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悬赏~死神。求11番队的哪个数字标志做QQ头像

[复制链接]
查看11 | 回复2 | 2007-9-20 00:10:1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虽然不是很符合,但是找的时候发现这张很不错!!!http://www.xyhc.com/attachments/month_0602/y8DJ8bbTseotMQ==_M45lczocpA4O.jpg8爷的话,这张绝对OK的哦!!!http://photo11.yupoo.com/20070920/000937_32449910_xottqhms.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千问 | 2007-9-20 00:10:13 | 显示全部楼层
去百度的图象专区看看有没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千问 | 2007-9-20 00:10:13 | 显示全部楼层
这首长调是作者追怀亡友孚若之作。孚若是方信儒字,福建莆田人。韩侂胄伐金时,他与作者是志同道合的好友。 题为梦孚若,故词开篇从梦境写起。首三句写词人梦中和孚若同登宝钗楼,共访铜雀台。“宝钗楼”,汉武帝时所建,故址在今陕西咸阳市。“铜雀台”,故址在今河北省临漳县西南,曹操时所建。这两个名胜古迹都在北方,时中原已沦于金人之手,所以作者托以梦游,从中亦窥见作者魂萦梦绕着沦陷了的中原,正和陆游“铁马冰河入梦来”所表现的抗敌志向一样。“唤厨人斫就,东溟鲸脍;圉人呈罢,西极龙媒”。四句继续写梦境,要厨师马东海里捕的鲸鱼切成细块,要养马的人呈送西方来的良马。“东溟”,东海。“脍”,细切肉。“圉(gǔ)人”,养马的人。“西极龙媒”,极远的西方出的骏马,龙媒是良骑。这四句用夸张的手法,表现作者奔放的豪情。“天下英雄,使君与操,余子谁堪共酒杯?”这三句脱胎于《三国志·刘备传》中曹操对刘备所说“今天下英雄,惟使君与操耳”的话,这里是把曹操和刘备比方孚苦和作者自己。“余子谁堪共酒杯?”用一反诘句,意为其它的人,简直就没有这个资格了。同时也反映了作者痛感济世无人。“车千辆,载燕南赵北,剑客奇才。”写他俩与中原众多英雄豪杰的交游。按《宋史·方信儒传》说:“信儒性豪爽,挥金如粪土,所至宾客满其后车。”“燕南赵北”,即燕赵间,约当今河北省中部。“剑客”,指才能武艺出众的人。 词的上片写梦境,作者把渴望收复中原的深挚爱国情感通过梦境曲折地反映了出来。为了和下片形成强烈对比,上片还极写作者意气飞扬,不可一世,吃的要鲸脍,骑的是龙媒,后车载的是剑客奇才。多么辉煌的场面。 词的下片写梦醒后的感慨。作者用“饮酣画鼓如雷,谁信被晨鸡轻唤回。”自然而贴切地过渡了下来,这里写在梦里画鼓(即战鼓,国鼓上有画;故名)如雷,意在表现词人即使在梦中亦不忘中原、志在恢复的爱国情怀。“谁信被晨鸡轻唤回”,这就由梦中回到了现实中来。这里暗用了祖逖闻鸡起舞的典故,且以祖逖自比,表现作者壮志未泯,雄心犹在。(过片“饮酣”二句,夏承焘先生《唐宋词选》本作“饮酣鼻息如雷,谁信被晨鸡催唤回”。对照上片所写梦中作者与孚若对酒事,夏先生的选文亦顺理成章。作者曾在《挽方孚若寺丞》诗中说:“诗里得朋卿与我,酒边争霸世无人”。这次在梦中和好友相聚,一定喝得酩酊大醉,因而鼻息如雷,便是很自然的了。但天地悠悠,岁月匆匆,作者不得不“叹年光过尽,功名未立;书生老去,机会方来。”这既是作者壮志未酬的悲凉深沉的哀叹,也是作者对友人生前没有得到朝廷重用而发出的不平呼唤。“使李将军,遇高皇帝,万户侯何足道哉?”这里借用汉文帝对李广说的话:“惜乎,子不遇时,如令子当高帝时,万户侯何足道哉?”(《史记·李将军列传》)这两句一方面表现作者意气飞扬,不可一世的气概,显示作者恢复中原的宏图大愿;另一方面也是作者对自己生不逢时的悲啸狂吟,词结尾“披衣起,但凄凉感旧,慷慨生哀。”写作者中夜披衣而起,环顾四周,是凄凉的现实。回忆往事,百感交集。这里有报国欲死无战场的悲愤,有英雄失路,年华空老的感叹,如此等等。 这首词上片写梦境,写梦中与友人相会时意气飞扬的场面;下片写晨鸡唤回,梦醒后的现实,抒发了作者怀才不遇、壮志未酬的悲愤。词的上下片形成强烈的对比,从而充分暴露了南宋小朝廷的埋没人才。词中不少处融入史书中语,增加了作品的容量,且显得气概豪迈。参考资料:http://hi.baidu.com/lingzhanjun/blog/item/f64e9a13d8964421dc5401a0.html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主题

0

回帖

4882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48824836
热门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