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价大涨后通过手段,将资金锁定在楼市,省的都去换汇,从而保汇率,谣言成真?

[复制链接]
查看11 | 回复8 | 2021-3-8 07:48:1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中国重罚“蚂蚁搬家式”逃汇 境外理财“梦碎”?
??经济观察报??
01-04 20:29
这场中国外储的“保卫战”来得并不意外。当然,喧嚣中,亦不乏一些对个人购汇政策的误读。
该来的总会来,中国保卫3万亿美元外汇储备之战已经打响。
当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在破“7”关口僵持不下、当中国外汇储备逼近破“3万亿”美元心理关口的时候。
赶在2017年到来前夜,中国央行与外汇局相继祭出“大额交易”与“个人外汇信息申报”新规。一个公开的秘密是:新年伊始,居民个人5万购汇额度将刷新;现实而言,目前人民币贬值压力不小,“控”外汇储备规模缩水承压。
1月4日,美元指数盘中报103.22,两交易日涨0.81%;人民币对美元中间价报6.9526, 两交易日跌0.22%;离岸人民币盘中报6.9128,两交易日涨0.81%;日内连破6.96、6.95、6.94、6.93、6.92五大关口,创12月15日以来新高。在岸人民币兑美元报6.9453,两地价差倒挂近300点。
新规或多或少搅动了市场情绪,交易方向亦有所分化。富拓外汇(FXTM)中国市场分析师钟越称,“规定”增加个人申报义务,虽未实质上加强购汇管制,只是形式上增加一个申请书增加监管流程,但也足以触动市场情绪,引发市场遐想对人民币短暂利好。
不过,按照东京三菱日联银行(BTMU)的说法,市场最终会意识到美联储3月升息的可能性。其在1月4日撰文称,美元在1月的任何回调都将最终被证明只是暂时的。
果然如此么?现在下任何结论,也许为时尚早;但监管层祭出系列外汇交易配套措施,未必太早。其背后,或许蕴涵决策层“保”外汇储备的潜在价值诉求。殊不知,自2014年6月峰值的3.99万亿美元至2016年11月底的3万亿美元,外储缩水愈9000亿美元。若堪称中国家底的外储下降趋势不改,其是否会触及外储规模“红线”?
只是,特殊时点,新规甫出,舆论哗然。这是继资本项下投资性保险被银联卡停刷,以及国内机构跨境并购核审完善升级之后,对个人购汇的监管亦开始审慎趋严。
如果甄别跨境资本流出的渠道,或者说重估消耗外汇储备之路径,无外乎是:藏汇于民、“走出去”企业与居民购汇、外储多元化投资、外储运用亏损、汇率估值损失等。因此,完善外汇交易管理,控制资本外流或是当下监管层的首选之策。
于是,在各种噪音与信号中,亟待摆布资产,重新配置财富的投资者需要厘清风向,把握资产调整的时间窗口与机遇。
与此同时,作为投资者的你需权衡违规成本之利与弊,小心被重罚,当心别触碰“监管红线”——被列入类似黑名单制的“关注名单”,外汇局新规中的个人外汇信息申报有一重要功能便是事后监测分析。
特殊时点的“保卫战”
这场中国外储的“保卫战”来得并不意外。
有外媒称,通过模型、压力测试和调研,中国官方对2017年人民币汇率和资本外流情况做了预估和研判,并相应准备风险应对预案。
当然,喧嚣中,亦不乏一些对个人购汇政策的误读。“个人5万购汇额度不变,但申报变麻烦了,购汇不易,事中事后审核变难了。”市场如此解读此次外汇政策的变化。
不过,如果你有正常的用汇需求,比如出国留学、境外游等;购汇不用于“境外买房、证券投资、购买人寿保险和投资性返还分红类保险等尚未开放的资本项目”的话,按照个人外汇信息申报要求,签署《个人购汇申请书》(简称《申请书》)之后,即可购买额度之内的所需外汇。
诚如外汇局有关负责人所言,完善对个人外汇信息申报的管理,不涉及个人外汇管理政策调整,个人年度购汇便利化额度没有变化。境内个人凭有效身份证件进行真实性购汇需求申报后,直接在银行办理年度便利化额度之内的购汇;便利化额度之外的经常项目购汇,凭有交易金额的真实性证明材料办理,不存在任何障碍。
