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中药黄莲

[复制链接]
查看11 | 回复3 | 2007-10-28 13:05:0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黄莲是大寒之品.常吃对身体有较大的危害楼主要分清你的上火是虚火还是实火,如是虚火,你越吃黄莲越越严重.睡眠不好会导致阴虚,易上火,可以试一下滋阴中药:天冬、麦冬、玄参等参考资料:http://bk.baidu.com/view/27053.htm

已赞过已踩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千问 | 2007-10-28 13:05:03 | 显示全部楼层
黄连Rhizoma Coptidis 【英文名称】Coptis Root,Chinese Goldthread【别名】【来源】 为毛莨科植物黄连Coptis chinensis Franch.的根茎。【植物形态】 多年生草本。叶基生,坚纸质,卵状三角形,三全裂,中央裂片卵状菱形,羽状深裂,边缘有锐锯齿,侧生裂片不等2深裂;叶柄长5~12cm。聚伞花序顶生;萼片5,黄绿色,花瓣倒披针形,长约为萼片的1/2,中央有蜜槽;雄蕊多数。蓇葖果具细柄。花期2~4月,果期3~6月。 野生或栽培于海拔1000~1900m的山谷凉湿荫蔽密林中。 主产四川、湖北。【采制】 秋季采挖,除去须根及泥沙,干燥,撞去残留须根。【性状】 根茎多集聚成簇,形如鸡爪,单枝,根茎长3~6cm,直径0.3~0.8cm。表面灰黄色或黄褐色,有结节状隆起及须根,有的节间表面光滑如茎秆,习称“过桥”。上面多残留褐色鳞叶、茎和叶柄。质硬,断面不整齐,皮部橙红色或暗棕色,木部鲜黄色或橙色,髓部有时中空。气微,味极苦。【化学成分】 仿小檗碱(berberine)、黄连碱(coptisine)、巴马亭(palmatine)、药根碱(jatrorrhizine)、木兰碱(magnoflorine)等。【性味】 性寒,味苦。【功能主治】 清热燥湿,泻水解毒。用于湿热痞满、呕吐、泻痢、黄疸、高热神昏、心烦不寐、血热吐衄、牙痛、痈肿疔疮。用量1.5~4.5g。 [附注] 同属植物三角叶黄连C.deltoidea C.Y.Cheng et Hsiao及云连C.teetoides C.Y.Cheng的根茎同作黄连用。黄连素取自 KeyinWiki跳转到: 导航, 搜索◇ 黄连素:居家良药勿越界使用 黄连素是众多治疗腹泻药物中最为大家熟知、价格便宜、服用简单、携带方便的药物之一。所以,几乎家家户户备有此药,无论出差还是旅游,黄连素更是人们的必备药物之一。许多人在腹泻时第一时间就会想起它。应当说,它是一种物美价廉的好药。不过,要用好它,还是有许多诀窍的。 黄连素是中成药,其真正的学名叫做“盐酸小檗碱”,是从黄连、黄檗中提炼出来的一种抗菌性生物碱。黄连素能对抗病原微生物,对多种细菌如痢疾杆菌、结核杆菌、肺炎球菌、伤寒杆菌及白喉杆菌等都有抑制作用,其中对痢疾杆菌作用最强,常用来治疗细菌性胃肠炎、痢疾等消化道疾病。用中医学解释,此类药物性凉,能清除邪热或虚热,清除有害毒物,自古以来就是中医手中的一味清热解毒良药。通常每次口服0.1~0.5克,每日三次。 在两年多前,国家药监局曾公布了一批停用的药品,其中包括复方黄连素片和复方黄连素注射液,有媒体误报黄连素已停用,引起了很大的误会。所谓的“复方黄连素”,是按照地方标准生产的药物,此次停用是因为“质量不可控”,该药与我们常说的黄连素是完全不同的药物。黄连素仍收录于国家基本药品目录,使用非常安全。 虽然黄连素是良药,但不可乱用,应正确选用。首先,对于全身性感染疾病,不适宜选择黄连素,因为它口服吸收极差,几乎停留在胃肠道,不易透过胃肠道进入血液,所以只适合胃肠消化道炎症性疾病。 