垂体瘤如何治疗?

[复制链接]
查看11 | 回复4 | 2005-12-22 19:44:1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何谓脑垂体瘤 【概述】 脑垂体瘤(Pituitary adenoma)系良性腺瘤,相当常见,约10万人口中即有l例,近年来有 增多趋势,特别是育龄妇女。北京市神经外科研究所报告脑垂体瘤占颅内肿瘤的12.2%。 【临床表现】 脑垂体为重要的内分泌器官,内含数种内分泌细胞,分泌多种内分泌 素,如果某一内分泌细胞生长腺瘤,则可发生特殊的临床表现。其详细情况分别叙述如下: 1.不同种类垂体腺瘤的内分泌表现 (1)生长激素细胞腺瘤:早期瘤仅数毫米大小,主要表现为分泌生长激素过多。未成年病 人可发生生长过速,甚至发育成巨人。成人以后为肢端肥大的表现。如面容改变,额头变大, 下颌突出、鼻大唇厚、手指变粗、穿鞋戴帽觉紧,数次更换较大的型号,甚至必须特地制作,有的 病人并有饭量增多,毛发皮肤粗糙,色素沉着,手指麻木等。重者感全身乏力,头痛关节痛,性 功能减退,闭经不育,甚至并发糖尿病。 (2)催乳素细胞腺瘤:主要表现为闭经、溢乳、不育,重者腋毛脱落、皮肤苍白细腻、皮下脂 肪增多,还有乏力、易倦、嗜睡、头痛、性功能减退等。男性则表现为性欲减退、阳萎、乳腺增生、 胡须稀少、重者生殖器官萎缩、精子数目减少、不育等,男性女性变者不多。 (3)促肾上腺皮质激素细胞腺瘤:临床表现为身体向心性肥胖、满月脸、水牛背、多血质、 腹部大腿部皮肤有紫纹、毳毛增多等。重者闭经、性欲减退、全身乏力,甚至卧床不起。有的病 人并有高血压、糖尿病等。 (4)甲状腺刺激素细胞瘤:少见,由于垂体甲状腺刺激素分泌过盛,引起甲亢症状,在垂体 瘤摘除后甲亢症状即消失。另有甲状腺机能低下反馈引起垂体腺发生局灶增生,渐渐发展成 垂体腺瘤,长大后也可引起蝶鞍扩大、附近组织受压迫的症状。 (5)滤泡刺激素细胞腺瘤:非常少见,只有个别报告临床有性功能减退、闭经、不育、精子 数目减少等。 (6)黑色素刺激素细胞腺瘤:非常少见,只有个别报告病人皮肤黑色沉着,不伴皮质醇增 多。 (7)内分泌功能不活跃腺瘤:早期病人无特殊感觉肿瘤长大,可压迫垂体致垂体功能不足 的临床表现。 (8)恶性垂体瘤:病史短,病情进展快,不只是肿瘤长大压迫垂体组织,并且向四周侵犯, 致鞍底骨质破坏或浸入海绵窦,引起动眼神经麻痹或外展神经麻痹。有时肿瘤穿破鞍底长至 蝶窦内,短时期内神经症状暂不明显。 2.视力视野障碍:早期垂体腺瘤常无视力视野障碍。如肿瘤长大,向上伸展,压迫视交 叉,则出现视野缺损,外上象限首先受影响,红视野最先表现出来。以后病变增大,压迫较重, 则白视野也受影响,渐渐缺损可扩大至双颞侧偏盲。如果未及时治疗,视野缺损可再扩大,并 且视力也有减退,以致全盲。因为垂体瘤多为良性,初期病变可持续相当时间,待病情严重时, 视力视野障碍可突然加剧,如果肿瘤偏于一侧,可致单眼偏盲或失明。 3.其他神经症状和体征:如果垂体瘤向后上生长压迫垂体柄或下丘脑,可致多饮多尿;如 果肿瘤向侧方生长侵犯海绵窦壁,则出现动眼神经或外展神经麻痹;如果肿瘤穿过鞍隔再向上 生长致额叶腹侧部,有时出现精神症状;如果肿瘤向后上生长阻塞第三脑室前部和室间孔,则 出现头痛呕吐等颅内压增高症状;如果肿瘤向后生长,可压迫脑干致昏迷、瘫痪或去大脑强直等。 【辅助检查】 1.