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红肉芽肿

[复制链接]
查看11 | 回复2 | 2014-8-27 11:05: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伊红肉芽肿

发病时间:不清楚
伊红肉芽肿

补充说明:伊红肉芽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千问 | 2014-8-27 11:05:00 | 显示全部楼层



江雨倩
医师
本溪市莱美医院
擅长:全科
提问
本症与黄色瘤及婴儿期类脂质细胞病三者均属网状内皮细胞增殖症,发病原因不明。多发于儿童及青少年,但也可见于其他年龄。据张万林等统计55例组织细胞病中嗜伊红细胞肉芽肿24例占44%年龄2~12岁,男性多于女性,约为3:1。Sbarboro统计的46例中74%在20岁以下。颅骨、下颌骨、肋骨是最常受侵犯的部位,不少为单骨病灶,即仅见于一骨,但也可以单骨多灶,甚至多骨多灶。个别病例可累及肺组织,张万林等报告中,无一例有肺部病变。全身症状很少,多发性者可有低热、食欲差、体重减轻等。一般为良性过程,可自愈或经刮治,X线照射后痊愈。口腔表征:嗜伊红细胞肉芽肿可单发于口腔,最常侵犯牙龈、牙槽突和下颌骨。牙齿松动或拔牙创不愈;龈松软肿胀,表现凹凸不平,龈缘坏死,腐臭,易出血。病变区牙齿松动移位,脱落。发生于颌骨者有局部肿胀或形成肿块,轻度疼痛及压痛。发生于颅骨时常有头痛,局部出现软组织肿块X线表现下颌比上颌多见,颌骨罹患时,病变肉芽组织常位于牙根端区或自牙龈乳头处发展。随病灶扩大,牙槽突或牙槽窝破坏,发育各个阶段的牙齿悬浮于病灶中,以后脱落,是本症颇具特征的表现。故有多数乳牙及恒牙缺失在成人患者,病灶常位于根端的一侧,似牙周病变的广泛破坏,病变可在根端下发展,包括数个牙齿,治疗后牙槽骨可以修复。颌骨破坏可表现为囊腔状,颌骨膨大,骨皮质变薄或缺损,发生病理性骨折,伴有软组织肿胀;亦有的似恶性肿瘤的破坏。
2014-08-27 11:05
投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千问 | 2014-8-27 11:05:00 | 显示全部楼层



赵清生
医师
赤峰市安泰医院
擅长:全科
提问
为以嗜伊红细胞为主的肉芽肿性疾患。发生于软组织时可见组织细胞及嗜伊红细胞在上皮下结缔组织内聚集,可弥散性浸润或呈灶性浸润,有时还可以见到网织细胞、淋巴细胞、浆细胞以及少量的中性多形核白细胞散在其中;如表面上皮破坏,则可见炎症细胞及嗜伊红细胞向表面移出。骨的病变多为囊性易出血的肉芽肿组织,其中可见大量增生的组织细胞及嗜伊红细胞,有时可见散在的各种炎症细胞。结缔组织内可见增生扩张,充血的毛细血管,有时还可见坏死灶及异物巨细胞型多核巨细胞。病变后期嗜伊红细胞逐渐减少,可见有少量吞噬脂质的泡沫细胞及淋巴细胞,纤维组织增生,可纤维化,周围可见新生的骨小梁组织。
2014-08-27 11:05
投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主题

0

回帖

4882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48824836
热门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