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问题:刘备的所有典故

[复制链接]
查看11 | 回复2 | 2010-1-22 16:18:2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概述  蜀汉昭烈帝刘备(161—223)字玄德,涿郡涿县(今河北涿州)人,汉中山靖王刘胜的后代,三国时期蜀汉开国皇帝,公元221—223年在位。政治家。  人物简介  东汉灵帝末年,刘备因起兵讨伐黄巾军有功而登上汉末政治舞台。三顾茅庐后始得诸葛亮辅佐。汉建安十三年(208)与孙权将周瑜等大胜曹操于赤壁,其后得到荆州五郡,后又夺取益州。夺取汉中击退曹操后,刘备于建安二十四年(219)七月自立为汉中王。魏黄初二年(221),时曹丕已于去年十月逼迫汉献帝禅让皇帝位,蜀中又传言汉献帝已经遇害,刘备遂于成都武担之南即皇帝位,年号章武。次年伐东吴兵败,损失惨重,退回白帝城。章武三年(223)因病崩逝,享年六十三,谥号昭烈帝。后人称刘备为先主。  [编辑本段]人物生平  刘备是西汉中山靖王刘胜之后,刘弘之子。早年丧父,母亲以贩履织席为业。十五岁时从师于当世大儒同郡卢植,并结识了公孙瓒。汉灵帝末年爆发黄巾起义,刘备因镇压起义有功被封为安喜县尉,以鞭督邮故弃官亡命。其后曾任下密丞、高唐尉、高唐令之职。后为贼所破,往奔公孙瓒,被表为别部司马,与青州刺史田楷一起对敌冀州牧袁绍,累次有功而试守平原县令,后领平原相,期间曾派三千兵解孔融被黄巾围困之危。  兴平元年(194),曹操借口为父报仇而再度攻打徐州,徐州牧陶谦不能抵挡,向青州刺史田楷求救。刘备以本部千余人从田楷往救之,也被曹操击败。恰好此时张邈、陈宫叛迎吕布,曹操根据地失陷,于是回兵兖州。陶谦表刘备为豫州刺史,使屯于小沛。次年陶谦病故,遗命将徐州交与刘备。刘备又得到糜竺、陈登、孔融等人拥戴,遂领徐州。建安元年(196),袁术率大军进攻徐州,刘备迎击,两军在盱眙、淮阴相持。这时,为刘备收留的吕布偷袭了下邳。刘备回军,中途军队溃散,乃收余军东取广陵,为袁术所败,转军海西,困顿至极,得从事东海糜竺以家财助军。于是向吕布求和,吕布让刘备驻军小沛。其后袁术派纪灵领步骑三万攻小沛,吕布也知道唇亡齿寒的道理,用“辕门射戟”使两家罢兵。不久,刘备再度召集万余人的军队,吕布恶之,于是率军进攻小沛。刘备战败,只能前往许都投奔曹操。曹操表奏刘备为豫州牧,又益其兵,并给与粮草,让刘备屯沛地。至此人称刘备为“刘豫州”。  建安三年(198),刘备与曹操共同攻灭吕布。  建安四年(199),车骑将军董承受汉献帝衣带诏,与刘备密谋诛杀曹操。时曹操正与刘备“煮酒论英雄”,刘备遂与董承等人同谋。恰逢当时曹操派刘备与朱灵一起攻击袁术,途中杀徐州刺史车胄,留关羽守下邳,行太守事,自己还小沛。东海昌豨以及诸郡县多从刘备,刘备遂有兵数万,于是北连袁绍。曹操派司空长史沛国刘岱、中郎将扶风王忠往攻,被刘备打退。  建安五年(200)春,衣带诏事发。曹操亲自攻击刘备。刘备军败,北奔袁绍。秋七月,汝南黄巾军首领刘辟等叛归袁绍。袁绍使刘备领兵助之,不久为曹仁打败。刘备回到袁绍处,以连结刘表为由,带兵复到汝南,联合黄巾余党龚都,斩杀曹操派来平乱的将领蔡阳。  建安六年(201),曹操亲自讨伐刘备,刘备往投刘表,屯于新野。  建安七年(202),刘表命刘备带军北上,到叶这个地方,夏侯敦、于禁、李典率军抵挡。刘备伪退,设下伏兵,李典觉得有诈,劝谏,夏侯敦不听,被刘备打败,幸好李典及时赶来,刘备军力过少,知道相持下去占不到便宜,于是退军。刘备在荆州数年,自觉老之将至而功业未建,遂有“髀肉之叹”。  建安十二年(207)末,徐庶往见刘备,刘备颇为器重他。徐庶向刘备举荐诸葛亮。三顾茅庐之后,诸葛亮向刘备献上了隆中对。  建安十三年(208),刘表病死,曹操此时亲率大军南下,刘表次子刘琮投降曹操,长子刘琦联合刘备。刘备从新野撤往江夏,路经襄阳时,很多荆州士人投靠刘备,有人劝说刘备抛弃他们,轻骑前进,但刘备说:“夫济大事必以人为本,今人归吾,吾何忍弃去!”到当阳时,竟有十余万众,辎重数千辆,日行十余里,乃大败于当阳之长坂,此时恰好遇上前来打探情报的鲁肃,劝说刘备与孙权联合,共同对抗曹操。