内分泌学检查:应用内分泌放射免疫超微量法直接测定脑垂体的生长激素、催乳素、促 肾上腺皮质激素、甲状腺刺激素、黑色素刺激素、滤泡刺激素、黄体生成激素等,对垂体腺瘤的早期诊断有很大帮助。 2.放射学检查 (1)蝶鞍像:为基本检查之一。在垂体瘤很小时蝶鞍可以没有变化,由于肿瘤日渐长大, 可致蝶鞍扩大、骨质破坏,鞍背侵蚀等。 (2)CT扫描:采用静脉注射造影剂增强后,可显示出5mm大小的垂体腺瘤。更小的肿瘤 显示仍有困难。 如何治疗:【治疗措施】 1.手术治疗:主要包括开颅手术和经蝶窦手术治疗。 2.放射治疗:对垂体腺瘤有一定效果,可以控制肿瘤发展,有时使肿瘤缩小,致使视力视 野有所改进,但是不能根本治愈。 3.药物治疗:溴隐亭为半合成的麦角胺生物碱,能刺激垂体细胞的多巴胺受体降低血中 催乳素的作用。服用溴隐亭后可使催乳素腺瘤缩小,可恢复月经和排卵受孕,也可抑制病理性 溢乳,但溴隐亭不能根本治愈催乳素腺瘤,停药后可继续增大,症状又复出现。此外溴隐亭对生长激素细胞腺瘤也可减轻症状,但药量大,疗效差。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千问 | 2005-12-22 19:44:14 | 显示全部楼层
首先应选用咖玛刀治疗,因脑垂体瘤位于蝶鞍上方,它位于脑的深部,选这种方法,对脑组织的损伤小,如果肿瘤较大,可先放疗,让肿瘤缩小后再做,最好别采用开颅手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千问 | 2005-12-22 19:44:14 | 显示全部楼层
去医院是最好的办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千问 | 2005-12-22 19:44:14 | 显示全部楼层
病因病理]
垂体瘤属良性上皮源性肿瘤,累及垂体前叶,占颅内肿瘤的10%-18%,以女性多见。根据有无激素分泌,将该瘤分为功能性(占75%)和无功能性(占25%),有分泌功能者可再分为生长激素腺瘤、泌乳素腺瘤、促肾上腺皮质激素腺瘤、促性腺腺瘤等。依肿瘤大小分微腺瘤(直径<10mm)和(大)腺瘤(直径>10mm)。 [临床表现]
无功能性的垂体腺瘤通常诊断较晚。肿瘤压迫视交叉引起视野缺损,压迫正常垂体腺出现垂体功能低下。侵犯海绵窦可出现第3、4、5颅神经障碍,向上延伸至第三脑室或孟氏孔可引起脑积水。有功能性的垂体瘤发病初期即可发现,大多数属于微腺瘤。泌乳素瘤表现为乳溢-闭经综合征。嗜酸细胞瘤表现为肢端肥大症。 [影像学表现]
垂体大腺瘤
1.CT表现:
①鞍内占位,多呈圆形,可向鞍上或向两侧生长,平扫多为等密度(占63%)或高密度(占16%)。
②16%的肿瘤内有出血,急性出血为高密度,以后为等密度或低密度。
③蝶鞍扩大,鞍底下凹变薄、侵蚀或破坏。
④增强扫描后肿瘤多为明显强化。
2.MR表现:
①鞍内软组织肿块,大部分边缘光滑,向鞍上、鞍旁或鞍下延伸。
②T1及T2加权肿瘤实性部分呈等信号。
③病变可包绕、推压双侧颈内动脉、同时使视交叉受压移位。
④瘤体内部可囊变、坏死,大的肿瘤常压迫第三脑室,引起双侧脑室积水。
⑤增强后,瘤体实性部分呈明显强化。
垂体微腺瘤
1.CT表现:①垂体内异常密度区,多为低密度。
②垂体上缘突起,尤其是局限性不对称性上突,常提示一个潜在的腺内肿块。
