牟氏庄园里的“三雕”“六怪”“九绝”分别指什么?

[复制链接]
查看11 | 回复1 | 2014-2-9 13:29:0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屋笆用方砖铺就,瓦坡衬柞炭保温,自家产米、自家造酒,万事不求外人。  每一块墙石都经过精雕水磨,每一块砖瓦都用豆汁泡过……  凡是游览过栖霞牟氏庄园的人,无不对其规模之恢宏、构造之精美、建造之精湛留下深刻印象,都交口称赞牟氏庄园的建筑艺术。然而,许多游客并不知道,牟氏庄园有三大奇怪的建筑构造更耐人观赏、耐人寻味。  “烟囱垒在山墙外”,这是牟氏庄园建筑物构造的第一“怪”。牟氏家族当年耗资43万两白银兴建的480多间厅堂楼阁,计有烟囱100余座(因为牟家的烟囱别具一格,立在山墙外面很象一座宝塔,所以应当称为“座”),都是用精雕的花岗岩石条托在山墙外面,用豆汁泡过的小方砖砌成,独立于山墙之外(有的立于前墙外),如同一个个小小的空中楼阁,凌空耸立,让人感到神奇而又独特。  倘若留神观察,你会发现,每座楼阁式烟囱靠近底部石条处都有一块凿有小孔的方砖。这块小方砖是可以活动的,是为了掏出烟囱里多年沉积的烟尘而设置的,平时将它堵塞,掏灰时捏着小孔拉出来。  前来考察的学者们说,牟氏庄园的烟囱垒在山墙外,不仅造型美观,起到了点缀、美化楼房的作用,而且抽力大、不倒烟,并可防火(为了防潮保暖,牟氏庄园所有建筑房坡内全铺了一层柞木炭)。同时,因烟囱不设在房坡上,使房坡上的瓦垅格外整齐美观,“竖看成垅,横看成面”,不渗漏雨水。  “火炕口在寝室外”,这是牟氏庄园建筑物构造的第二“怪”。中国北方的农家房舍都有炕,为的是睡热炕健身解乏。为此,一是将锅灶与炕相通联,使烟火从炕下通过热炕,二是在炕前脸开个洞口,从炕洞口向里放些草木燃之,以热炕。牟氏庄园的主人喜欢一年四季睡热炕,即便是夏天,也要烧炕除潮,暖身健体。但是,为了清洁,牟氏家的老爷、少爷们所住的正房没有灶间,如果按常规将炕洞口开在炕前脸处,将草木搬进室内烧炕,一是影响室内卫生,二是负责烧炕的雇工进入老爷、少爷的寝室,使老爷少爷们感到不方便,三是担心发生火灾,将万贯家产毁掉。于是,他们就创造性地在火炕的窗外留有炕洞口,让雇工每天在室外就可按时烧炕。  “穿堂门儿一线开”是牟氏庄园建筑物构造的第三“怪”。牟氏庄园共有六个既自成体系,又相互衔接的大院,占地两万多平方米,四周以群厢房代围墙封闭森严。每个大院内向排列着六栋或四栋正房,每栋正房又与东西两厢及南门楼构成一个典型的北方小四合院。这六个大院内的正房尽管数量有别,但是都开的是穿堂门,即正房除最后一排外,均是前后开门,一线相连。这便突破了山东农村“街门房门不对开,房门不能前后开”的老规矩。平时,牟家各幢正房的后门是关闭的,从这幢正房到那幢正房,必须经过更道。只有贵客来访时,牟家才将所有的门打开,让客人穿堂过门,直达各幢正房,以表示对客人的敬重。再是在重大节日时打开众门,在各个门旁点上蜡烛,形成灯火长廊,以显示牟家的祥和及富有。  牟氏庄园始建人是牟墨林,它至今已有近300年的历史,其间经牟墨林四子六孙几十年互竞豪华,大兴土木,才形成当今全国规模最大的地主庄园。因牟氏家族原籍湖北省公安县,所以在兴建庄园过程中,曾多次派木瓦匠到湖北及南方等地考察,吸取了南方的建筑精华,补充了北方建筑物的缺点。牟氏庄园建筑构造上的“三大怪”,实际上是融合南北方建筑艺术、建筑风格的产物,是对中国建筑艺术的创新和发展。它增加了牟氏庄园的审美价值和审美情调,同时,对于现代建筑如何才能独具风采,具有很好的借鉴和启迪作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千问 | 2014-2-9 13:29:09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不知道,英语:I don't know.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主题

0

回帖

4882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48824836
热门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