刘备于是转从汉津港去往夏口,派诸葛亮只身前往东吴游说抗曹。孙权以周瑜、程普为左右督军率军三万,与刘备并力,在赤壁大破曹军,追到江陵。刘备迅速夺取荆南四郡,又与周瑜围攻曹仁于江陵。此时庐江雷绪率部曲数万口投奔刘备,大大增加了刘备的实力。  建安十四年(209),刘琦卒。群下推举刘备为荆州牧,孙权稍畏刘备之势,将其妹嫁给刘备。次年态度强硬的周瑜病逝于巴丘,孙权欲使刘备为自己挡住曹军,于是在鲁肃的建议下借南郡给刘备。  建安十六年(211),刘璋听从张松建议,派法正邀请刘备助自己对付张鲁,法正、庞统因劝刘备图取益州。刘备遂留诸葛亮、关羽等守荆州,自将数万步卒入蜀,与刘璋会于涪。期间张松、法正、庞统皆劝刘备袭杀刘璋,刘备以事情太过仓猝,恐失人心拒绝。于是北到葭萌,厚树恩德以收众心。  建安十七年(212),张松事情败露被杀,刘备于是与刘璋反目。刘璋派遣刘璝、泠苞、张任、邓贤、吴懿等在涪阻击刘备,都被刘备打败,吴懿投降。刘璋又派李严、费观统帅绵竹诸军,此二人亦降。刘备军力益强,乃分遣手下平定各个属县,同时调诸葛亮、张飞、赵云等率军入蜀。刘备进军雒城,庞统在攻城时意外中箭身亡,年仅36岁。雒城近一年才被攻克,与诸葛亮、张飞、赵云等共围成都。时刘备建宁督邮李恢刚好说降马超。马超于是率军屯城北,一时城中震怖。刘备于是派简雍说降了刘璋,领益州牧,启用诸多人才。是岁建安十九年(214)。  建安二十年(215),孙权派吕蒙袭取荆南四郡,刘备率军五万下公安,与孙权连和,割江夏、长沙、桂阳给孙权。  建安二十三年(218),刘备起兵攻汉中,采纳法正的计谋,夜袭夏侯渊。夏侯渊被黄忠斩杀。  建安二十四年(219),曹操亲自攻打汉中,刘备仗汉中天险,谨守壁垒不战。曹操进不能进,运粮困难,无奈退军。但此战对蜀中压力也相当大,一度打到“男子当战,女子当运”(青壮男子从军作战,妇女后勤运输)的地步,兵力疲敝不堪,且曹操虽退军到长安,犹虎视汉中,汉中压力依然不减。此时群下上刘备为汉中王。拜关羽为前将军,假节钺。关羽起兵围襄阳,水淹七军,抓住于禁,斩杀庞德,围困曹仁于樊城,自许都以南纷纷响应关羽,一时间关羽威震华夏。不久曹、孙联合,先是徐晃率众击退关羽,羽退回汉水以南,以水军隔绝汉水,襄阳仍然被困。接着吕蒙白衣渡江,劝降南郡守将糜芳、公安守将士仁,兵不血刃占据荆州地界。关羽后方突失,走投无路,最后在临沮被俘惨遭杀害。  建安二十五年(220),曹操薨,享年66岁。次子曹丕继任魏王之位,其后废汉献帝,建立了魏朝,称魏文帝。当时盛传献帝已经遇害,甚至魏国边境大臣苏则也不知详情,误信流言为献帝发丧。次年,刘备乃于成都称帝,立国号为汉,史称蜀汉,称昭烈帝,蜀汉国政权正式建立。  次年,刘备为夺回荆州,出兵攻打东吴(兵力不详,通常认为在5~10万之间)。其先,蜀军士气旺盛,势如破竹,先后击破陆逊部将李异、刘阿等。陆逊坚守不战。时过一年,蜀军士气低落。陆逊趁蜀军战意已无之时用火攻,蜀军大败,刘备逃至白帝城,在此驻扎。孙权为持续孙刘联盟,遣使求和。  章武三年(223)四月,刘备病情恶化,从成都招来丞相诸葛亮,以后事、刘禅、江山托之。二十四日(6月10日),刘备病故于白帝城,享年63岁。  刘备年表  三国志10中的刘备 161年(1岁):出生于涿郡,以卖草鞋为生。  184年(24岁):应征入伍,桃园三结义并讨伐黄巾起义军。  194年(34岁):徐州牧陶谦病逝,刘备受托接任徐州牧。  195年(35岁):与吕布议和,驻扎小沛。  196年(36岁):吕布派兵进攻,战败投靠曹操。  199年(39岁):借兵灭袁术、占徐州、反曹操。  200年(40岁):投靠袁绍,后逃亡。  201年(41岁):投靠刘表,但不为信任。  三国演义动画版中的刘备207年(47岁):三顾茅庐,请出诸葛亮。  208年(48岁):结盟孙权,赤壁之战使曹操大败。  209年(49岁):任荆州牧,与孙权联姻。  211年(51岁):自与副军师庞统等入川。  214年(54岁):劝降刘璋,夺取益州,领益州牧。  215年(55岁):孙权派兵攻打荆州,后刘、孙议和,分占荆州。  219年(59岁):攻陷汉中,进位汉中王。  221年(61岁):称帝,国号汉,史称蜀汉或蜀。  