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留给作家的是什么

[复制链接]
查看11 | 回复0 | 2021-3-2 02:19:2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附录:甘肃陇南地震大事记)

之一:灾区,需要作家做什么?
……快抓紧妈妈的手
去天堂的路,
太黑了
妈怕你碰了头
……抓紧妈妈的手
让妈妈陪你走
……倒塌的墙
把阳光夺走
我再也看不见
你柔情的眸
——灾区无名诗人的诗

在地震面前,“中国作家不能缺席”!自从中国作协向全国的作家们发出号召之后,不少作家立即响应,很快融入到了抗灾救灾工作第一线。一方有难,八方支援,这既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更是一个作家义不容辞的责任。5月22日,我们也自愿来到了甘肃陇南最严重的地震灾区——文县。我们与其说是去灾区体验生活,倒不如说是去灾区采访更为直接。因为,我没有办法把我看到的、听到的一切都放在我的素材库里,等待机会在作品里表现出来。如果是那样的话,我就太麻木不仁了,我不可能对灾区人民的苦难熟视无睹。我必须把这一切都记录下来,把这一切献给我多灾多难的同胞们。只有这样,一个作家的良心才能安,才能对得起我们手中的笔。就是在这种心情的支配下,我记录下了下面的文字。
我们一行3人,连同陇南交警支队的朋友共4人,是在四川汶川大地震后的第10天,进入到甘肃地震最严重的灾区——陇南地区的。此时此刻,灾区人民还在不屈不挠的同自然灾害斗争着。他们渴望着外界的支持和帮助,他们渴望早日能住进属于自己的“家”里。他们的奢望不高,有帐篷住,有个“仓子”装粮食就“阿弥驼佛”了。尽管眼泪还在流着,尽管悲痛还在延续着……但是,我们还得活下去啊!为了我们美好的家园,为了支持和帮助我们渡过难关的全省和全国人民,为了我们的下一代,为了……
陇南地处甘肃最南端,是全省受灾最严重的地区。陇南文县离兰州很远,可是离汶川很近。直线距离不超过200公里。这就注定了这个国家级贫困县的悲剧命运。
地震发生后的第一时间里,我就想到了到地震现场去,可是,学校不给请假(我每周的周二、周三在兰州城市学院、师大有系列讲座),他们说,老师不坚守岗位,会给本来就恐慌的学生(他们晚上不敢回宿舍,停留在在校园的操场里)带来更大的恐慌。你不但不能请假,而且还要协助学校“安定民心”。我想想也是,就组织了4场大学生“认真学习,以实际行动支援灾区”的主题演讲活动。在演讲会上,大学生们踊跃发言,场面极其热烈。我用这种方式安定了“民心”,也得到了学校的好评。此次到陇南灾区,我安排了5天时间,周4(5月22日)早晨从兰州出发,晚上以前赶到灾区,在灾区进行为期4天的采访,下周一(5月26日)返回兰州,既不影响学校的讲座,也能顺利的完成采访任务。
到达灾区后,最大的感受就是4个字:“惨不忍睹”。震后的文县,呈现给我们的景象比“山川破碎、哀鸿遍野”有过之而不及。在余震中颤抖的文县让当地的受灾群众对脚下的土地失去了与生俱来的安全感。由于长时间的过度紧张,在加上一次次余震的威胁,还有天气的多变,甚至连身处灾区的我们都产生了心理幻觉。在这样的环境中,惟有及时、全面、有力地救援,才能让受灾群众找到心理依靠,重新成为正常的人。
截止目前,甘肃文县因“5.12”大地震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约37亿多元,受灾地区急缺救灾物资,尤其是帐篷!因为文县地理位置特殊,大部分村社处在半山、高半山地带,救灾物资运输十分困难。虽然社会各界已向灾区捐赠了很多救灾物资,但由于连降暴雨,加之眼下正是收割小麦季节,帐篷更是无法满足受灾群众的需要。据统计,目前陇南灾区仍急需救灾帐篷4万顶,塑料彩条布80万米。同时,县内汽油、柴油、方便面、面粉、矿泉水、手电筒、电池、蜡烛等救灾物资供应紧缺,还急需药品及医疗设备。
我们不能一味的陪着灾区人民流泪,除了给他们打气、给他们以安慰外,作为一个作家,我们还能做什么……我本人虽然前后捐了数千元,可是,面对灾区,你就是有再多的钱也没有用啊!因为,这钱不可能变成帐篷,不可能变成“粮仓”……我们只能向全社会呼吁了:请为我们的灾区人民多捐几顶帐篷吧!
我们紧张而又沉重的采访马上就要结束了,但是,我们还会再抽时间来的。因为,在我们的身后,陇南灾区还在求援呼号。面对受难的同胞,我们做得还不够,我们能做的还有很多……很多……


之二:在灾区,我们看到了什么?
灾难无情,
一刹那间,摧毁了不少美好的家园;
人间有真情,
空地里冒出了蓝色的帐篷房。
灾难,是痛苦的,
夺走了无数条鲜活的生命;
政府,是伟大的,
又给了我们第二次生命。
——陇南文县灾区农民诗人的诗

