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也没做,为什么还是感到疲倦 ?——(生活随想录73)

[复制链接]
查看11 | 回复0 | 2021-2-27 10:32:3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越来越多的人,特别是女性有这样的体验:每天上班,或者做“全职太太”,“什么也没做”,却身心俱疲。这事儿琢磨起来,怎么想怎么匪夷所思。
疲惫最主要的原因有两个:宏观的原因,是关于工作的意义感。正如心理学家李松蔚老师所说,在琐碎的工作中,人感觉不到自己和工作、和他人的联接,因此会怀疑工作的意义。现代社会分工操蛋的地方在于,这种分工完全是按照工作的需要而不是人的需要来设计的。大部分人很难看到自己的工作成果,而且,真正的人与人之间的联结是带着感情的,而工作中的联结,是类似于机械似的协作关系。再说,有些人明明适合当厨师、修车师傅、动物饲养员,但一来社会不需要这么多人干那些事,二来干那些事的,工资都不高,找不到男女朋友啥的。酷、有趣又有不错收入的工作严重缺乏(总觉得以后会好些),所以大家只好都往办公室赶了。
微观的原因,是办公室的工作并不符合大脑的认知加工特性。最主要的问题,在办公室做的大部分工作都没法专注,经常被打扰,没法做更深的信息加工。
这里又要说到米哈里.希斯赞特米哈伊(心理学家,曾任芝加哥大学心理学系主任,现任教于美国加州克莱蒙特大学德鲁克管理学院。)的福流(flow)理论了。米哈里是用物理中的“熵”(热力学中的“熵”是表示分子状态混乱程度的物理量)来形容人在心理上的无序状态。当我们没有办法专注地做事时,我们的思想会回归到一种无规则或混乱的状态,既“熵”的状态。一旦陷入了混乱的状态,我们的自主性、效率和创造性都会降低。我们会怀疑自己的价值,会变得沮丧而焦虑。于是我们不得不百无聊赖地打开网页,或者查看手机上的QQ或者微信,被动地躲到娱乐的避风港。当然,我们也会努力把自己从“熵”的混乱状态拯救出来。我们要不停地把注意力从电话、同事、新任务,各种分心和打扰中拯救回来,让注意力重新变得集中,让思维重新变得有序。
这得多消耗能量啊!这种能量消耗,远远比有序的创造性工作为甚,所以米哈里才会把福流当作人类的最优体验。这里赞叹下人类的进化机制,为了开疆拓土,发现和创造新的东西,原来进化就需要我们专注、成长和创造。如果不是这样,他就会让我们产生虚度光阴的空虚感。
从身理角度讲还有一种亚健康的人群,亚健康是指人体处于健康和疾病之间的一种状态。处于亚健康状态者,不能达到健康的标准,表现为一定时间内的活力降低、功能和适应能力减退的症状
亚健康的表现多种多样,躯体方面可表现为疲乏无力、肌肉及关节酸痛、头昏头痛、心悸胸闷、睡眠紊乱、食欲不振、脘腹不适、便溏便秘、性功能减退、怕冷怕热、易于感冒、眼部干涩等;心理方面可表现有情绪低落、心烦意乱、焦躁不安、急躁易怒、恐惧胆怯、记忆力下降、注意力不能集中、精力不足、反应迟钝等;社会交往方面可表现有不能较好地承担相应的社会角色,工作、学习困难,不能正常地处理好人际关系、家庭关系,难以进行正常的社会交往等。导致亚健康的主要原因有:饮食不合理、缺乏运动、作息不规律、睡眠不足、精神紧张、心理压力大、长期不良情绪等。当然,亚健康这个话题,已经不是本文讨论的范畴。



什么也没做,真的感到很疲惫?
生活是首歌,我们自己本身就是一个音乐家,无时不在谱写自己,完善自己。要唱好这首歌,就看你怎么给它填词、谱曲。因为生活是首歌,所以我们都是在唱着自己的歌曲;生活是首歌,歌中有甜美和温和,也有苦涩和失望。不同的人,不同的心,共同奏起生活的旋律,共同演绎着生活的歌。人生的主题之一便是寻找生活中的乐趣。当你为情所痴,为分所困,为钱所虑,为事所恼,为人所难,为家所忙时,你不妨尽量去寻找生活中的快乐,感受生活那种无声的语言,亲身体验生活的那种甜蜜。“生”和“活”合起来就是生活,每个人都以自己独特的口味调剂着生活,同时又以自己的独特方式来追求理想中的生活,品味着其中的苦与乐。所以格外懂得用笑容珍惜生命中的点点滴滴,面对曲折与艰辛,会用积极向上的态度回报多姿多彩的生活。
海伦说过:“我一直哭,一直哭,哭自己没鞋穿,可是直到有一天,我看到一个人,他竟然连脚都没有,我就懂了什么是生活。”是的,生活中也许每个人的命运有一定的差距,但我们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变现状,去探索人生的真谛,追求生命的精华。人生就是一场场角逐,只有不断战胜弱点,一直向前,才会有新的收获。纵使昨天的歌唱得不够动听,也不要有太多的伤感与怀念;今天又是新的一天,新的日子又会赋予新的任务与使命,我们只有把握好一切,尽量让今天的生活之歌完美,也为明天的歌唱谱上前奏。
坚持真诚待人处事,只要你付出真诚,生活必然会获得回报,朋友之间真诚的问候,衷心的祝福,亲切的关怀,友好的交流,无私的奉献等等,当你以真诚为起点,让真情来延伸,你就会发现生活充满缤纷的色彩,不会感到疲惫!
什么也没有做,觉得疲倦,要理解得明白,还是来听一听心理学家的解释。


