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元旦的诗词

[复制链接]
查看11 | 回复1 | 2019-9-24 16:13:4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王安石《元日》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孔尚任诗写>:“萧蔬白发不盈颠,守岁围炉竟废眠。剪烛催乾消夜酒,倾囊分遍买春钱。听烧爆竹童心在,看换桃符老兴偏。鼓角梅花添一部,五更欢笑拜新年。” 南北朝时期诗人徐君倩,除夕与妻子一起守岁,写下了《共内人夜坐守岁》的诗:“欢多情未极,赏至莫停杯。 酒中喜桃子,棕里觅杨梅。 帘开风入帐,烛尽炭成灰。 勿疑鬓钗重,为待晓光摧。” 夫妻二人夜坐守岁,等待晓光的喜悦心情,跃然纸上。
北宋大文豪苏东坡在某年除夕之夜,酣醉之余,欣然命笔写下《守岁》诗:“欲知垂尽岁,有似走壑蛇……努力尽今夕,少年犹可夸!”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千问 | 2019-9-24 16:13:48 | 显示全部楼层
“元”有始之意,“旦”指天明的时间,也通指白天。元旦,便是一年开始的第一天。“元旦”一词,最早出自南朝梁人萧子云《介雅》诗:“四气新元旦,万寿初今朝。”宋代吴自牧《梦梁录》卷一“正月”条目:“正月朔日,谓之元旦,俗呼为新年。一岁节序,此为之首。”元旦,《书·舜典》中叫“元日”,汉代崔瑗《三子钗铭》中叫“元正”;晋代庾阐《扬都赋》中称作“元辰”;北齐时的一篇《元会大享歌皇夏辞》中呼为“元春”;唐德宗李适《元日退朝观军仗归营》诗中谓之“元朔”。自来元旦指的是夏历(农历、阴历)正月初一。在汉语各地方言中有不同叫法,有叫“大年初一”的,有叫“大天初一”的,有叫“年初一”的,一般又叫“正月初一”。  我国历代元旦的月日并不一致。夏代在正月初一,商代在十二月初一,周代在十一月初一,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又以十月初一日为元旦,自此历代相沿未改(《史记》)。汉武帝太初元年时,司马迁创立了“太初历”,这才又以正月初一为元旦,和夏代规定一样,所以又称“夏历”,一直沿用到辛亥革命。中华民国建立,孙中山为了“行夏正,所以顺农时;从西历,所以便统计”,定正月初一(元旦)为春节,而以西历(公历)1月1日为新年。1949年9月27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通过使用“公元纪年法”,将农历正月初一称“春节”,将公历1月1日定为“元旦”。  1:羲皇集丝震天籁  2:树上之鱼缘木可求  3:绿绮音妙引得凰鸟来栖  4:泠泠七弦音透千载传今世  5:众同道齐心协力扬古琴文化  6:良宵引时空忆故人觉有长门怨  7:石猴抚琴过腊月除夕成大圣遗音  8:十口谈古二王论今千年七弦奏新曲  9:美人能不爱英雄错弹琴引得周郎来顾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主题

0

回帖

4882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48824836
热门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