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男篮应该主要练什么?

[复制链接]
查看11 | 回复0 | 2021-12-30 06:28:5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李晓波画圆战术"画圆战术”体现了中国文化特色、中国篮球风格、中国篮球气派,填补了中国篮球整体移动进攻战术体系的空白,出自云南昭通!中国男篮这十年到底差什么?差体能、差技术、差战术配合,都差!最差什么?笔者认为,在“三差”中,最差战术配合!“一人打、四人看”的现象在中国篮球已是普遍现象。缺乏耐心、打一锤子买卖的球都是战术素养欠缺和缺乏整体战术所致。
远的不说,从邓华德执教到扬纳基斯执教中国男篮这一时期,中国队的进攻战术配合不多,大部分时间都是随机作战,进攻比较僵化,打得比较死,虽说任何一支球队都会出现随机打、球员临场发挥的情况,但一支成熟的球队都会有自己独有的战术配合风格,这一点却在中国队身上看不出来。
据说国家篮管中心主任信兰成,曾经问过中国男篮领队张雄:邓华德到底有没有战术?后者的回答很中肯,也很无奈:“王治郅在场的时候,就有战术,其他时间段没有。”这句话入木三分!易建联也曾说过,时间都花在体能和对抗训练上去了,没有时间练战术配合。篮球是集体项目,基本攻、体能、对抗是基础,但仅仅是基础啊!伦敦奥运会5连败尴尬收场就在情理之中,原本是可以打赢英国男篮的,结果连英国男篮也没能拿下,中国男篮排名为参赛队伍中垫底的主儿。
可在一些人眼里,包括担任中国男篮的历届主教练眼里,中国男篮最缺的是基本功、体能和对抗,所以每届中国男篮集训时,担任中国男篮的主教练都要花大量时间去给国家队的球员练基本攻、体能和对抗,可谓“魔鬼训练”,而用于训练整体战术配合的时间寥寥无几,所以最后在比赛中都以失败告终,最后又都以体能和对抗不足作为失败的托词,从来不从战术配合严重不足、战术配合训练时间较少去找原因,伦敦奥运会五连败是如此,兵败亚锦赛也是如此。伦敦奥运会是打老外,体能不足好像还说得过去,亚锦赛打韩国、伊朗、中华台北,难道我们的体能也不如吗?
自上任两月以来,宫鲁鸣一直强调的就是狠抓基本功和体能上。从最基本的运球、投篮,到赴云南海埂进行体能特训,宫鲁鸣将新一届男篮训练的重点都放在了狠抓基本功和体能上。之所以如此是因为宫鲁鸣认为现在的球员是“身体弱,没技术”。
基本功、体能和对抗该不该练?应该,必须,这是任何一名国家队球员必须的素质。“三天不练手生”,所以每个国家队球员应该时刻关注自己的基本功、体能和对抗的训练。但篮球就是这么复杂,还有很多超越基本功、体能和对抗的东西。比如,战术配合、比如思维篮球、比如智慧篮球等等。技术和体能再好,对于团队篮球的本质而言,都必须实现技术和体能战术化,这是现代篮球的发展趋势和强队的重要标志。
如果将基本功、体能和对抗作为国家队的主要训练内容,或者花在这些方面训练的时间远远超过全队的战术配合及磨合时间,那就得不偿失了。实践证明,中国男篮与欧洲球队相比是缺基本攻、体能和对抗,但最缺的不是这些,而是全队的整体战术配合,包括攻防两端的整体战术配合。