具体来看,《申请书》上的购汇业务“六不得”,除不得用于境外买房、证券投资等尚未开放的资本项目之外,其他“五不得”是:不得虚假申报个人购汇信息、不得提供不实证明材料;不得出售本人便利化额度协助他人购汇、不得参与洗钱、逃税、地下钱庄交易等违法违规活动。
包括央行2016年12月30日发布的《金融机构大额交易和可疑交易报告管理办法》(中国人民银行令〔2016〕第3号,简称《管理办法》),市场亦误以为“每天个人只能换等额5万人民币的美元和其他外币”;其实不然,《管理办法》旨在明确,如果交易达到了此标准,商业银行则有责任进行大额交易报告。
央行的逻辑是,《管理办法》在规章层面明确了金融机构切实履行可疑交易报告义务的新要求,有助于金融机构提高可疑交易报告工作有效性,有助于预防、遏制洗钱、恐怖融资等犯罪活动,有助于维护我国金融体系的安全稳健,有助于进一步与国际标准接轨。
此次,央行与外汇局的动作可谓一脉相承。
外汇局有关负责人解释,根据G20和国际协作有关原则,各国需在反洗钱、反恐怖融资、应对税基侵蚀等方面加强合作配合,需要进一步增强金融交易的透明度,提高数据统计质量。因此,有必要提升我国国际收支统计质量,包括加强购汇真实性审核、细化支出分类等。
过去,中国国际收支个人购汇中存在一些漏洞,外汇局有关负责人直言,其致使部分违规、欺诈、洗钱等行为时有发生,包括利用经常项目从事资本项目交易(比如海外购房和投资等),还在一定程度上助长了地下钱庄等违法行为,这扰乱了正常交易秩序,也对广大遵守个人购汇规定的居民形成了利益侵蚀。
“在改进个人购汇事项申报统计后,外汇管理部门可据此加强事后核查,对有关违规违法行为加强管理和处置。”这位外汇局有关负责人称。其话外音是,加大惩处力度,提高个人的违规成本。
外汇局称,虚假申报、骗汇、欺诈、违规使用和非法转移外汇资金等违法违规行为,将被列入“关注名单”,在未来一定时期内限制或者禁止购汇,依法纳入个人信用记录、予以行政处罚、进行反洗钱调查、移送司法机关处理等。
据金融监管研究院副院长王志毅观察,关注名单之出处是2016年1月1日生效的 “关于进一步完善个人外汇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汇发[2015]49号)”,该文中规定对于涉嫌分拆或虚假结售汇规避额度的个人,外管局可通过个人外汇业务监测系统进行排查,被发现一次给予“黄牌警告”,银行出具《个人外汇业务风险提示函》予以风险提示。再次被发现则“红牌罚下, 禁赛两年”,外管将其列入“关注名单”。
王志毅建议,新的一年里如果去银行办理购汇,可能要注意:1、购汇信息要如实申报,作出的承诺需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2、超额度购汇的,尽可能向银行提供更多的真实性证明材料,并且证明材料上要能够显示交易金额。3、千万不要走地下钱庄等灰色通道,或者是有“蚂蚁搬家”等拆分交易规避额度的行为,否则一旦被列入“关注名单”很可能会影响到个人信用记录。
那么,何谓“蚂蚁搬家”式的违规行为?
《关于进一步完善个人结售汇业务管理的通知》(汇发[2009]56号)规定:第一条 个人不得以分拆等方式规避个人结汇和境内个人购汇年度总额管理。个人分拆结售汇行为主要具有6点特征:
首先,境外同一个人或机构同日、隔日或连续多日将外汇汇给境内5个以上(含,下同)不同个人,收款人分别结汇。其次 ,5个以上不同个人同日、隔日或连续多日分别购汇后,将外汇汇给境外同一个人或机构。再者,5个以上不同个人同日、隔日或连续多日分别结汇后,将人民币资金存入或汇入同一个人或机构的人民币账户。再次,个人在7日内从同一外汇储蓄账户5次以上(含)提取接近等值1万美元外币现钞;或者5个以上个人同一日内,共同在同一银行网点,每人办理接近等值5000美元现钞结汇。
另外,同一个人将其外汇储蓄账户内存款划转至5个以上直系亲属,直系亲属分别在年度总额内结汇;或者同一个人的5个以上直系亲属分别在年度总额内购汇后,将所购外汇划转至该个人外汇储蓄账户。
最后,其他通过多人次、多频次规避限额管理的个人分拆结售汇行为。
综上,管理层此次重申严惩“蚂蚁搬家”式购汇、逃汇,或是动了真格。因为,在不少业界人士看来,“保外储”时不我待,这在中国管理层或形成共识。
保外储,境外理财“梦碎”?
