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帮我找1篇醴陵奇观说明问哦???谢谢

[复制链接]
查看11 | 回复1 | 2007-10-30 19:46:5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醴陵四中人文景观简介1、新校门:屹立在繁华解放路上的新校门,上书“湖南省醴陵市第四中学”,为北京师范大学教授、醴籍书法家胡云复先生所题。校门设计新颖,意蕴丰富,充满着现代美感。其造型像启迪智慧的书本,像不断进步的阶梯,像驶向知识海洋的风帆,像慈母张开的双臂。这座寓意为通向理想之门、颇具城市巨雕风格的建筑,传达出老师对学子的殷切勉励和无限希望。同时,她也是醴陵四中发展史上掀开崭新篇章的兆示。2、东方校赞:西山巍巍,渌水泱泱。宏开校宇,人才陶铸震东方。德业砥砺,学术宣扬,古今中外一炉冶。复兴文化,挽回世运跻大康。回溯当日,雨露星霜,相期振奋,其进无疆。更应知古人重创造,水源木本,千秋万世永勿忘。3、东方园:面积9800m24、搏:雄鹰振翅高飞,搏击风雨雷电。张开的翅膀构成了“四”字,躯干与翅膀外形构成“中”字。她那一飞冲天,搏击长空的英姿,诠释着四中校园文化精髓:励精图强,追求卓越。5、文化墙:墙体设计为展开的一本书。通体红色,寓意醴陵四中作为传递人类文明圣火的驿站,代代四中人不断接力地谱写新的华章,学校各项事业正处于全面发展和不断创新之中。墙体浮雕以悠悠流淌的渌水贯穿整幅画卷,象征着历史与现实的时空连接。卷东画面再现了左权、李立三、程潜、耿飙、宋时轮等在中国革命历史进程中叱咤风云的醴籍先贤先烈的非凡风采,以及“东方”草创之际,陈盛芳、陈明仁、易鼎新诸贤与学子共庆同欢的动人场面,并衬以本地特产陶瓷和怒放的烟花为背景,寄托了今人对先贤们的深切缅怀。激励着四中学子弘扬先贤的传统美德。卷西画面洋溢着今日四中的时代气息。“励精图强,追求卓越”是画卷的主题,学子们锻炼体能、崇尚科学、倾心艺术、热爱和平、全面发展。画卷运用写实与象征相结合的艺术手法,演绎着历史与现实的有机交融,预示着今日四中教育大业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美好前程。6、求真馆:校园精神:励精图强追求卓越7、求真馆设计理念:这座大型建筑呈庭院回廊式布局,构成了一个写在大地上的“A”字,“A”是排头兵,是冠军,表达出“四中人”与时俱进,奋发有为的创新精神。 8、木刻对联:轮奂几经营培德育才弘教化,天涯此回首澧兰沅芷郁芬芳。——美籍华人楹联协会会长 潘力生撰9、朝阳大道——命名源自醴陵四中校歌《朝阳》,寓意四中的各项事业正像朝阳一样,蒸蒸日上。经纶路——“经纶”在汉语中意为才学和智慧,寓意四中学子勤奋好学、全面发展的精神追求。东方路——四中初创之际名为“东方中学”,寓意四中师生时刻不忘陈盛芳先生的创业之功和“励精图强”的遗训,并以此激励自己创造更加卓越的业绩。鼎新路——以“东方”时期首任校长、著名学者易鼎新先生的名字命名,表示今日四中学子对易鼎新先生的深切怀念。[易鼎新(1887—1953)字修吟。东富乡四柱坪村人。留美学者,理学硕士。曾任浙江大学教授、湖南大学教授、教务长、校长等职。1942年至1943年回醴任东方中学首任校长。著述甚丰。]明仁路——以我国著名将领陈明仁将军的名字命名,表示四中人对将军在戎马倥偬之中热心教育的钦敬,并决心努力学习,将来更好报效祖国。[陈明仁(1903—1974)字子良。洪源乡人。黄埔一期学生。受命讨伐叛军陈炯明,身先士卒,勇冠三军。30岁时晋升中将,抗战时期任七十一军军长。在中缅边境战役中,任中美英联军总指挥。解放战争时期与程潜将军一道高举义旗,为实现湖南和平解放作出重要贡献。解放后晋升为人民解放军上将军衔。曾于1942年至1953年任东方中学董事,1946年后接任盛芳先生任董事长。]10、盛芳园:面积3500m2 为纪念学校创始人陈盛芳先生而命名。有盛芳先生半身铜像立于园内。“盛芳园”三字由人民解放军醴籍将军李铎先生题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千问 | 2007-10-30 19:46:57 | 显示全部楼层
ok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主题

0

回帖

4882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48824836
热门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