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济南的泉水,急~~~~急~~~~~~

[复制链接]
查看11 | 回复2 | 2007-10-7 12:29:1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我生活在一个美丽的城市里,那就是山东省的济南。济南是一个泉城,这里有许许多多源源不断的泉水。例如说趵突泉、马中泉、金线泉等等都是由泉水形成的名胜。除了这3泉,还有69个有名的呢。济南的泉眼不但多,还各有各的特点。今天我就说一下泉的老大—趵突泉。趵突泉位于济南的经七路,分南门、北门两个门。刚进门你就会被门口的花坛吸引住,然后迫不及待的想看到三股泉眼。来到泉眼边,你一定会被泉所振撼。三个大泉眼使劲往上冒,形成了三个大水柱,周围的小泉眼更有趣。有的突然上来一串小水泡,晶莹剔透;有的迟迟不冒一个小水泡,好不容易冒了一个水泡却又害羞似的回去了;有的很快就上来一个,像一个小珍珠似的;有的小水泡忽得上来一串,像一串葡萄。欣赏完小泉眼回来看看大泉眼吧!它们还在那咕噜咕噜地使劲地冒好像永远不会疲劳似的。济南不但有泉还有山,比如说千佛山。千佛山是济南第一名山,古称历山、舜耕山,干佛山将健身娱乐融为一体。每年的“九九”重阳节都举办盛大的,庙会,今年庙会上还请来了河南新乡盘鼓队迎接游人。除了山和泉以外,济南还有植物园。到植物园参观,可谓是大饱眼福。平常看不到的异国花卉,在园林师傅的精心栽培下,也在我国落地生根。在一片人工生长着许多形态奇特、颜色不同的仙人掌类植物:有原于巴西和乌拉圭南部的小町,它的球体上长着尖端稍红的白剌,花是黄色的;有来自墨西哥及美国得克萨斯洲的乌羽玉,又叫僧冠拳,它的球体呈兰灰色身上无刺,球顶上载着淡粉色的小花;有生长在南美高山地带的武烈拄,它像一根小柱子插在沙土中,拄体上布满了浅褐色的丝状的长毛,刺是黄褐色的;还有产于波利维亚的摩神球;产于阿根廷西北部的子孙球¨¨¨这些异国花卉,虽然千姿百态,颜色各异,但都喜欢在热带及亚热带的干旱沙漠里繁殖生长。
济南还有一大特产,那就是地瓜。寒冷的冬天吃上一块烤地瓜,身子一下子就暖和了。
我爱济南,爱这个永远美丽的城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千问 | 2007-10-7 12:29:11 | 显示全部楼层
济南的泉水城市因传说而美丽相传很久以前,济南城里有个名叫鲍全的青年樵夫,为人勤劳善良,利用打柴的机会学医,几年来治病救人,做了许多善事。当时济南城里没有泉水,老百姓就蓄积雨水喝,一年赶上天旱,连脏水都喝不上。人们无水无食,又赶上瘟疫,到处都是病人,把鲍全忙得不行。因为没有水煎药,鲍全每天都要早起到三十多里外的大清河挑水。这天,鲍全正满头大汗地担水往回走,突然看见一个奄奄一息的老人,急忙掏出随身带的药将老人救了过来。得知老人无亲无故,就把老人接回家赡养。老人看见他整天为穷人治病很是心疼,就告诉他,到泰山黑龙潭挑来水,就能给人们治病。鲍全赶到黑龙潭,在潭边碰上了东海龙王,得知自己救治的老人,原来是龙王的哥哥。鲍全从龙王那儿求到了永远倒不完水的白玉壶,因为公差抢夺,埋入了地下,变成了趵突泉,泉水喷涌,溅出了许多泉池。这就是流传久远的趵突泉的来历。在济南无数有名无名的泉水中,差不多每一处泉水都有一段故事。这些隐含着人们情感和愿望的传说,一直伴随着泉水四处流传。济南泉水历史悠久,有文字记载的历史,最早可以推到3000多年前。可以说,济南自有人居住起,就一直与泉水相伴。在漫长的城市历史当中,人倚泉而居,汲泉而饮,人们对泉水有着一种朴素的感恩,从而附会出许多美丽的传说故事。像五龙潭的秦琼府,舜井的大舜,罗姑泉的罗姑,马跑泉的宋代抗金将士关胜的传说,孝感泉关于孝子的传说,金线泉关于金线的传说……在人们的口口相传中,每一处泉水都有一串故事,一串传奇。城市,因为泉水而美丽;文化,因为传说而久远。泉水因吟咏而出名济南泉水众多,历来相传有“七十二名泉”之说。早在金代,济南民间就刻立名泉碑,对名泉加以保护。明代山东按察司检事、诗人晏璧又作《济南七十二名泉诗》,对72名泉逐一吟咏。