然而,不管承认与否,在骤降的逾9000多亿美元外汇储备中,资本外流或是主因,而外流的肇因可能并非情绪恐慌而是资产配置。其中,不乏监管局没能监测到的“净误差与遗漏”。
诸如,可能被遗漏的走私交易,再如目前中国对个人债权统计还比较薄弱;另外,统计数据的真实和准确存在一定问题,如个别企业为骗取退税等目的,可能存在高报或低报价格的情况。
就境外资产配置或境外理财而言,除QDII(合格境内机构投资者)渠道之外,个人靠每年5万换汇额度积少成多,或者靠“蚂蚁搬家”,即借用亲戚朋友购汇额度将钱汇到海外买房置业、投资海外公开市场等,以及通过私人银行、第三方财富管理公司投资海外一、二级市场等并不鲜见。
新规之后,最后一公里的中国资本账户开放之路有多远?非正规渠道的海外理财通道是否被“堵死”?一切尚待时间与事实去佐证。
北京师范大学金融研究中心主任钟伟并不认为“境外理财梦碎”。他说,原本境外汇款就不允许被用于投资境外地产和证券。这次元旦新政对此没有变化。元旦之前外管通过深港通其实是放松了境内居民通过指定、合法途径投资港股、这种港股通模式(包括资金帐户封闭模式)有潜力择机复制到欧洲或北美股市。元旦前收紧的是刷卡购买境外投资性保险产品。
总体上,“元旦前对住户部门的境外理财有收有放。元旦后的境外汇款收紧举措、可能集中在用汇需求的真实性、合理性检验。但也可能会带来海外投资者对中国大陆境内的金融证券投资、例如放宽非居民对A股、对债市的投资限制等、限出同时会宽入。”钟伟说。
回到外储的问题上,钟伟称,外汇储备是中国改革开放30多年点滴积累的真金白银,一旦失去难以复元,而作为价格信号的汇率,起起伏伏是常态,如果两者不能兼得,那么守储备舍汇率。
“外汇储备是中国改革开放30多年点滴积累的真金白银,一旦失去难以复元,而作为价格信号的汇率,起起伏伏是常态,如果两者不能兼得,那么守储备舍汇率。”北京师范大学金融研究中心主任钟伟认为。
在钟伟看来,2017年上半年中国外储将有可能跌破3万亿美元的大关,届时汇率能否守住7:1这个大关将令人担忧。人们看待将来的态度并没有那么复杂,无非是当下状况的线性外推。如果储备流失状况继续,再有2-3年中国外储可能会跌破2万亿美元。有人可能会争辩说,即便2万亿美元的外汇储备也足够雄厚,但人们可能更多地看到的是,2014年6月和2020年相比,也许中国经济总量几乎翻倍,但外储却几乎对折,若如此情况出现,公众对政府最终有可能的政策目标会有自己的掂量,并可能预先采取有利于自身的行为。
“不难推测在服务贸易项下和资本金融交易项下的资本流出规模,可能显著大于外汇储备的减少。”钟伟称。
值得一提的是,国际上,可能迄今还难以观察到一个经济体在短短两年时间承受了超过2万亿美元的资本流动逆转,却仍安然无恙的状况。“这种资本流出究竟是基于理性的资产配置需求,还是处于恐慌的资本外逃?我倾向于认为理性占据了上风。” 钟伟认为。
事实或许如此。就如何看待目前部分个人在境内配置外币资产或购买外币理财现象问题上,外汇局有关负责人解释,当前我国资本账户尚未实现完全可兑换,资本项下个人对外投资只能通过规定的渠道,如QDII等实现。除规定的渠道外,居民个人购汇只限用于经常项下的对外支付,包括因私旅游、境外留学、公务及商务出国、探亲、境外就医、货物贸易、购买非投资类保险以及咨询服务等。
这位外汇局有关负责人认为,个人在境内配置外币资产的选择面较窄,只能持有外币存款或购买品种有限的外币理财。相比之下,目前人民币利率水平仍显著高于其他主要货币,境内人民币理财产品的收益率相对较高,产品种类非常丰富,也是投资者更为熟悉的市场,能够满足市场主体多元化的资产配置需求。
而当下的不堪现实是,外汇大量流入之后,如果集中外流,会带来巨大风险,其可能带来的影响会大大超出外汇集中流入。这在不少国家已有前车之鉴。
中国银行前副行长、乐视金融CEO王永利认为,在长达十多年外汇储备不断增长的过程中,央行已经积累了比较成熟的应对经验和措施体系,而且,在外汇大量流入时,很多问题容易掩盖,其带来的挑战并不可怕。
“尽管目前我国外汇储备依然维持在3万亿美元左右,规模仍属世界第一,远高于世界第二,但相对于153万亿人民币而言,规模并不是很大。这其中还涉及到外汇储备的流动性问题,即尽管有3万亿美元外汇储备,但其中有多少可以随时拿出来卖掉,是个必须关注的重要问题。”王永利说。
原标题:中国重罚“蚂蚁搬家式”逃汇,高净值人群境外理财梦碎了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千问 | 2021-3-8 07:48:19 | 显示全部楼层
2017是股票是纪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千问 | 2021-3-8 07:48:19 | 显示全部楼层
早上好呀,互赞互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千问 | 2021-3-8 07:48:19 | 显示全部楼层
锁定楼市,扎紧口袋,坐等贬值,笑看通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千问 | 2021-3-8 07:48:19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千问 | 2021-3-8 07:48:19 | 显示全部楼层
还有为以后培养税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千问 | 2021-3-8 07:48:19 | 显示全部楼层
高位炒房的等跳楼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千问 | 2021-3-8 07:48:19 | 显示全部楼层
只是做实了汇率操纵国的名称.....自己作的,没有回头路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千问 | 2021-3-8 07:48:19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主题

0

回帖

4882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48824836
热门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