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火车站被偷.拍,刷屏全网,11年后她怎么样了?

[复制链接]
查看11 | 回复1 | 2021-3-9 06:17:5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春运来了,前几天我去火车站送朋友回家,无限感慨。



现在的春运几乎见不到绿皮火车了,几乎都是高铁或动车。



一排排箱子整齐地堆放在行李架上,每个乘客都安安静静地坐在干净整洁的车厢里面,一派岁月静好的样子。



但是,十几年前经历春运的人是什么样的?



他们通常都是穿着最朴素的衣服,手里拎着大包小包的蛇皮袋,或者是特别大的双肩包,手里大概还牵着或抱着一个幼小的孩子,艰难地挤在春运的人潮里。



一张张春运图,各种心酸和无奈都融入在里面。



















这样一张照片你一定见过:







在当时,这张照片被称为春运迁徙中“最惨”的一张照片。
照片上是一个很年轻的妈妈,她怀里抱着年幼的女儿,手里拎着一个破旧的双肩包,背上还背了一个巨大无比的蛇皮袋,比她整个人还要高的行李,压得她连腰都伸不直。
这张照片的背后,就是亿万个贫苦百姓最真实的样子。
肩上背着重担,怀里抱着未来,而手里拎着的,是希望,哪怕是处在最低点的深沟,她们也没有放弃对生活的向往。
然而这张照片突然火了,当年拍下这张照片的记者,找照片的主人公找了11年,终于找到。
但当他再次遇到这位妈妈的时候,她的生活却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照片里的妈妈,叫巴木玉布木,她的老家是四川大凉山里的桃园村,一个贫穷程度远超我们想象的偏远山村。
穷到什么程度?
老天爷赏饭吃的话,你种的几亩地能勉强让一家人吃个半饱;运气不好的话,连口热汤都喝不上。
想要上学改变命运,更是难如登天,因为那里光是下山的路,都要走两个小时,一座座大山把他们拦得死死的。


在这样的地方长大,巴木玉布木连一天书也没念过。
当然,她最大的愿望也不是上学求知,而是能住上一个不漏水的房子。
这样的房子相信农村里面长大的人都见过,一到刮风下雨,就有雨水从上面滴下来,有的时候水滴在床上,半夜醒过来的时候,被子都浸湿了大半。







吃饭难,读书难,住房难,这就是巴木玉布木的所有现状。
巴木玉布木曾经有过两个孩子,照片里的那个,是她的二女儿,她本来是背着女儿回老家看病,结果女儿回家不到半年就去世了。


后来她又生了一个孩子,而这个孩子更是因为贫穷和疾病,仅仅在这个世界存留了10天就走了。
她作为一个妈妈,从来没有见过奶粉和尿不湿,你敢想象吗?
贫穷的心酸和绝望,我们永远想象不到,有些人,正在以我们想象不到的方式生活着。
然而11年过去,她后来变得怎么样了?
巴木玉布木早就变得和之前不一样,她穿上了干净漂亮的衣服。







住上了温馨、整洁的房子。





她后来生下的三个孩子,每一个都平安出生在了县城医院,再也没有中途夭折。







她们当地在实行精准扶贫,通过学习,巴木玉布木和她老公学习种植的烟叶,年收入每年都有几万,他们还获得了国家4万元的建房补贴,然后自筹7万元在农村宅基地盖起了新房。
2020年,巴木玉布木家年收入达到10万元,其中工资性收入3万元、家庭生产经营性收入7万元,成功实现脱贫。
不仅仅是巴木玉布木,在她们所在的农村,一户户农民也都走上了小康生活,2018年,全村水电网全部连通,平坦的马路建好,一座座新房子也在这里拔地而起。
巴木玉布木们再也不用半夜起来找盆接水,她们终于能在下雨的午夜睡个好觉了。
这些贫穷的农民工,他们走出了贫困闭塞的大山,摆脱了千百年来艰苦的生活,让他们的孩子,不用再重复祖祖辈辈的命运,当年那双被生活浸润的眼神,如今全是对幸福的笃定。