1
这天早上6点多钟,我们从文县县城出发,到文县的重灾区碧口镇去采访。这时的天气又是阴天,为什么不说“今天”,而说是“这时”呢?因为,这两天陇南的天气可真是娃娃脸,不是一天三变,而是一天七八变,有时甚至是十几次变了。这会儿是晴天,过一阵就是阴天了,忽而刮风,时儿就下雨了。这样子的天气,对于灾区人民来说,可真是雪上加霜啊!汽车沿着蜿蜒的傍山公路行驶,这山这水,这周围的情景,时刻都揪着我们的心。尤其是我们看到那些地震中塌陷的路段时,阵阵寒意在心中油然产生。前边是一块巨大的山石,它是从山崖上掉落下来的,就像一个狰狞的魔鬼,横在路旁,大有一种“此路是我开,留下买路财”的架势。悬在崖上的巨石凸兀、摇摇欲坠,感觉时刻就会掉下来似的。不少路面被掉下的巨石砸得坑坑洼洼,不像样子。要不是我们的交警、公路部门和当地老百姓的及时抢修,任凭你是什么样的车子,在这里,那是没有办法开过去的。
“甘肃的重灾区在文县,文县的重灾区在碧口。”到达碧口镇时,陇南交警支队的朋友介绍说。是啊,要不是我们亲眼目睹,你说啥也感觉不出那种景象的。马路边上到处是被震落的残砖断瓦,两边的住房和商铺被震得“遍体鳞伤’,远处的村落几乎被地震夷为平地……不少楼房的楼顶被震塌,木结构的房屋几乎无一例外的坍塌,一片狼藉……街道上大多商铺成了危房,被迫歇业。他们不是不想赚钱,而是害怕。一怕余震复来,二怕房屋倒塌。他们中的大多数都去滨河路的帐篷里避震了……街道上行人很少,在阴霾的天气里阴森而又空旷……

2
我们在镇上走了约莫半小时,才发现还有个别的商铺在营业。在频发的余震中为了方便群众,而继续营业,这是多么不容易的事情啊?
“没有生活来源,不开门怎么生活?”镇东边一服装店女老板很是实在的对我们说:“要不是一大家子人吃饭,我也不敢开门,我也怕死啊!”
街边卖菜的一个小摊贩告诉我们,他在镇中心经营着一个蔬菜铺,由于地震,房屋墙面震开了许多裂缝,屋顶也塌了,不敢进去……为了生计,只有在街上摆个蔬菜摊来解决全家人的吃饭问题。
随后,我们来到了碧口镇的滨河路上。这个时候,天气又晴了,一排排的蓝色的救灾帐篷在强烈的太阳光下,闪耀着温暖的光辉。我们知道,这些帐篷都是镇外运来的。党和政府的关怀,全国人民的支持,尽在其中。由于气温突然变高了,帐篷里很热也很闷,许多受灾群众都在通风、阴凉的路边和树下,望天兴叹。这老天要是都像现在这样该有多好啊!没有地方堆放粮食,他们抢收一点是一点啊!然而,老天不长眼啊,光地震还不行,还要风啊雨啊的!哎,破烦死了……
“农村太苦了!我们镇上的居民基本都住进防震棚了。”退休职工、63岁的金振邦老人对我们说:“我们的房屋全不能住人了,那些土木结构的房屋,全被震倒了,再剩下的就是危房了。好多人家,到今天了连帐篷都没有……”

3
“甘肃夏收的第一镰是从碧口开始的。”陇南的交警朋友说:“现在正是碧口一带夏收的关键时刻。”我们向远处看去,一片一片的麦子确实黄了。仔细一看,田野里只有一少部分人在收割小麦,而大片的麦子地里,没有人收割。我们在镇外十几里处的一片田野里看到,金黄色的麦浪在风中起伏,那金灿灿的麦粒儿刷刷刷的往地上流淌,真让人心疼啊!要知道,对于农民来说,这金灿灿的麦粒儿可是两年的辛苦、一家人的希望啊!
不仅在碧口,在中庙也是一样。在这些地方,金黄的麦子静静地站在麦田里。而受灾的农民只能眼睁睁的看着心爱的麦子“烂”到了地里……
“我们看着黄了的麦子心疼呵,但是没有办法。”家住中庙乡肖家坝村旋滩社的高磊说:“现在住人的地方都没有了,粮食收回来根本就没有地方存放。”我们采访这个小伙子的时候,他正在自家的帐篷里收拾着电线、拉着灯。他没有放下他手中的活儿,他一边干活一边说,“多数人家住到了帐篷里面,可是,除了没有地方存放收来的粮食外,大家都忙着找地方住和防震呢!”是啊,受灾群众也两难啊,一方面他们在忙暂时的住宿问题,另一方面又在担心着成熟了的麦子……