清代文人郝植恭作《济南七十二名泉记》,文中又有一些新的名泉计入。三处所记载名泉,达110处,实际上,济南的泉水远不止于此。据民间泉水专家徐家茂等人考察,济南泉水实际上有700多处,仅老城区就有130多处。这些数不清的泉水,有的以数字、姓氏、乐器、人物得名,有的以形状、颜色、声音取名,有的以珍宝、传说、动植物命名。有些名泉与历史事件或文人名士密切相关,有的还与名胜古迹、宗教寺庙相连。历代名人为名泉留下了大量的吟咏诗文、题词、书刻、绘画等等,对济南历史文化名城的形成和发展举足轻重。“历史上济南本地或者游历过济南的文人名士,差不多都有与泉水有关的诗词题赋,泉水的历史,也就是济南的历史。”在趵突泉公园管理处工作、对济南泉水研究颇多的李宗益对记者说。李宗益拿给记者看他新编的《天下第一泉————趵突泉》,洋洋洒洒17万字,大多数都是历代文人墨客对趵突泉的题咏,而这仅仅是有关泉水诗文的很小的一部分。从最早的《春秋》、《尚书》中的记载到现代人的题刻,三千多年间,以趵突泉、珍珠泉、黑虎泉、五龙潭四大泉群为代表的济南泉水存积下深厚的人文积淀。大舜掘井,鲁公、齐侯会聚,齐晋争霸,齐侯被追“三周华不注”,这些古老的故事都与济南泉水有关。汉代桑钦的《水经》、北魏郦道元的《水经注》,宋代曾巩的《齐州二堂记》,元代赵孟 的《鹊华秋色图》,一直到清代蒲松龄的《趵突泉赋》,数千年来,咏赞济南泉水的诗词歌赋、书画碑刻一直不断。“云雾润蒸华不注,波涛声震大明湖”,“三尽不消平地雪,四时长吼半空雷”,“喷珠屑玉水澜翻,孕鲁育齐相鼎峙”,“空山何处来黄鹤,流水无心响白云”……一代代文人名士的题咏,使一处处自然胜景加上了人文气息,二者相得益彰,更显灵透。到了近代,刘鹗的小说《老残游记》:“到了济南府,进得城来,家家泉水,户户垂杨,比那江南风景,觉得更为有趣。”更是勾勒出了济南的独特风貌。泉水承载着浓厚的文化底蕴,泉城也因此而出名。清泉与名士共风流济南的众多名泉,处处散发着历史文化的光泽。像漱玉泉,名字取自《世说新语》“漱石枕流”。相传宋代济南籍女词人李清照曾以泉为镜梳洗,又常在泉边填词吟诗,后来她的作品也以此为名。在珍珠泉,自古就有文人为泉水题咏。隋唐以前,文人名士每逢阴历三月上旬巳日,都会到珍珠泉附近曲水流觞,取饮娱乐,故隋唐以前称流杯池。宋朝曾巩在珍珠泉边建别墅,内有名士轩,以杜甫诗句得名。元大都督张宏又在泉边建“白云楼”,明朝时这里修建了德王府。金代的雷渊,明代的晏璧、边贡、李攀龙,清代的蒲松龄等,都曾为珍珠泉留下了脍炙人口的诗文。清代皇帝康熙、乾隆南巡时,观赏珍珠泉后,都曾赋诗立碑,后者至今尚存。在五龙潭,北魏郦道元的《水经注》记载这里是古大明湖的所在地,也是大明寺的净池。池边修有客亭,唐初始称“历下亭”。唐天宝四年(公元745年),诗人杜甫到临邑看望其弟杜颖,路经济南,适逢北海太守李邕至济,在此亭宴请杜甫及济南名士,杜甫当即赋诗一首,写下了“海右此亭古,济南名士多”的绝唱。济南的众多名泉,以趵突泉最负盛名。被清乾隆皇帝封为“天下第一泉”的趵突泉,更是得到了历代文人名士的厚爱。趵突泉又名槛泉,为泺水之源,三窟并发,声如隐雷,“泉源上奋,水涌若轮”。围绕着趵突泉,历代文学家、哲学家、诗人墨客诸如曾巩、苏轼、张养浩、王守仁、蒲松龄等都有吟泉佳作和美文。泉池西侧伸入水中的“观澜亭”建于明朝,亭西墙壁上嵌刻的“观澜”为明代书法家张钦所书,“趵突泉”石碑出自明代山东巡府胡缵宗手笔,“第一泉”石刻则由清朝书法家王钟霖手书。泉池北岸的蓬莱社,当年康熙、乾隆两个皇帝都曾在此临水静坐,品茗赏泉。更北的三大殿之一“泺源堂”,建于北宋年间,挹厦柱上,刻着元代文学家赵孟 的著名诗句:“云雾润蒸华不注,波涛声震大明湖。”趵突泉以南,有纪念明朝文学家、后七子领袖李攀龙所建的白雪楼,附近的沧园据说就曾经是李攀龙曾读书的地方;趵突泉北假山下的夔石,其形如龟,是元代著名散曲家张养浩之藏宝。千百年过去了,名士们已经在历史的沧桑风雨中远去,惟有清泉长流,吟唱着当年的风流。