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旅游城市空间结构的规划设计方法(二)  文 / 汪忠满 汪隽琪

[复制链接]
查看11 | 回复0 | 2021-2-27 09:58:0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在模拟调研旅游者的城市空间体验和收集问题的基础上,可以设计一套指标体系,利用权重分析法,对外来不同类型旅游者──教师、医生、公务员、公司职员、务工人员、学生,分年龄层次进行分析,弄清满足不同类型旅游者的活动模式及空间需求模式。“不同的地方对于不同的人来说有着不同的意味。我们每个人对城市环境的感知都有细微的差别,重要的是要把建筑和城镇组合得易于理解。”
需要注意的是,为满足都市旅游者的各类需求,必须分析规划设计对象城市的游憩商业区(RBD)空间结构模式。20世纪70年代初,Stansfield和Rickert在研究游憩区的购物问题时,为描述这类游憩地的结构和功能特性,提出了RBD(RecreationalBusinessDistrict)的概念:为适应季节性涌入城市的游客需要,城市内集中布置饭店、娱乐业、新奇物和礼品商店的街区。国内学者保继刚认为:RBD是城市中以游憩与商业服务为主的各种设施(购物、饮食、娱乐、文化、交往、健身等)集散的特定地域,是城市游憩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重庆江北区观音桥商圈地段,属于典型的、发展相对完善的城市RBD。
不同类型旅游者的活动模式不同、空间需求模式各别,但随着城市生活方式的提升,特别是休闲生活成为品质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以游憩功能为核心的RBD这种现代商业街区模式逐渐发展成为都市旅游空间的主流模式。有关RBD的形成机制、形态特征归纳见表1。
商业和游憩的结合是城市商业、都市旅游发展的必然选择,提高城市生活系统的游憩吸引力,增强城市的“宜游性”,应是我们规划、设计、建设、管理城市的共同目标。城市RBD的步行化有助于城市商业与游憩的结合,有助于城市“宜游性”的提高。“步行网格方法”提出将步行网格空间、空间节点、行走成本等统筹考虑,设计最佳步行网络,增强城市公共空间的舒适度、“宜游性” (图1、图2)。
“步行网格”方法,指在网格空间中模拟运动的方法,估计旅游者步行于各个活动空间之间的步行时间,对旅游者未知的活动时点和时间作出估计,分析旅游者的时空行为。这在交通规划中有大量运用,如道路流量测算、机动车变道行为模拟等。因为在网格空间中计算通常比在矢量空间中更方便,灵活性和拓展性也更好,而且一般能够达到所需要的空间精度。
在城市游憩空间设计中,可以运用步行方格网法考虑行走成本,推敲出合理的空间布局模数。同时,应将都市旅游若干经济规律,纳入城市游憩空间设计思考范畴:
首先,针对都市旅游目的地距离衰减规律,应当考虑游览线路的距离和景点布置的密度问题。德国汉诺威步行“红线旅游”时间约2小时,应是符合人体运动学的最佳时间。太长,旅游者过于疲乏;太短,旅游者感觉游兴未尽。其间布置景点36个,疏密得当。过多,游客疲于奔命;过少,游客感觉枯燥乏味。
其次,都市旅游产品边际效用递增规律强调都市旅游景点特色突出、体验性强、观赏性足,要求城市游憩空间集约“吃、住、行、游、购、娱、信息”等要素,塑造精品空间。城市公共空间的“宜游性”越高,吸引力越强,边际效用递增就越多。都市旅游产品供给创造需求规律在此体现。
再次,都市旅游产品替代规律表明,都市旅游景点需要不断更新、不断完善、不断升级,以满足旅游者常游常新的猎奇心理。城市游憩空间品质因此需要不断提升,城市空间结构因此需要不断优化。
最后,城市游憩空间及其结构的形成是空间设计中物质、非物质的多重要素的“动态耦合”成果,建设过程表现为多方“博弈”,形成“纳什均衡”。这就需要规划设计师在制定方案时充分考虑其可行性,尽力兼顾各方利益,充分听取各方意见,反复比较,权衡利弊,以实现具有“稀缺性”的都市旅游资源得到最优配置和最合理利用,实现投资的经济、社会、文化、环境效益最优化。
3. 从旅游者角度分析城市空间结构存在的问题
在弄清不同类型旅游者活动模式及空间需求模式之后,通过比对,可以发现城市空间结构目前存在的问题。比如场所是否易于识别,是否人皆可达、行之自由,是否富涵文化,是否具有很好的亲和性,到达场所的路径是否清晰,等等。将找出的城市空间结构缺陷及原因列成“问题一览表”,加以深入剖析和研究。
其中,步行街区、滨水休闲区、餐饮街区、娱乐街区、古文化古建街区、ShoppingMall等,已经成为都市旅游的主要目的地和休闲、餐饮、娱乐及购物的主力消费场所,有的还成为城市“中心游憩区”。由于受到游客的认知、认同和光顾,其空间结构上存在的缺陷很容易影响都市旅游的效率,需要特别关注。
在此基础上,综合运用各种空间设计手法,才能设计、营造“宜游性”强、亲和性好的都市旅游公共空间。
4. 分析建立“宜游城市”的理想空间结构模式
针对上一步提出的“问题一览表”,按照都市空间功能与结构之间的拓扑类型关系,通过认真细致的研究,通过各种元素的巧妙组合与重构,提出建立“宜游城市”的理想空间结构模式(如景点连续型结构模式)。增强城市的“易读性”对于提高城市的“宜游性”至关重要。为此,多重的空间连接、地标(Landmark,图3)、抓住场所或建筑的精神和性格,“并把这些意向通过仔细推敲的物质形式、材料、色彩和设计说明清晰地表达出来,同时又要易于人们的识别和理解。”交通节点──停车场、火车站、汽车站、码头、地铁站、轻轨站是城市的门户,应该让游客明确自己的方位和抵达目的地的清晰交通路线(行车道、步行道)。在城市的关键地带设置适当的地标建(构)筑物或者视觉指向标识十分重要。
城市中的抵达点,也就是通常意义上的交通节点──其所处位置、与城市其他区域的联系、在不需要地图和路标的情况下游客可以解读的清晰度,也都需要仔细地考虑,包括在规划设计中明确界定出入口、周边地区景观塑造、民俗风情彰显、地域文化张扬、人性关怀设施(如树荫、凉棚、坐凳、公厕等)和街道景观建设等方面,以表达城市对来访者的热忱欢迎和盛情接待。
一座“宜游城市”理想的空间结构,不但要求场所宜人、路径清晰、人皆可达,还要讲究城市公共空间的情趣、情景浓郁,充分张扬体验性、参与性等特征,增进城市空间的亲和力、舒适度,设计“无障碍”都市旅游线路。
(To becontinued...)
【注】摘自《旅游规划与设计——旅游移动性》
【作者简介】
汪忠满工学博士,重庆大学建筑城规学院城市规划与设计专业博士,重庆市江北区环境保护局副局长
汪隽琪英国萨里大学旅游发展专业硕士研究生毕业,理学硕士,《旅游新报》编辑部记者、编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主题

0

回帖

4882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48824836
热门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