巴木玉布木身上翻天覆地的变化,其实也是我们国家因脱贫而发生巨大蜕变的一个缩影。
之前看到过一个问题,说身边的哪件小事让你觉得国家正在因脱贫而强大?
有个答主说:我第一个想到的“小事”是“每个人的家门口都有路可走”。
深以为然。
就在十年前,我所在的小县城,曾经被评为国家级贫困县。
有多穷呢?
除了县城里面,其他镇上通往县城的路,全是坑坑洼洼的泥泞小路,即使是非常靠近县城的乡镇,也是一条泥巴路。


而一些更偏远的农村,更是连泥土路都很难见到,一到下雨,自行车的车轱辘都会陷进泥里出不来。
读书和看病,都极其麻烦。





靠吊索读书的孩子




悬崖村孩子读书

而现在是什么样子的呢?
就讲个最普通的事情吧。
以前是穷山恶水,现在是风景优美,家家户户都盖上了美丽的农村小别墅。


以前从外地回老家,天一擦黑就没人敢走,给多少钱人家都不愿意载你,但是现在每户都通上了宽敞的水泥马路,不管是白天还是深夜,都能轻松、方便地到家。
现在,去上学也好,去县城看病也罢,因为有宽敞马路的存在,这里才算真正地走出大山。
而图片中悬崖村的村民,也住上了新家。







说真的,每天看新闻说多少贫困县摘帽,你其实并不会有太大的感慨。
对于很多人来说,扶贫好像就是存在于新闻里的东西,好像是很简单的样子,但如果你亲身经历过这一切,你就会知道“贫困县摘帽”这几个字的分量,几乎重达千钧!
有数据统计,截止至目前,我国8.5亿人摆脱贫困,全国832个贫困县全部脱贫摘帽。
让8.5亿人摘掉贫困的帽子是什么概念?
直白一点说就是让全世界70%的穷人脱贫。







这简直堪称世界奇迹,因为中国脱贫的实现,让这个目标比联合国之前规划的还要提早了整整十年!
中国各地都有扶贫办,甚至还有任务,这在很多国家是不敢想象的,我们在扶贫上面投入了多少,我们从动图就能一眼看明白。










《纽约时报》记者曾不看好中国扶贫项目,称中国扶贫项目「耗费高昂、不可持续」,为了穷人这样大量耗费人力物力财力,没有必要。
“耗费高昂”他说得对。
有人曾经做过一部关于脱贫攻坚的纪录片,里面详细记录了我们脱贫发生的改变:
黄河水域的周边,建起了国内最大的光伏发电基地;







怒江两岸的森林“伤疤”被修复,两千多亩的树苗成为了当地居民的“绿色提款机”;







逐水草而居的藏民们搬进了一座“超级社区”,腾退的新家园差不多有21个北京那么大……







中国卫星记录着这一切的变化,沙漠长成了绿洲,荒芜人烟的地方聚起了人气,那些曾经因为贫困而埋没的地方,重新被国家的力量点燃,放出了属于自己的光亮。
花在这些项目上的扶贫基金,加在一起是一笔美国记者难以想象的天文数字。


但没有必要,他说得不对。
因为他看不见,新建的光伏发电站,修复了日渐沙漠化的黄河滩涂,召回了数以万计的游牧民族;
他也看不见,退耕还林的30万亩生态林,治好了怒江沿岸的森林“伤疤”,也带动了6万人的绿色创收;
他们更看不见,雅鲁藏布江河谷地带新建的藏北家园,帮助藏北牧民们完成了一次命运的迁徙,那里未来足以容纳10万人定居…
脱贫攻坚的路上,一个也不能少。
这种巨大的财力投入虽然无法获得相对应的物质回馈,但为那些底层人民所带来的希望,却是无法用金钱来衡量的。
但我们中国为脱贫做出的贡献,远远不止这些。
曾经在国外的网上有人问:中国有那么多钱给非洲或别的国家投资,为什么不发展自己的贫困地区?
一名对中国非常了解的剑桥博士反问道:
你说的是中国哪个贫困地区呢?你能给出一个具体的贫困地区的例子证明中国没有发展这个地区,或者发展失败了吗?
这名博士这么有底气质问对方,是因为中国在贫穷地方的投资,因为基础设施而花的钱,难以想象。
在法国,他们引以为傲的“5级”桥梁是这样的:







在甘肃,我们直接建起“50级”桥梁:







2019年,甘肃省“50级”高速公路的长度超过4242km,是印度全部高速公路总长度的将近3倍。







还有在贵州,世界上最高的桥几乎都会在这里出现。
全世界最高的桥——贵州六盘水的北盘江大桥:







全世界第6高的桥——贵州的六广河大桥:







还有建在云层的四渡河大桥等等:







中国最穷的地方主要集中在甘肃、贵州、云南、广西,给甘肃和贵州修完桥和路,我们又给云南修水利发电站。
云南的水力发电量有280.4万亿瓦,占全国很大一部分,世界最高的双曲拱坝就是云南的澜沧江小湾大坝。







在广西,我们更是做了一个创世纪的壮举,计划在平塘河和钦江河之间建一条全长20公里的平陆运河。
建成之后,可以直通大海,带来无数利益,这已经明确列入到了国家的“十三五规划”当中。







为什么我们要在贫穷的地方花这么大的资金做基础建设?
因为只有基础建设做好了,外商才能进入到里面来投资,而里面的农民也有机会把自己的产品卖出去,他们的日子才会越来越好。
这一系列的种种,让我想起了一句话:一个国家的良心,就是它对待弱者的态度。
我常常在网络上看到有键盘侠说,国家遗忘了贫困山区的人们,然而事实是,即使在一线城市万丈高楼拔地而起的时候,国家也没有忘记被困在重重深山中的人们。
一个不会抛弃任何弱者的国家,才是一个值得追随和认同的国家。
那些叫嚣的键盘侠不会知道,中国这些年的减贫史,是一个多么强大的奇迹!



“哪有什么岁月静好,不过是有人在替你负重前行”,我们每次听到这句话的时候,都会无限感慨。


可这句话放在一个国家层面上也是一样,如今中国取得令世界瞩目的成就,都是我们前人用牺牲和血泪换来的。
比如说精准扶贫:
据不完全统计,我国有770多名扶贫干部倒在了脱贫攻坚的路上。







四川的几位骨干青年,在去勘察小凉山扶贫项目的时候,遇到山体滑坡,车辆被埋,一行7人全部遇难。







那个叫郭彩廷的40多岁男人,被泥石流冲走,他失联前的最后一条消息,是在工作群里汇报灾情。







留给世人的最后一张照片,还是在河堤边种树。







还有湖北咸丰39岁的扶贫干部不幸坠亡,他的老父亲还在等他回家吃饭。







那一双沾满泥巴的鞋子,让人泪流不止.....







再说说修路和搭桥。
中国长达1096公里的成昆铁路,它是山区人民走出去的关键,但这简直是天堑,到处都是崇山峻岭,气候严寒,要修好这条路,简直是不可能的事情。







后来这条铁路修成通车后,一共牺牲了2100人,每500米就埋葬着一位烈士的英魂。







这是一个沉甸甸且令人颤抖的数字。
还有七号桥墩的故事相信很多人都知道。
火车经过七号桥墩的时候,必定会鸣笛30秒,因为那个大桥下面埋着一个人,他是修桥的铁道兵熊汉俊。


在水泥浇筑的时候发生事故,他被埋在了里面,临终前他只说了一句话:“大桥修好,记得告诉我”。







这一个个故事,这一件件陈年往事,都是那么的残酷和扎心,它不断在提醒我们:现在的美好生活,都建立在英雄们巨大的牺牲上面,中国扶贫的成功,是我们前人付出了巨大的代价换来的。
中国的故事西方人看不懂,中国人对于扶贫的投入和牺牲,西方人更加看不懂!
划算吗?不划算。
值得吗?必然值!
越是了解世界,就越能感到这个世界的残酷;

走过越多的国家,你就越爱自己的国家;

看过越多的人民,你就越能理解自己的祖国。

中国不是一个完美的国家,但它给了我们世界上最高的安全感;


中国不是世界上最富有的国家,但是它给了底层人民一种向上生长的力量和希望。

生于此,长于此,何其幸哉!


来源:桌子的生活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千问 | 2021-3-9 06:17:58 | 显示全部楼层
没出息的我居然流泪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主题

0

回帖

4882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48824836
热门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