什么也没做的疲倦

李松蔚

越来越多的人有这样的体验:每天上班,“什么也没做”,却身心俱疲。这事儿琢磨起来,怎么想怎么匪夷所思。无非是对着电脑打打字,做个表。脑力也没有付出多少,更不必说体力劳动了。那么,我的时间精力都消耗到哪里了呢?为什么还会那么累?其实,问题就出在“什么也没做”上。

通过对比,我对这件事有一定的发言权:我既在办公室对着电脑工作,也做心理咨询,有时也讲课。我发现自己在办公室里坐一天,在咨询室里坐一天,包括讲课时站一天,同样用脑,疲倦程度是极其不同的。在办公室里,大部分工作是文件报表,并不怎么费脑,然而累得像狗,回到家什么都不想干,只想上网玩游戏。做咨询和讲课时,用脑强度理应更大,事实上结束以后却精力充沛,晚上回家还能写点东西,毫不以之为苦。

让我最难以忍受的,倒是看起来最轻松的办公室工作。原因很简单:做心理咨询,让我感到帮助了来访者;讲课,让我感到一些人受到了启发。这感觉让我心里踏实,我知道今天的时间去了哪里,对于一些人来说它有意义。但是在办公室里呢?我做了什么?它很难让我产生出确定的意义感。倒不是说工作本身没有价值,而是说,很难通过那样的工作,感觉自己和未来、和他人、和更大的世界有联系,很难感觉到自己是更宏大而有序的整体的一部分——而这是意义感的本质。

所以关键在于“联系”。我们是否能通过自己的工作,建立与世界的联系?农民很容易建立这样的联系:春种秋收,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手工艺者能看见自己的工作成果,并且知道这样的工作可以为一些人提供便利,或是审美的愉悦;医生看见自己的工作如何帮人缓解病痛和不安。还有许许多多的传统职业,都具有不言自明的秩序感和对他人的重要性。

在绝大多数时候,从事这些职业的人无须怀疑劳动的意义何在。于是他们坦然轻松。工作就只是工作,不必再分心去想:“我到底在搞什么?”投入精力,投入时间,投入热情,把事情做好就行了。至于说工作累吗?累,但只是单纯的累,累的同时不必再费心去承担什么。

心理学家罗伯特·凯根说过:人生作为一种活动本身,就是创造意义的活动。换句话说,建构意义感这件事不仅是我们的生物本能,甚至可以等同于生命活动的全部。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什么也没做”反而是最累的,远甚于“做了许多事,精疲力尽”。今天的办公室职员,坐在钢筋水泥的办公室里,终日和文件、盖章、领导打交道。看似清闲,实际上需要耗费大量的心力,才能不断确认自己在这个世界中的存在价值。

除了薪酬,今天的人很难直观感受到自己的劳动成果,也不知道有谁在乎自己所做的一切。有时候,在内心深处,我们甚至为自己的工作感到沮丧和心虚(比如,当我写一份课题申请,明知道它没有多大意义,仅仅只是因为“职称需要”)。这种隐秘的挫败感,就会让我和世界之间筑起一道屏障。我们很难为自己的生命画出一幅确定的,有意义的地图。我们意识上知道此刻就在这里,但意识深处又不断反思:我究竟在何处?将来往哪里去?谁在乎?有何意义?我们感到自己只是庞大世界里的一颗小螺丝钉,却看不到这颗螺丝钉究竟如何成为这个世界运转的一部分。

当下这个时代,框架被打破,意义被消解,人与人的联系越发松散……这种困扰就已经不再是一两个人的困惑。太多人在巨大的城市里工作和生活,却难以确认工作的价值,生命的意义,就只好把“成功”一类的概念模模糊糊地,作为救赎的出口。仿佛工作中不做出点什么,就不配理直气壮地活下去一样。

我们需要的不是客观的价值,而是对他人的意义。“我本人,与世界和他人是相连的,我能从他们眼中看到自己的存在,是整体的一分子”,我们需要时刻确认有这样的感觉。在工作的时候,不妨问问自己,就算做的工作琐碎无聊,但是否可以对他人带来正面的影响?哪怕只有一点点。一旦确认了这一点,我们就与世界建立了联系,从而产生出“只要老老实实地待在这里,做现在在做的事就好”的踏实感。这份踏实感,让我们可以痛痛快快地沉浸于工作,无须怀疑,无须寻找。不怕疲倦,怕只怕“什么也没做”。
(李松蔚,清华大学心理学系博士后,中国心理学会注册心理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主题

0

回帖

4882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48824836
热门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