③垂体高度异常,一般直径高于8mm为异常,但18岁-35岁正常女性垂体直径可达9.7mm。
④垂体柄偏移。正常垂体柄位正中或下端极轻的偏斜(倾斜角为1.5°左右),若明显偏移肯定为异常。
⑤鞍底骨质变薄、侵蚀和下凹。
2.MR表现:
①垂体局限性异常信号,T1加权较正常垂体信号略低,T2加权分界不明显。
②垂体上缘局限性膨隆,垂体柄移位。
③鞍底向下呈浅弧样凹陷。
④动态增强早期,正常垂体强化明显,瘤体不强化或强化轻微。
⑤结合实验室检查,相关的内分泌异常。 [鉴别诊断]
垂体大腺瘤需与以下病变鉴别:
①颅咽管瘤:常为囊性或囊实性,多有囊壁钙化,且以鞍上病变为主,几乎不侵及鞍底。
②漏斗星形细胞胶质瘤:肿瘤本身的形态虽与垂体瘤相仿,但肿块不累及鞍底骨质,部位偏后上。
③动脉瘤:病变多在鞍旁,瘤壁常有钙化,瘤内有血流的区域强化显著。
垂体微腺瘤需与以下病变鉴别:
①垂体囊肿:增强扫描病灶不强化,在CT或MRI的动态增强扫描呈低密度(或低信号),而延迟扫描病灶强化,则可排除囊肿。
②正常垂体:10%的垂体功能正常可出现局限性低密度灶,其中一些为中间部的解剖变异,没有内分泌症状的垂体低密度直径在5mm以下者诊断垂体微腺瘤应谨慎; CT发现直径小于3mm的低密度区,还应注意排除伪影。在同一层面采用高分辨重复扫描或平扫与动态增强相结合,有助于肯定病变。 垂体瘤的治疗方法有哪些? 垂体腺瘤的治疗方法有手术治疗、放射治疗及药物治疗等。根据病情不同选择手段不一,一般首选手术治疗。由于立体定向技术及电子计算机技术的发展,X刀、γ刀逐渐应用于临床放射治疗,取得一定效果。对于手术未能全部切除的垂体瘤行术后放射治疗,可以减少术后复发率。Estra-d等曾对经蝶手术治疗失败的患者进行垂体放疗。经长期观察,症状缓解率达到83%,并且未见复发。但X刀、γ刀价格昂贵,并且治疗后可能产生放射性神经损害等并发症,应用受到一定限制。药物治疗的主要目的是减少激素分泌或拮抗激素作用而控制临床症状。目前采用的药物有溴隐亭(PRL腺瘤)、赛庚啶(ACTH腺瘤)、Sandosta-tine(TSH腺瘤)、Octreotide(GH腺瘤),但均不能消除肿瘤,且停药后可能症状反跳,常用于手术前准备、减少手术治疗的危险性。对于有明显垂体功能低下者,可于术前给予地塞米松、强的松等药物替代治疗。总之,手术治疗仍是垂体腺瘤的主要治疗方法。垂体腺瘤的手术途径有许多变更,大体可分为经额颞开颅和经蝶窦入路两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千问 | 2005-12-22 19:44:14 | 显示全部楼层
脑垂体瘤可以选择使用多巴胺激动剂以及血清受体抑制剂等药物进行治疗。脑垂体瘤起源于腺垂体的肿瘤,大多数为良性,主要表现为垂体瘤压迫症状和激素分泌异常的情况。当患者出现头痛、视力减退、视野缺损等症状时,需要到医院内分泌科进行促甲状腺激素以及促黑素细胞激素的检查。根据检查结果,如果有高乳泌素血症的患者可以使用多巴胺激动剂来进行治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主题

0

回帖

4882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48824836
热门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