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肺吸虫病怎么办

[复制链接]
查看11 | 回复2 | 2015-5-30 08:09: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脑肺吸虫病怎么办

发病时间:不清楚
脑肺吸虫病怎么办

补充说明:脑肺吸虫病怎么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千问 | 2015-5-30 08:09:00 | 显示全部楼层



程俊安
主治医师
河南省肿瘤医院
三甲
擅长:全科
提问
肺吸虫病主要是肺吸虫虫体(童虫及成虫)在人体内穿行或寄居所引起的疾病,病变以在器官或组织内形成互相沟通的多房性小囊肿为特点。近年来对肺吸虫的研究获得较大的进展,发现了许多新亚种。在我国除东北和浙江老疫区外,还发现安徽、江苏以及四川、贵州、湖北、湖南及河南等省的新流行区。前者以卫氏肺吸虫感染为主;后者以斯氏肺吸虫感染为主。亚洲各国如朝鲜、日本及菲律宾等也有本病流行。肺吸虫各虫种的生活史及其与宿主的关系基本相同。成虫主要寄生在人及其他哺乳动物如猫、犬、猪、虎、豹等的肺内,也可寄生于肺以外的组织或器官。卫氏肺吸虫虫体大小约为,呈扁平卵圆形,具有较强的收缩运动能力。虫卵主要随痰咳出,以后在水内孵化成毛蚴。毛蚴侵入第一中间宿主淡水螺内经过胞蚴、雷蚴等发育阶段最后成为尾蚴。尾蚴进入第二中间宿主淡水石蟹或蝲蛄的体内发育成为囊蚴。人若进食含有此种囊蚴的生的或未煮熟的石蟹或蝲蛄时,囊蚴随之进入消化道,经消化液作用脱囊成为童虫。童虫的活动能力很强,加上所分泌的酶的作用,可穿过肠壁到腹腔浆膜表面匍匐游行,其中多数童虫沿肝表面向上移行,直接贯穿膈而达胸腔,进而侵入肺内并发育为成虫。少数童虫停留于腹腔内,继续发育,并穿入肝脏浅层或大网膜成为成虫。偶尔可沿纵隔内大血管根部及颈内动脉周围软组织向上移行,经破裂孔而侵入颅中凹,再经颞叶、枕叶的底部侵入脑组织。虫体侵入器官或组织后除引起该处病变外,还可以继续穿行到其他部位,引起病变。一般从囊蚴进入体内到在肺内成熟产卵,约需个月。在虫在宿主体内一般可活年。
2015-05-30 08:09
投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千问 | 2015-5-30 08:09:00 | 显示全部楼层



柴东东
主治医师
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三甲
擅长:全科
提问
病原诊断脑脊液、痰或粪便检查可查获并殖吸虫虫卵。活检:皮下包块或结节手术摘除可能发现童虫,或典型的病理变化。免疫试验皮内试验:常用于普查,阳性符合率可高达以上,但常有假阳性和假阴性。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敏感性高,阳性率可达。循环抗原检测:近期应用酶连免疫吸附抗原斑点试验直接检测血清中循环抗原,阳性率在以上,且可作为疗效评价。头颅扫描和磁共振检查可见囊肿。颅骨片有囊壁钙化影。如合并胸肺型,X线检查可见肺部有明显改变。浆膜炎:虫体在体腔内移行和寄生时,在早期引起纤维素性或浆液纤维素性腹膜炎或胸膜炎,渗出液内可找到虫卵,具有临床诊断价值。日久后可因纤维化引起腹腔内器官间粘连、胸膜粘连甚至胸腔闭锁。组织破坏及窦道形成:虫体在组织中穿行时引起坏死及出血,形成迂迴的窟穴状病灶或窦道,其中可见虫卵,周围有轻度嗜酸性粒细胞及淋巴细胞浸润,以后可发展为纤维化。虫囊肿形成:童虫或成虫在器官内定居时,最初引起组织坏死及出血,继而引起强烈的炎性反应,其中除嗜酸性粒细胞外,还有多量中性粒细胞而形成脓肿。随后脓肿周围有肉芽组织及纤维组织包绕,形成囊肿。囊内可含有虫体、虫卵及结晶,囊内容物为棕色粘稠液体。进入囊壁内和周围组织的虫卵,可形成异物肉芽肿。由于虫体有游走习性,故可离开原囊肿,在其附近继续破坏组织,形成新囊肿。
2015-05-30 08:09
投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