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孩:谁说短篇没有成就感

[复制链接]
查看11 | 回复0 | 2021-3-10 02:50:4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最近关于文学评奖的议论很多。主要集中在对评奖机制和奖项设置是否科学,还有对评奖的过程是否有完善的监督机制。前不久刚刚结束的第十四届青年歌手大赛给我们留下的启示有很多。我的看法是,只有分类越来越细,评选的标准才会准确,选手才会赛出水平。想来文学评奖为什么被人议论过多呢?主要问题是体裁分类不科学,评选过程不透明。以报告文学为例。在中国报告文学的萌发和崛起过程中,报告文学文学这个文体一直以轻骑兵的姿态出现的,如早期夏衍的《包身工》、萧乾的《流民图》、魏巍的《谁是最可爱的人》以及穆青、冯健、周原的《县委书记的好榜样——焦裕禄》。自上世纪八十年代前后,报告文学这个文体,随着对文革十年的反思与控诉和为改革开放的不断热情呼唤,使其迅速走到公众的热门视野,一大批作品接踵而出,如徐迟的《哥德巴赫猜想》、理由的《扬眉剑出鞘》、黄宗英的《小木屋》、陈祖芬的《祖国高于一切》、孟晓云的《胡杨泪》等等。这些作品总的特点是:文字短小,贴近现实,揭示社会重大主题,文学性强,塑造人物。进入新世纪后,报告文学走向三个方向:一是越来越商业化,社会有相当多的人把报告文学看作是广告文学;二是报告文学与纪实文学文学绞在一起,脱离现实,追求历史的纵深感。如《唐山大地震》、《走下神坛的毛泽东》;三是报告文学越写越厚,不出书不出厚书不足以被人看得起,过去那些万八千字的精短作品几乎难以看到。虽然有很多厚重作品——如《落泪是金》《马家军调查》《托起明天的太阳——希望工程纪实》《无极之路》在社会上也引起一定反响,终因新闻性、思想性大于文学性,最终使得这个文体受到冷落。
当然,一个文体受冷落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各种组织、机构的评奖机制是否科学是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之一。譬如:在中国作协主办的茅盾文学奖和鲁迅文学奖中,就涵盖了小说中的长篇小说、中篇小说、短篇小说和小小说四个类型。而散文、诗歌只评散文集,因此,有人提出散文和诗歌应该设单篇(首)奖,这样才符合文学的规律。试想,一个没有名篇、代表作的集子和一个名篇哪个对读者更重要呢?报告文学也是如此,在鲁奖中只设五部。据一位资深评委奖讲,每次评奖,开始候选篇目里还有单篇(短篇),但评着评着就只剩下书了。因为,无论如何书的内容要比单篇内容厚重。久而久之,人们就有一个误区,评奖只能报书参评,单篇根本没戏。由此,作家们一写作报告文学就是一本书,写短的一是不好写,二是写出来也很难有地方发表。如今,各个报纸副刊能用整版篇幅登载报告文学的已经非常少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主题

0

回帖

4882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48824836
热门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