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为什么不帮助卫君争夺王位?

[复制链接]
查看11 | 回复0 | 2021-2-27 09:50:3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原文:7.15 冉有曰:“夫子为卫君乎?”子贡曰:“诺,吾将问之。”入,曰:“伯夷、叔齐何人也?”曰:“古之贤人也。”曰:“怨乎?”曰:“求仁而得仁,又何怨。”出,曰:“夫子不为也。”
7.30 子曰:“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
译文:7.15 冉有(问子贡)说:“老师会帮助卫国的国君吗?”子贡说:“嗯,我去问他。”于是就进去问孔子:“伯夷、叔齐是什么样的人呢?”(孔子)说:“古代的贤人。”(子贡又)问:“他们有怨恨吗?”(孔子)说:“他们求仁而得到了仁,为什么又怨恨呢?”(子贡)出来(对冉有)说:“老师不会帮助卫君。”7.30 孔子说:“仁难道离我们很远吗?只要我想达到仁,仁就来了。”
感悟:这两章是孔子从另一个角度阐明了对仁的态度。孔子认为,“仁”并非高不可攀、难以达到的道德目标,它其实就在我们身边,是人天生的本性,只要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自觉按“仁”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就有可能达到仁境界。
春秋末年,卫国曾发生过一场父子争夺王位的政治事件。卫灵公的儿子太子蒯聩因得罪了灵公夫人南子,被迫逃往晋国。灵公死后,卫国立蒯聩的儿子辄为君。晋国的赵简子,又把太子蒯聩送回卫国争夺王位,藉以侵略卫国。孔子当时正在卫国讲学,卫灵公、南子等人待他不薄,这一事件发生后,学生们有很多猜测,认为孔子会帮助新立的卫君。子贡就去试探老师,见到老师后,聪明的子贡并没有单刀直入,而是问了另一个看似与这一事件无关问题,他问孔子:“伯夷、叔齐是什么样的人呢?”孔子说:“是古代的贤人。”子贡又问:“他们有怨恨吗?”孔子说:“他们求仁而得到了仁,为什么又怨恨呢?”子贡出来后对冉有说:“老师不会帮助卫君。”
为什么通过这番简短的对话,子贡就能断定老师不会帮助卫君?我们知道,伯夷、叔齐兄弟二人曾因推让王位而逃往首阳山,此举曾被孔子大加赞赏。现在的情况是,亲父子二人争夺王位,伯夷、叔齐是“让”,而父子二人是“争”,二者形成鲜明对照,况且儿子与父亲争王位也不合礼制,孔子当然不会去帮助他,做出这种不仁之事。所谓“求仁而得仁”,既是孔子对伯夷、叔齐的称赞,也表明孔子对这一事件的态度,帮则“不仁”,不帮则“仁”,“仁”就在于这“帮”与不“不帮”的一念之差,孔子用“仁”的标准克制了自己,用他第三十章的话来说,就是“我欲仁,斯仁至矣”。
孔子在这两章中提出一个很重要的道德修养原则——道德自律。按照儒家的观点:“人之初,性本善”,人人都有向善的本性,都想成为一个好人,只要能时时约束自己,按照“仁”的标准去做人、做事,几乎每个人都可以成为仁人、善人。但事实上,能够做到这点非常之难。面对具体事情,很多人往往迷失方向,不知道这件事该不该做;还有许多人明明知道这件事该做,符合“仁”的标准,但缺乏顽强的意志力,往往半途而废。因此孔子所倡导的道德自律,说起来容易,做起来不易,既需要人明理、守仁,又需要时时克制自己,坚决不做有违“仁”的事情,坚持不懈地做好符合“仁”的事情。
道德自律对我们新时期做好学生德育工作提供了一条重要思路。学校教育中,我们过多地强调了批评、惩戒等方面的道德他律,忽视了学生道德自律品质的培养,学生仅仅知道不该怎样做,不知道为什么不能这样做,这样的德育效果往往事倍功半。同时,培养学生道德自律的习惯,教师也需要从自身做起。我国著名教育家张伯苓,1919年之后相继创办南开大学、南开女中、南开小学。他十分注意对学生进行文明礼貌教育,并且身体力行,为人师表。一次,他发现有个学生手指被烟熏黄了,便严肃地劝告那个学生:“吸烟对身体有害,要戒掉它。”没想到那个学生有点不服气,俏皮地说:“那您吸烟就对身体没有害处吗?”张伯苓对于学生的责难,歉意地笑了笑,立即让工友将自己所有的吕宋烟全部取来,当众销毁,还折断了自己用了多年的心爱的烟袋杆,诚恳地说:“从此以后,我与诸同学共同戒烟。”果然,从此以后,他再也不吸烟了。这个自省自律的案例,也许能启发我们如何引导学生进行道德自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主题

0

回帖

4882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48824836
热门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