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汽车用品市场发展如何

[复制链接]
查看11 | 回复0 | 2007-10-30 01:51:2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1、〔天覆阵〕 车载GPS产品拼服务 提起GPS,大家的第一反应就是全球卫星定位系统,是用于防盗、导航方面的产品。但是,今后GPS的概念已不再是某种产品,而是一个综合服务平台,通过购买产品,用户可享受到由厂家提供的综合用车“一条龙”服务,从用户上车伊始,厂家将通过强大的网络平台支持实时与用户联系,实时提供用户所需的任何讯息。 展望今年的GPS市场,产品总体价格将和去年持平,一些产品售价会有轻微下降,且多为小型企业为争抢市场份额采取的促销手段。与之相比,一些颇具规模的公司,已经将目光放在服务方面。可以预见,没有雄厚的经济实力和强大的服务平台支持,企业想在GPS行业存活将越来越难。 2、〔龙飞阵〕 个性化车饰品需求增 近两年来,随着车饰用品的需求增多,人们开始追求个性化的扮靓。在大街上,穿梭而过的车流中时时会有一种惊艳的图案掠过眼帘。这种被称为车身彩贴的个性化装饰用品,满足了人们标新立异的需求。 有些彩贴,时尚俏皮之余,更蕴藏着诸多“文化”,为城市内的人们平添了几分蕴味,也将逐步成为汽车的流行色。据业内人士透露,一些进口品牌的车体彩绘,也计划在今年内进入国内市场,想让爱车吸引眼球的年轻人,很快就可大开眼界。 3、〔地载阵〕 改装市场商机潜藏 自从国内汽车俱乐部的增多,参与改装车辆的发烧友与日俱增,这使得汽车改装业的商机日益显现。不过,国内改装市场还处于起步阶段,一般人只会选择改装音响、轮胎、增加尾翼等;而发烧友们则会根据车况改装悬挂、刹车系统甚至发动机等。据悉,仅去年汽车改装市场的营业额就达到近千亿人民币,可见其潜在商机之大,随着更多人加入有车族,今年这一市场的发展势头也将更大。 面对国内日渐兴起的汽车改装市场,商机虽好,但国内关于汽车改装业的相关法规、标准正在逐步完善中。因为目前相当部分的改装都难以通过年检,其潜在风险也不小。 4、〔鸟翔阵〕 汽车照明产品开始3C认证 国家质检总局规定,从2006年12月1日起,所有机动车照明灯具开始列入强制性产品认证目录,通过了3C认证的汽车照明灯具才能在市场销售、出口,中国汽车照明产品进入3C认证时代。随着汽车工业的发展对绿色环保要求越来越严格,无汞氙气灯将成为发展趋势。 从汽车市场表现来看,今年氙气灯、紧凑型高性能卤素灯和彩色信号光源灯应用将会有更快的增长。总体而言,氙气灯的应用呈现上升趋势,但是应用量不如预期那么大,只约占国内轿车总市场的2.8%。随着国家对汽车照明产品标准的确立,一些名牌产品无疑会占领更大的市场份额。 http://www.pcauto.com.cn/qcyp/
5、〔蛇蟠阵〕 车载娱乐产品忙换代 随着车载娱乐产品迅猛的更新换代,今天的车载娱乐终端已经集播放影片、拍照、摄像、导航于一身。其中,尤为突出的是车载MP3,最新的市场动态表明,早期捆绑式、安装式产品已面临被淘汰的边缘,免安装、一体化设计的车载MP3已经成为市场主导,并受到国内数码娱乐厂商的纷纷响应。准备进入这一领域的厂商也表示,将会以此技术作为产品标准。有的公司新产品除了一体化设计之外,同时兼具了视频功能。按此发展势头,今年在车载娱乐产品这方面,第二代MP3可望全面取代第一代产品。6、〔云垂阵〕 劣质用品更引关注 一桩桩血的教训,使劣质产品的危害暴露无遗。去年,经过各大媒体曝光的劣质防爆膜、刹车油,引起社会广泛关注,更让有关部门将行业规范早日提上议事日程。 随着今年人们对汽车用品市场的更深入了解,社会关注度不断提高,也将促使有关部门开始逐步完善相关法律,将用品市场的污垢开始拒之门外。 7、〔虎翼阵〕 国际巨头抢滩国内市场 去年下半年,欧洲著名户外用品生产厂商拓乐车顶架系列产品在广州车展期间高调亮相;北京车展前,汽车蓄电池百年品牌瓦尔塔吹响进军国内市场的号角;之后,国际刹车片巨头意大利乌蒂利宣布在番禺的新厂建成投产,另有不少企业更准备今年伺机而动。中国后市场的广阔发展前景使得跨国公司蜂拥而来。无疑,踏进2007,后市场国际名牌厂商大举进入的浪潮会越发汹涌。 不过,前车之鉴已让更多的国际企业减少“水土不服”的毛病,规范化的营销管理模式,将对本土企业无序、散乱的现状形成强劲冲击。 8、〔风扬阵〕
法律边缘化用品无法可依 当莫名其妙的罚单出现在自己面前,车主们都会倍觉无辜。于是,一种打着“行车安全预警”的幌子,具有限速提示功能的车内加装设备——“电子狗”,近年在市场上掀起了阵阵波澜。它经过高科技的包装,俨然成为了一种“保护车主利益”的安全装置,不少车主求之若渴。据了解,这种钻了法律空子的产品已经渐具产业规模。不过,时至今天,有关部门对这种干扰执法的装置,仍然没有明令禁止,这无疑使它有了足够的发展壮大空间。此外,改装喇叭,也成了个别车主标新立异的爱好,什么彩铃喇叭、动物喇叭,使一些司机及市民大惊之余,也造成安全隐患。今年如法律同样不作明确规定,这类“灰色”汽车用品仍将大行其道,对人们的日常生活造成一定影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主题

0

回帖

4882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48824836
热门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