其次,腹泻的原因很多,总体可分感染性腹泻,多呈急性腹泻;非感染性腹泻,多呈慢性腹泻。由上面对黄连素药理作用的介绍可知,黄连素只适用于感染性腹泻。胃肠感染表现可轻可重,轻者仅腹痛、腹泻,重者会有恶心、呕吐、发热寒战、食欲不振,严重时导致脱水、酸中毒、休克。一般而言,对轻型炎症可以选用黄连素,对于重型则必须合用抗感染作用强的抗生素。 而慢性非感染性腹泻的病因复杂,肠易激综合征、溃疡性结肠炎、营养不良、内分泌疾病、肝硬化、尿毒症、过敏性疾病、癌症等,都可以导致慢性腹泻。对非感染性的腹泻、腹痛,黄连素是毫无作用的。像常见的过敏性荨麻疹胃肠型,如果不采取解除过敏综合治疗,仅用黄连素是控制不了腹泻的。而肠易激综合征的患者,在吃2~3片黄连素后,腹痛、腹泻常常会消失,但这并非黄连素的功劳。因为肠易激综合征是可自行缓解的疾病,但又是反复发病难以根治的病症,其腹泻症状的消失,与吃黄连素无关。 在日常生活中,有人为了避免腹泻,在外出吃饭、游旅之时,提前吃上几片黄连素,这种做法并不妥当。因为这样做,可以说是一种对细菌的“挑逗”行为,会让细菌产生耐药性。而且预防的剂量通常都不会太大,细菌在与药物抵抗中容易“获胜”。如果经常这样“锻炼”细菌,只能使细菌“抵抗”经验丰富,由弱变强,有害无益。 黄连素口服后,只停留在肠道内不被吸收,故不良反应很小。有科学家曾给小鼠按每千克体重8克的用量服用黄连素,24小时后尚有半数存活。如果换作60千克的人,相当于每天吃上接近250克黄连素。当然,“是药三分毒”,口服黄连素后也可能会产生恶心、呕吐、皮疹和药物热等不良反应。而且,由于黄连素具有一定的固涩止泻作用,有的人在服用黄连素之后腹泻可能是止住了,但继之又发生了便秘。另外,经常服用黄连素易产生耐药性,不仅不能消除腹泻、腹痛,甚至还会加剧腹泻、腹痛,以及其他一些想避免却又忽视了的不良反应。 取自"http://wiki.keyin.cn/index.php/%E9%BB%84%E8%BF%9E%E7%B4%A0"小檗碱 一种异喹啉生物碱。分子式[C20H18NO4]+。又称黄连素。存在于小檗科等4科10属的许多植物中。小檗碱从乙醚 中可析出黄色针状晶体。熔点145℃。溶于水,难溶于苯、乙醚和氯仿。小檗碱为一种季铵生物碱,其盐类在水中的溶解度都比较小,例如盐酸盐为1∶500,硫酸盐为1∶30。小檗碱从水或稀乙醇中析出的晶体带有5.5分子结晶水;若从氯仿、丙酮或苯中结晶,也带有相应的结晶溶剂分子。小檗碱用不同的碱处理,可得到季铵式、醛式和醇式等三种不同形式的小檗碱,其中以季铵式最稳定。小檗碱对溶血性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淋球菌和弗氏、志贺氏痢疾杆菌均有抗菌作用,并有增强白血球吞噬作用。小檗碱的盐酸盐(俗称盐酸黄连素)已广泛用于治疗胃肠炎、细菌性痢疾等,对肺结核、猩红热、急性扁桃腺炎和呼吸道感染也有一定疗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千问 | 2007-10-28 13:05:03 | 显示全部楼层
有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千问 | 2007-10-28 13:05:03 | 显示全部楼层
有副作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主题

0

回帖

4882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48824836
热门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