222年(62岁):为夺回荆州,兴兵伐吴,兵败。  223年(63岁):崩于白帝城永安宫。  [编辑本段]有关文学作品  杜甫作诗:  蜀主窥吴向三峡,崩年亦在永安宫。  翠华想像空山外,玉殿虚无野寺中。  古庙杉松巢水鹤,岁时伏腊走村翁。  武侯祠屋长邻近,一体君臣祭祀同。  《蜀先主庙》  作者:刘禹锡  天地英雄气,千秋尚凛然。  势分三足鼎,业复五铢钱。  得相能开国,生儿不象贤。  凄凉蜀故妓,来舞魏宫前。  关于刘备的成语有很多,包括有:三顾茅庐、纵虎归山、收买人心、如鱼得水、求贤若渴、髀肉复生、求田问舍、后患无穷、弄假成真、有借无还、大意失荆州、阿斗太子、赤壁鏖兵、草庐三顾、茅庐三顾、扶不起的阿斗、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身在曹营心在汉等。  相关歇后语  1.刘备摔阿斗——收买人心  2.刘备访贤——三顾茅庐  3.刘备招亲——弄假成真  4.刘备借荆州——有借无还  5.刘备的江山——哭出来的  6刘备三请诸葛亮——诚心诚意;思贤心切  7刘备得江山——全凭诸葛亮  刘备惠陵  蜀先主昭烈皇帝刘备的惠陵位于四川成都市南郊。 古冢拔地突起,红砖垣墙环绕, 苍松翠柏掩映,庄典肃穆。惠陵为夯土垒筑而成,成圆形。砖砌成的垣墙环绕陵冢,周长一百八十多米。陵前有乾隆年间刻制的穹碑一通,碑身镌刻"汉昭烈皇帝之陵"七个苍劲有力的大字。陵的前方建有寝殿,惠陵西侧原来建有"昭烈庙"和"武侯祠"。据记载,武侯祠始建于公元四世纪,盛唐诗人李商隐游惠陵时,曾写下"武侯祠古柏"一诗。杜甫也留下了"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宫城外柏淼淼"的诗句,可见当时惠陵周围古柏苍郁,气势宏伟。明朝初年,把"武侯祠"并入"昭烈庙",重修后的昭烈庙破为壮观,大门横额楷书"汉昭烈庙"金字大匾。但这一建筑早已毁于兵火。惠陵苍松环抱,庄典肃穆;武侯祠绿瓦飞檐,雕梁画栋,交相辉映,气象万千,是成都著名的名胜古迹之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千问 | 2010-1-22 16:18:25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要的应该是这个吧桃园结义http://baike.baidu.com/view/22687.htm三英战吕布http://baike.baidu.com/view/391560.htm北海救孔融三让徐州http://baike.baidu.com/view/650935.htm煮酒论英雄http://baike.baidu.com/view/43706.htm荆州依刘表马跃檀溪http://baike.baidu.com/view/2522246.htm三顾草庐http://baike.baidu.com/view/81361.htm携民渡江败走汉津口洞房续佳偶 、智激孙夫人http://baike.baidu.com/view/56855.html自领益州牧http://baike.baidu.com/view/49905.html陆逊营烧七百里http://baike.baidu.com/view/77058.htm遗诏托孤儿 (即 白帝托孤)http://baike.baidu.com/view/914457.htm参考资料:http://baike.baidu.com/view/2372.htm

已赞过已踩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千问 | 2010-1-22 16:18:25 | 显示全部楼层
成功的军事学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主题

0

回帖

4882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48824836
热门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