4
结束了碧口的采访后,我们来到了和碧口相隔不远的中庙乡联丰村毛沟社。我们到达这里的时候,兰州军区某集团军红军团的干部战士们正在给该社的受灾群众搭帐篷呢!看着这军民鱼水情的情景,我们的心情特别的激动。是啊,面对这场突如其来的灾难,如果没有人民子弟兵的无私援助,那将是怎样一种结果呢?人民解放军,总是在人民最危难的关头出现。可以这么说,哪里有困难哪里就有解放军,哪里有危险那里就有解放军……
几位解放军战士正在给村民贾进任搭建帐篷,我们把贾进任叫到了一边。
“他们连我们送的水都不喝,看着让人心疼。”贾进任动情的说:“我们的孩子也和他们年龄相当,我怎么能忍心他们干了活连口水都喝不上呢?”
中庙乡肖家坝小学的强必双老师说,一位解放军战士为了他家的一袋粮食而受伤了。强老师说的很动情:“因为房屋倒塌,将家里4000多斤粮食埋在了废墟里。解放军听到后要帮助他,但被他婉言拒绝了。强必双老师说:“我宁可不要那些粮食,也不能让他们中间的任何人受到伤害。”可是,解放军还是冲上去了……


之三:在灾区,我想到了什么?
灾难啊,
能早日在提心吊胆中消失;
噩梦啊,
早点离我们远去。
哪怕是苦点累点,
我们,期盼平淡无奇的生活,
哪怕是饿着肚子,
我们,也要让娃娃们正常上课;
哪怕是富得流油,
我们,也要把庄稼及时收割;
哪怕是……
——陇南文县灾区农民诗人的诗

在灾区的夜里,我想到了一个中国作家的社会责任。在灾区谈作家的社会责任,是不是有点跑题了呢?可是,在地震的一刹那,我就想到了这个问题。人生苦短,我们为什么不写些让生命更精彩、更有意义的作品呢?想想看,写了一辈子书,还被读者誉为“大作家”,可是,到头来你的作品却教坏了孩子,还污染了社会空气。我想,已经死难了的同胞们,他们也会希望我们的作家写出些让他们放心的作品,让这些放心作品教育他们留在人世上的孩子们,让他们的下一代健康成长,早日成才。是的,他们一定会这样想的。我们思考这个话题,也是对他们最好的纪念。我们调整我们的创作思路,不仅能让死者安息,而且对活着的同胞们也是一种最大的安慰。
那么,究竟什么是一个中国作家的社会责任呢?
一是写出对下一代有教育意义的作品。
在这个问题上,我们的不少作家确实已经缺席了。他们为了迎合西方一些读者的胃口,不管不顾中国青少年一代的阅读感受,一味的渲染性,描写性,尝试什么“床上”“身体”写作,给我们国家的未来带来了消极的影响。在我的博客里,一位中学生家长痛心的说:“我的孩子才14岁,她迷上了大作家某某某的《某某》,那是一本什么样的书呀?实话给你陈作家说,连我都不敢看啊!全书中除了性还是性,还xxxxxx。我很是担心……他那是什么大作家啊?他分明是一个教唆犯啊!”一位网民给她留言说:“是的,那本书我也看了,确实不适合孩子看……可是,有什么办法呢?书店里、书摊上到处都是这些东西啊!”……
二是写出让家长和国家放心的作品。
你的书出来了,家长很放心。孩子,去看吧,那是一本真正意义上的好书啊!你的书出版了,国家也放心,连学生家长都放心的书,国家还有什么不放心的呢?我们的国家要发展,要强大,就要在下一代身上做文章,那教育好下一代的书,一定是好书。那么,这样的作家,也一定是好作家,是伟大的作家。
三是要写出能真正走向世界的作品。大作家苏叔阳的《中国读本》就是这样一本好书。它不仅在国内市场取得了很好的销售业绩,而且还走向了世界。在目前我们中国青少年读物出版市场上,除了一个英国作家罗琳,除了一本外国的《哈利波特》,就再也没有什么作家和作品了。请问:我们中国的大作家究竟到哪里去了?
说到这里,朋友们可能会说:你不也是一个中国作家吗?那么,你为什么不写呢?是的,这个问题问的确实好。其实,在这次到灾区之前,我就已经开始写“1号系列”儿童文学作品了,我们的长篇儿童系列小说前6部的初稿已经脱稿了。只不过,我们那时的目标还不是太明确。今天不同了,在我的心里,现在已经有了一个宏伟的目标。而我之所以能有了一个明确的目标,就是因为灾区的人民和他们的孩子们!
在灾难面前,我们中国作家已经行动起来了。但是,我们不可能一哄而上都去写灾区,我们还有不少东西要写。我们只要心系灾区,我们只要心里装着灾区人民,写出能让他们放心的作品来,这同样是一种境界,同样是一种伟大的行动!
谢谢灾区人民,谢谢灾区罹难同胞,没有你们的期望,我不可能有如此明确的目标;没有你们的精神,我不可能有如此宏伟的计划。为了你们,为了我们共同的下一代,我们一定会写出中国式的“哈利波特”来,一定会写出让家长放心、孩子喜欢的文学作品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主题

0

回帖

4882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48824836
热门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