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找些濮院的资料如:人文、介绍、名人、环境、历史等,

[复制链接]
查看11 | 回复1 | 2007-8-29 14:58:2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濮院羊毛衫市场是全国最大的羊毛衫集散中心,将成为全国针织服装的信息和物流中心,濮院因此被中国纺织工业协会和中国毛纺行业协会授予“中国羊毛衫名镇”的荣誉称号。每年从濮院羊毛衫市场流向全国各地的毛衫服装达到5亿件,其产销量已经占了全国总量的40%以上。也就是说,平均2-3个中国人就有一件濮院毛衫。http://www.314502.cn/http://www.chinapuyuan.com.cn/Index.html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千问 | 2007-8-29 14:58:21 | 显示全部楼层
濮院镇古地名为李墟,又称御儿。秦朝始建的京杭大运河穿境而过,宋朝建炎以前系一草市,习称“幽湖”、“梅泾”、“濮川”。宋高宗南渡,著作郎濮凤以附马都尉驾临安(今杭州),后迁居幽湖,遂为濮氏世居地。其六世孙濮斗南援宋理宗有功升任吏部侍郎,诏赐其第濮院,镇因此得名。元朝大德十一年(公元1307)濮鉴出资构屋开街,建四大牙行,收积机产,“召民贸易”,“远方商贾旋至”,无羁泊之苦,故又名永乐市。自宋以来,濮院丝绸业发展形成江南大镇,镇民读书之风日盛,文化发达,宋元明清四朝共有进士26人,举人86人。民国16年《濮院志》载:“宋为人物之邦,至今士多兴于学,外廛者亦类,皆鸿生硕彦”。
濮氏好客,各方学者名流,纷纷来镇寓居。元至顺间(1330一1333年)濮彦仁父子组织“聚桂文会”,东南名士500人以文赴会,由杨维桢阅卷,评其优劣,录选优秀文卷30稿,出一专集。后世有“自吴毅以下,文皆传世”之说。明清寓居镇之附近的鲍恂、贝琼、程柳庄等结社濮川;清初举办太平文会;嘉庆间岳鸿振、陈世昌等组织冷枫诗社。明初寄寓濮院的名儒宋濂所作《濮川八景》诗,引发了众多名流唱和,推动了镇上的诗词创作。吕坤的《鸳鸯湖棹歌》斟酌旧闻,寓以讽喻,与朱彝尊的《鸳鸯湖棹歌》媲美并传。清代沈涛的《幽湖百咏》,颂赞了镇境的历史、人文、市井、物产、名胜古迹。乾隆年间,沈尧咨、陈光裕合编《濮川诗钞》,搜集29位诗人作品计35卷,其中不乏脍炙人口之作。清代雍正、乾隆以后,书画金石、考古收藏等艺术创作与鉴赏之风,亦在镇上开始盛行。沈履端、徐唏、张弘牧等人,或书画,或金石雕刻,或收藏鉴赏,均有很深造诣。濮院清代画家董,行修学博,善画花卉翎毛。其仿宋本草虫长卷真迹,经吴昌硕题字,尤为珍品(现存桐乡县博物馆)。名士沈梓写下了大量的太平天国史料,其高祖沈东畲作《东畲杂记》,祖父沈韦汀以《幽湖百泳》附之,为濮院留下了宝贵的文史资料。 濮院历来重视修志,明清以来有15种之多。据濮院志书记载,历代各家著述有185人380种之多,为镇民留下丰富的文化遗产。 清末民初,各种戏曲如京戏、越剧、皮影戏、木偶戏和评话弹词来濮演出,戏曲表演一般在翔云观庙台进行,同时镇上出现多家书场。上世纪20年代,濮院开始放映无声电影。40年代,镇上有了专供演戏的剧场。
濮院明清时办有义塾、义学、翔云书院及提倡女子求学的女学社。民国时有敬业、端本(女校)两所完全小学,13所初级小学以及机织传习所、机业初等学校等职业学校。1947年濮院旅沪绅商发起创办私立梅泾初级中学。建国后改建为桐乡县第三中学。濮院是中国·濮绸的故里。自宋代濮氏迁居本地后,农桑和丝织业不断发展,所产濮绸白净、细滑、柔韧耐洗,系绸中上品,为历代皇室官宦普遍采用,在国内享有盛誉,海外也名闻遐尔,繁荣绵延七百余年。南宋淳熙(公元1174—1189)年间,“轻 素锦,日工月盛,濮院之名,遂达天下”(《 濮川志略》卷一)。
到了明万历年间,改土机为纱绸,制造绝工,濮绸之名更著远近。濮院丝绸业规模不断扩大,演进为“日出万绸”的丝织业专业市镇;及至清康煦、雍正、乾隆年间(1662——1795),丝绸产销进入鼎盛时期,形成了以濮院为核心的蚕桑丝织区域商品经济中心。《浙江通志》记载:“嘉锦之名颇著而实不称,惟濮院生产之纺绸,练丝熟净,组织 工,是以一镇之内坐贾持衡,行商糜至,终岁贸易不下数十万金”,史称“工商巨镇”。当时的濮院镇万家烟火,民多以织绢绸为生,所产濮绸品种繁多,绸有花绸,绢有花绢、官绢、箩筐绢、素绢、帐绢、画绢,绫有花、素、锦,罗有三梭、五梭、花罗、素罗、,纱有花纱、脚踏纱、绉纱等。清朝后期又摹仿湖绉,盛产濮绉。
濮绸行销全国,尤以“大富贵”、“小富参考资料:http://0573puyuan.ns1.mfdns.com/index/index.asp

已赞过已踩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主题

0

回帖

4882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48824836
热门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