中国男篮除了基本功、体能和对抗差之外,还有一种观点说中国男篮缺乏拼劲,说很多比赛输球都是拼得不够造成的,真是冤枉中国男篮的球员了。其实,中国男篮最需要的不是拼劲,而是参与国际大赛的核心竞争能力——整体攻防战术。先说拼劲,篮球足球没有拼劲不行,但只剩下拼劲更不行。中国人最不缺乏的就是拼劲。长期的爱国主义教育和动辄拉去军训,使得一代又一代中国人,也包括足球人、篮球人耳闻目染地享受“拼劲教育”成果。结果,有的项目上去了,而有的项目却始终上不去。
战术配合是篮球比赛的核心竞争能力。欧洲诸强与南美球队之所以是世界强队,在于他们的球员技术细腻,战术犀利。尽管他们拥有比中国人更强势的身体,但他们值得夸耀的不是身材如何高大厚实、体力如何威猛强力,展现在世人面前的往往是他们娴熟的美奂美轮的技战术素养与配合。加索尔能在湖人立足并成全了湖人王朝,除了拼劲,更多的在于他的头脑、他的技术、他的战术素养,而不是单打独斗的篮球观念以及头脑简单、四肢发达式的顽强拼搏。毕竟篮球打的是实力,打的是整体,光靠明星球员,光靠精神力量,光靠拼劲,不会换来胜利。
巴西队的桑巴足球以技战术细腻和团队合作著称,三传两倒、短传渗透,就让你心悦诚服,举手投降。朝鲜队就是跑断了腿,拼劲十足,精神可嘉,但在技战术超群的葡萄牙人面前也是徒劳无功,被屠杀得体无完肤。德国队更是以整体攻防战术见长,尽管队中不乏明星球员,但他们的发挥往往仰仗整体的战术攻防,这也是德国人在世界杯上屡建奇功的法宝,马刺的团队配合使得年迈的邓肯、吉诺比利、帕克焕发青春,场均助攻多在25次左右。可见,拼劲至少不是足球、篮球项目的核心竞争能力。
从过去的失败来看,差体能只是表象,差战术配合才是实质。体能不好偏要单打独斗,体能下降更厉害,为何要单打独斗?因为全队就没有战术配合,没有战术配合,自然会走向单打独斗,单打独斗又导致体能透支,这样就形成恶性循环,没有战术配合,都去单打独斗,体能自然下降,助攻自然偏少。场均助攻只有不到10次的国家队,如何用以卵击石的体能去与欧洲强队对抗?战术配合可以弥补中国男篮基本攻、体能和对抗的不足。
中国男篮的体能和对抗与欧洲球队相比,不论如何训练都不可能企及,中国男篮却要以单打独斗去抗衡。欧洲球队的体能和对抗远远超过中国男篮,可他们打球却以团队配合、战术至上为荣。这是中国男篮与欧洲球队在篮球思维上的巨大差距。中国男篮必须放弃“以训练体能为主、训练战术配合为辅”的落后理念,变为“训练战术配合为主,训练体能为辅”的适合中国男篮技术和体能不足的训练理念,才有光明的前景。
新一届中国男篮集训以来,都是以体能训练、基本功训练为主,在集训的开始阶段无可厚非,正因为如此,易建联去美国单练体能,不参加全队的训练可以理解。反正这一阶段都是练体能、练基本攻,不涉及全队的战术配合,在哪里训练都一样,何况美国练体能的条件更好些。现在的问题是,我们更关注易建联何时归来?中国男篮何时开始进入战术配合训练?练什么样的战术配合?战术配合训练的时间会持续多久?战术风格何时形成?
