努力”。这里简单点评这三个地方的作文题,全国卷和其他地方的作文题,就不细说了。

请点击此处输入图片描述
关于“题目到底出得好不好”,首先要问:高考作文到底要考察什么?
当我们说一个人语言能力不错的时候,无非是在说,他的表达能力和思辨能力不错,即讲话清晰且有道理。写作,就是语言的书面表达。就这点上而言,作文考试理应考察考生书面的表达能力和思辨能力。
虽然大多数出题者都意识到了这一点,但思路有时会不清。浙江的作文题《有字之书、无字之书、心灵之书》:
有位作家说,人要读三本大书,一本是“有字之书”,一本是“无字之书”,一本“心灵之书”,对此你有怎样的思考?
出题者想让考生围绕“作家的观点”,写一篇议论文,可是题目涉及的三个关键词“有字之书”“无字之书”以及“心灵之书”都太过模糊,不知道它们指的是什么,以至于难以讨论。
我相信,作者在最初使用这三个词的时候是明确的,但当出题者把这些词抽离出语境来作题时,明确的词就变得含糊,可理解的话也变得不可理解。“有字之书”相对好点,指的是狭义的书,但“无字之书”和“心灵之书”更像是隐喻。要让学生分析隐喻,至少该提供一套完备的语境吧?

请点击此处输入图片描述
作文题的每个语词都必须要清晰
凭个人阅历,我可以猜出这里的“无字之书”指的是实践,“心灵之书”指的是反思。但问题是,要让一个没什么生活阅历的高中生去谈论一个抽离语境的表述,有点强人所难。
这点来看,上海的出题者要高明得多。上海的题目是《预测》:
预测,是指预先推测。生活充满变数,有的人乐于接受对生活的预测,有的人则不以为然。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思考。
题目不仅列了关键词,还给关键词下了定义,一来能够避免考生的理解歧义,二来也方便考生立论。只可惜,上海的考题没什么可议性。换句话说,就是没有给考生什么发挥的空间。
一个题目可议,要么是其容易造成价值观念上的分歧,要么是因视角差异而容易产生对于事实的理解不同。人们确实会对“预测”有不同的态度,但是态度不同并不意味着可议性。
“有的人乐于接受对生活的预测,有的人则不以为然”这种说法,就如同“有的人说咖啡好喝,有的人说茶好喝”那样。
之所以态度不同,更多是基于个人口味及性格的差异,可是,这又有什么好议的呢?毕竟,这些差异都是由很偶然的因素所致,既和观念分歧无关,也和理解差异无涉。

请点击此处输入图片描述
好的题目总是会引发考生热议
从清晰性和可议性的标准来看,在这么多作文题里,江苏省的题目算是最好的:
现代社会车来车往,车的种类纷繁复杂,生活中已离不开车,车见证了时代的变迁和观念的转变,车代表了社会的发展。请以此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题目自拟,体裁不限,诗歌除外。
题目的核心句是“车代表了社会的发展”,虽然考生在这里可能会对“代表”“社会的发展”这样的关键词有不同的理解,但它们本身一点都不含糊。谁都能明白它们指的是什么,也能很容易去界定它们,不像“有字之书”“无字之书”“心灵之书”那样似是而非。
其次,因为考生可以对“发展”和“代表”采取不同的阐释,所以题目形成了一定的开放性,自然而然的,立场的选择也会显得更自由。比如,如果把“社会的发展”理解成“社会的消费水平提高”,那么显然“汽车能代表社会的发展”,但如果把“社会的发展”理解成“人们的观念变得更加开放与包容”,那么以汽车的普及作证据,就显得不足。
无论是“汽车代表了社会的发展”还是“汽车不能代表社会的发展”,都不是绝对的正确或绝对的错误,两者都可以用证据证明或反驳,这种可议性也就给了考生发挥的余地。
不过,江苏的考题在题干中只列举了一种正面的观点,在某种程度上,这会诱使考生主动去选择这一单向观点来作文章,从而限制自己的发挥。

请点击此处输入图片描述
可议的题目总能让人脑洞大开
好的出题者是克制的,不会把自己的阅历预设成所有考生应该具备的普遍知识,也不会把自己的观点强加给考生。
这点上,高考的出题者不妨学习下“美国版高考”SAT的出题思路。我们可以随便举2013年的一道题比较一下:
Is money the most significant factor indetermining a person's quality of life?(金钱是决定一个人生活质量的最重要因素吗?)
这道题很清晰,每一个词都很好理解,“金钱”“生活质量”“最重要因素”都是显白之词,一点都不隐讳,人们知道它们指的是什么。其次,对于几个关键词的理解都存在着开放性,考生可以凭自己对于关键词的角度去重构这些题目,从而进行论证或反驳。
面对这些的题目,考生可以采取的立场是多元的,比如:
(1)是,金钱是决定一个人生活质量的最重要因素;
(2)金钱能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一个人的生活质量,但不是最重要的因素;
(3)金钱完全不能决定一个人的生活质量,更甭提最重要的因素;
(4)金钱能够影响一个人的生活质量,但是并不能决定一个人的生活质量;
(5)如果生活质量指的是“吃得好不好”“住得好不好”,那么金钱是最重要的因素,但如果生活质量指的是享有自由的程度,那么金钱就不是最重要的因素,等等。

请点击此处输入图片描述
SAT是美式高考
这样的考题不仅能考察出写作者的语言组织能力,还能考察出写作者的逻辑思辨能力,我可以再列举几例让大家感受下:
Is preparing for the future moreimportant than enjoying the present?(为未来做准备是不是比享受现在更重要?)
Do people need to know the source ofany information before they use it?(人们是否需要在他们使用信息前知道它的来源?)
Should we complain to get what wewant?(我们是否应该通过抱怨来得到我们想要的?)
……
出题者只有控制住自己“夹带私货”的冲动,把考试的主动权交还给考生,好的题目才有可能诞生,从而真正考察出一个考生的写作能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主题

0

回帖

4882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48824836
热门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