----------------------------------------------------------------------------------------------------http://www.51766.com/www/detailhtml/1100320947.html----------------------------------------------------------------------------------------------------仅供参考:(说明文) 《济南的泉水》 济南,素以名泉众多,景色秀美闻名于世。“齐多甘泉,甲于天下”,“家家泉水,户户垂柳”、“寰中之绝胜,古今之壮观”……古人的赞誉,画出了济南的神态和风貌。 济南泉水历史悠久,泉水多,而且甘、美,历代许多文人都对它的声、色、形、貌、味加以描述,留下了许多赞泉咏水的诗篇。泉水之美,还可从那匠心独具、贴切雅致的命名上反映出来。如响泉、趵突泉;有的以其性取名,如温泉、冷泉;有的以动物名命名,如金虎泉、黑虎泉、马跑泉、卧牛泉、白龙泉;有的以植物命名,如柳絮泉、芙蓉泉;有的以它的形状命名,如悬泉、水帘泉;有的以它的颜色命名,如朱砂泉;有的以人名命名,如舜泉、杜康泉、孝感泉、罗姑泉;有的以珠宝命名,如悬珠泉、珍珠泉、玛瑙泉等等。 济南泉水,有的“水涌若轮”,有的像瀑布倾泻,有的如串串珍珠,有的似细雨飘洒,真是千姿百态。有的泉水流经千家万户,大街小巷,或穿墙流入庭院,或临窗便可取水,别具情趣。“郭边万户皆临水”。整个泉城沉浸在泉水淙淙、杨柳婀娜、鸟语花香、诗情画意之中。 济南泉水还以质纯味甘著称。泉水来自岩层深处,水温稳定,水中极少悬浮物质,清冽甘美。泡茶色清味正。乾隆皇帝两次南巡,一路上都是饮用趵突泉水,并封趵突泉为“天下第一泉”。 这么好,这么多的泉水是怎么来的呢?济南的泉水,来源于济南市区以南,锦绣川以北的广大山区,这些山区的岩石是约四亿年以前形成的一层很厚的、质地比较纯粹的石灰岩。这种石灰岩地区,地表有溶沟、溶槽、地下有漏斗、溶洞、暗河以及钟乳石,便于大量的雨水和地表水渗入地下。因此,造成了一种特殊的地貌:在干旱季节里,土地龟裂,禾苗枯焦,到处看不到水迹,而就在这里的地下深处,却能听到流水的淙淙声。山区的石灰岩层,以大约三十度的斜度,由南向北倾斜,大量的地下潜流,神出鬼没的向济南运动。恰巧,济南的大明湖往北,地下岩石变成了坚固的火成岩,大量的地下水流到这里,碰到火成岩的阻挡,拦蓄起来,约积越多,水泄不能,必须另找出路。正巧济南旧城一带,地势低洼,有的地方甚至低过了地下水的储水面,地下水便穿过地表,争相夺门而出,形成了众多的泉水。 根据泉水露出的集中情况,露出处的地形,流出的特点和汇流的状况,可以把泉水分为四个大泉群:趵突泉泉群、五龙潭泉群、珍珠泉泉群、黑虎泉泉群。 趵突泉泉群位于济南旧城西南,东起趵突南路,西至徐家花园街,约700米,南起围屏街,北至五路狮子口,约250米,以趵突泉,白龙湾为中心,共有泉水34处。其中趵突泉公园内就有16处。 五龙潭泉群在旧城西门外,原估衣街往北300米以内,东西宽200多米。以五龙潭、古温泉为中心,共有泉水21处。 珍珠泉泉群位于旧城中央,在曲水亭、芙蓉街、东更道、泉城路邮局之间,分布面积约五万平方公尺。以珍珠泉、濯缨泉为中心,共有泉水10处。在珍珠泉饭店内有4处。 黑虎泉泉群在旧城东南方,在东西长约半公里的南护城河的两岸和河床露出。以黑虎泉为中心,共有泉水14处。 其他分散露出的泉水共有29处。趵突泉泉群以流量大、泉水甘美为特点;五龙潭泉群以泉水澄明清澈为特点;珍珠泉泉群以水面平静、气泡多而像珍珠为特点;黑虎泉泉群则以泉水清洌、气泡多为特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千问 | 2007-10-7 12:29:11 | 显示全部楼层
什么意思500~600?什么题目?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主题

0

回帖

4882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48824836
热门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