2014年9月,新一届中国男篮将参加在韩国仁川的亚运会,按照宫鲁鸣主教练的目标,必须进入决赛。新一届中国男篮年轻球员居多,大赛经验欠缺,更谈不上有任何团队风格和独有的战术配合。北京时间5月1日晚,中国男篮进行了分组。周鹏、睢冉、周琦、刘晓宇、孙桐林、翟晓川、段江鹏、李晓旭、许钟豪、顾全、丁彦雨航、赵泰隆12人组成了目前的国家队,其余人将组成国奥队。目前王哲林、郭艾伦有伤在身,易建联在美国单练——这应该不是最终的12人名单。即使王哲林、郭艾伦和易建联都入选,这届中国男篮的实力大打折扣。
战术配合尤其是整体移动的团队配合是比体能、基本功和对抗训练更为复杂、更伤脑筋、更花时间、更考验智慧的系统工程,是一支强队的核心竞争力。体能和技术属于个体,战术配合来自团队,团队训练难于个体训练。战术配合好比大厦的框架结构,技术和体能好比砖瓦。只有框架结构打的牢,砖瓦才有依附的主体。战术配合早一天形成,技术和体能才有战术化的方向。对于中国男篮而言,缺失稳定成熟的战术配合,技术和体能再好,都将走向单打独斗。
一支球队要形成鲜明的战术特色和风格,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不是那种认为赛前编几套固定战术配合练练就可行形成风格和特色的。战术配合和战术素养比体能训练花的时间更长,费的脑力劳动更多。一支球队用于攻防战术配合的训练时间占不到整个集训时间的60%(中国男篮尤其要在进攻战术配合上花时间)以上,这支球队无法形成稳定成熟的战术风格。
如果说练体能、练技术属于体力劳动,那么,战术配合就是脑力劳动,战术配合的过程其实就是教会球员如何合理、如何科学、如何巧妙的运用体能和技术,对主教练和球员的思维能力、谋略能力、阅读比赛的能力、审时度势能力、应变能力、战术执行力要求近乎苛刻,对球员的眼界、学识、胸怀、智商、情商要求近乎严厉。“初级阶段打技术、高级阶段打战术”讲就是这个道理!
中国男篮其实大可不必纠结技术和体能不如外国人,这是天生的。我们改变不了体能和技术,可以改变思想,改变我们的篮球思维,即摒弃单打独斗,立足中国智慧的“画圆战术”,走向团队配合,实现以柔克刚。宫鲁鸣主教练在五一节那天带领弟子们踢足球不是说“足球篮球是想通的,技术不行要多传球多配合”吗?宫鲁鸣还说,“到了球场就在那站着,创造机会的能力肯定不行,就像打篮球那样,要提高战术素养和配合意识。”
以上谈话说明宫鲁鸣指导已经认识到了在基本攻和体能不足时应该主要以战术配合来制敌。中国男篮体能和技术相对于欧洲强队而言,体能和技术不如,那咋办?练战术配合呀!留给中国男篮的时间不多了,在离仁川亚运会只剩四个月的时间里,即使在仁川练兵,也不能忽视战术配合啊!抓紧一切时间强化训练战术配合吧!以战术配合为训练的核心,在战术配合的训练中不断带动和强化球员的体能和技术的训练,乃为上策!
@李晓波画圆战术
分享自李晓波画圆战术 《中国男篮应该向马刺学习》 -这是马刺的一场比赛数据,数据显示:马刺六人得分上双,其中替补三人,没人出手超过15次,助攻达28次,马刺还有很...(来自@头条博客)-|中国男篮应该向马刺学习李晓波画圆战术
最近,中国男篮将赴四川训练,中国男篮安排用10天时间演练战术,然后就出去打热身赛。对于新一届中国男篮年轻的球员而言远远不够。战术配合是需要花比体能更多时间来进行磨合的,没有更多的时间演练技战术配合,中国男篮形不成稳定成熟的战术风格,难以取得好成绩。李晓波画圆战术"画圆战术"它不仅仅是一个简单易学的战术,还是一种先进的篮球理念,他把场上的五名队员紧紧的拴在一起,用基本移动路线和对手打游击,迷惑对手,在对手防不胜防的时候出招,用变化路线给予致命一击。
@李晓波画圆战术分享自李晓波画圆战术 《“画圆战术”——方圆论》- 中国古代哲学蕴含方圆思想,“圆”为所有圆弧和曲线之概括,“方”乃所有直线和角之概括,世上任何形状和运动之轨迹都可以概...(来自@头条博客)-|“画圆战术”——方圆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主题

0

回帖

4882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48824836
热门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