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已经不是上海人的上海?

[复制链接]
查看11 | 回复0 | 2021-2-27 09:57:3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比如,上只角和下只角之争,浦西和浦东之争,新天地和陆家嘴之争,双方各执一词,互相不鸟。
上海人认为的下只角(苏州河以北),出了中国10大超级豪宅——华侨城苏河湾,据说一半业主都是北方人。
下只角的闸北,3年前并入了上只角的静安,彭浦新村居民也是静安人。
上海人认为的浦东低档地段,成了新上海人追捧的香饽饽。
而且浦东浦西同等地段,浦东普遍要贵过浦西,小陆家嘴的房价更是成了上海之最。
你去问上海人,他会以新天地为圆心画圈,半径越短越好。有钱的喜欢翠湖天地,没钱的也倾向于留在浦西(浦东土著除外)。
而新上海人,是以陆家嘴的“厨房三件套”(上海中心、环球金融中心、金茂大厦)为圆心画圈,有钱的追捧陆家嘴,没钱的选择远郊的地铁周边房,造就了不少远郊小镇的繁荣。
在土著眼里,正宗有钞票的上海人,啥人去住浦东?哪怕陆家嘴,一到晚上还不是黑漆漆的,下个楼找个吃饭的地方都难。还是新天地好,又有底蕴又有腔调,生活又方便,附近接地气的东西也多。
土著也纳闷了,名不见经传的前滩怎么这几年这么火,房子居然要抢。
我们测试过,同期开盘的两个不同地段同等品质的楼盘,让土著和新上海人预测哪个盘好卖,一般...土著是要输的。

04
这是为什么呢?
难道上海人反而不了解上海了吗,难道是上海人不行了吗?
都不是!
这是人口基数和人口结构决定的。
根据上海统计局数据显示,2017年底上海常住人口为2418.33万人,本市户籍常住人口是1445.65万人,占59.78%,不足六成。上海外来常住人口972.69万,占40.22%,超过四成。
单看基数,户籍人口是外来常住人口的1.48倍,好像还是占大多数。
其实不然!
首先,户籍人口中,有一部分是外地迁入上海的新上海人。除了知青子女外,身份证前三位是310的,才是土生土长的上海人。而这部分人具体占比多少,不清楚,不过肯定低于上面的59.78%。
插个题外话,区别是不是上海人的小细节有很多,比如把黄浦写成黄埔,把弄(long)堂念成nong堂的,肯定不是上海人。
其次,一般能够留在上海的外地人,都已经在他们的故乡打败大多数人了。也就是说他们都是来自全国各地的精英,而精英相对来说不一定很有钱,但起码不穷。而传统的上海土著,不论贫富强弱,都留在上海。
所以,这根本不具有可比性。
即使撇除户籍人口中的新上海人,假设百里挑一的上海籍精英有1%,那么总数也不过14万。
据11月20日胡润研究院发布的《2018胡润财富报告》,上海的600万资产富裕家庭达到59.4万户,千万资产高净值家庭达到25.4万户,亿元资产超高净值家庭达到1.6万户。
上海是百万精英的逐鹿场,14万的上海籍精英,很容易就被百万外来精英淹没了。
古北、联洋、碧云甚至森兰的崛起,已经代表了土著不是new money。
所以,是数量最终决定市场份额。
这就是你为什么在中心商务区听不到上海话了,高档小区看不到上海人了,土著的买房观念输给新上海人的根本原因。
什么是上只角?富人区就是上只角,不再囿于苏州河南面还是北面了。
可以说,整个浦东新区的房产,都是新上海人捧起来的。
但真正的海派文化,还得看那些老上海的old money。
两群不同的有钱人在重新解构着上海地段的价值,土著占据了这座城市的传统地标,新上海人占据了这座城市最新的坐标,是时代的选择。
从买房的诉求来看,自住你可以随意挑选自己喜欢的地方,舒适为主,不必在意别人的看法。
如果投资,考虑的首先是未来要有人接盘,而新上海人是接盘侠的主力军,所以要顺着他们的角度看过来。

05
之前有篇《上海是谁的上海?》,作者在结尾说:“上海应该公平、包容的对待每一个奋斗者,这才是我们心中的上海,这才是我们心中伟大的城市。”
这句话很煽情,可惜他还没看懂上海。
上海,是中国的上海,是世界的上海。这座城市的文化之一,就是开放和规矩。
开放就是海纳百川,带来包容。规矩就是讲究契约精神,带来公平。
上海都已经公平、包容成这样了,你还觉得他排外,要么是没看懂上海,要么是自身所处的层次太低。
为什么说他们没看懂上海呢?
上海是只排毒,不排外。
何为毒?
就是那些不守规则、作奸犯科、偷鸡摸狗、素质极差的人。
2017年底上海外来常住人口972.69万,比上年末减少7.52万,就是上海严控常住人口规模的效应。到2035年,上海市常住人口控制在2500万左右,也就是说,接下来的17年,只剩不到82万个常住名额了。
而在这个生育欲望极低的城市里,去年上海户籍常住人口比上年末增加6.15万,说明这个城市依然张开着双臂欢迎优质人口。
资源和利益是相互的,你想享受这个城市带来的机会和荣耀,首先自身也要具备这个城市的入门素质。
另一个,为什么说他们所处的层次太低呢?
要知道,所有的玻璃心都是来源于自卑。
大量外来人口的涌入,压缩最厉害的是底层的工作机会和生存空间,如果没有安抚好本地就业人口,底层是最容易产生排外情绪的一拨人。
上海如此,港台也是,底层骂大陆,富人还算友善。澳洲如此,欧美也是,走在富人区,微笑打招呼,走在贫民窟,骂你亚洲猪。
所谓的排外,都是外来的,想留下又融不进这座城市的人说的。有本事有素养的人,在这个城市都过得很好,不会感觉排外。
环境决定视界。站得高,才能看得远,也就避免了一些毫无价值的喧嚣。

06
上海,应该是中国最开放的城市,没有之一。
上海,他不是上海人的上海,更不是外地人的上海,他是面向世界的。
在这个国际大都市里生活的人也是见多识广,什么“上海将沦为环杭城市”的讨论,上海人民根本不care,都懒得看你们装逼和意淫,只觉得好笑。
最后,再插个题外话,那就是,上海的房价肯定还会涨。
毕竟这么开放和规矩的城市,全中国很难找到第二个。

·END·
作者:壹默了然,文字里诗意,烟火中成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主题

0

回帖

4882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48824836
热门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