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秋雨一场寒的道理是什么?

[复制链接]
查看11 | 回复2 | 2007-11-18 21:10:1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一场秋雨一场寒的说法有道理吗?当然有道理,我来解释一下:每年5-6月的时候,赤道的暖空气开始往北面抬,把从西伯利亚的冷空气往上推,于是南边的广东,福建地区开始进入夏天,到了6月,西伯利亚的冷空气和赤道的暖空气在江南地区势力平均,旗鼓相当,大家都知道,冷暖空气相遇肯定要下雨,于是6月中下旬江南雨水不断,这就是黄梅天。到了7月份,暖空气占优势了,逐渐北抬到河北1带,在这里,冷暖空气又旗鼓相当了,于是7-8月份,河北地区雨水非常充沛,到了9月,冷空气南下了,逐渐把暖空气赶走,于是对抗之处必要下雨,而且冷空气必然胜利,于是下过雨以后 这个地区就被冷空气占领了,于是就是寒冷到来了。知道冷空气把暖空气全部压回 赤道附近,然后暖空气补充实力,等来年继续北上,这样循环。中国民间流传着“一场春雨一场暖,一场秋雨一场寒”的谚语,其中有没有科学道理呢?气象专家对此作了解释。 据中央气象台消息,专家解释说,春季,由于北半球太阳的照射逐渐增强,太平洋上的暖空气随着向西北伸展。当暖空气向北挺进,并在北方冷空气边界是滑升时就产生了雨。在滑升过程中,它同时将冷空气向北排挤。其结果,往往暖空气占领了原来被冷空气盘据的地面,因此在暖空气到来以前,这些地方往往先要下一场春雨。“一场春雨一场暖”的感觉就是这个缘故。 一个地方下过雨后,受暖空气控制,天气转暖,以后如冷空气向南反扑又会下雨。当冷空气前锋过去以后,这个地方受冷空气控制,暂时出现一二天比较冷的天气。但过不了几天,这团冷空气吸收到大量的太阳辐射热量,以及受到南方暖的地面的影响,使本身的气温升高,就会渐渐转变成暖空气了。因此人们总是感到,春天下过雨后,只要天气晴朗,一般总是暖洋洋的。 专家说,秋季,一股股的冷空气从西伯利亚和蒙古国南下进入中国大部分地区,当它和南方正在逐渐衰退的暖湿空气相遇后,形成了雨。一次次冷空气南下,常常造成一次次的降雨,并使当地的温度一次次降低。另外,这时太阳直射光线逐渐向南移动,照射在北半球的光和热一天天减少,这也有利于冷空气的增强和南下。几次冷空气南下后,当地的温度就显得很低了。这就是“一场秋雨一场寒”的道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千问 | 2007-11-18 21:10:13 | 显示全部楼层
是受冷锋的影响,秋季吹大风是冷锋过境的表现,冷锋过境后受冷空气影响,气温下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千问 | 2007-11-18 21:10:13 | 显示全部楼层
相对的一句是:一场春雨一场暖.意思是:中国的雨的类型主要为锋面雨,在中国北方纬度高,所以空气多为冷气团,南方纬度低,空气多为暖气团.冷暖交汇为锋面.锋面会下雨.春天来自海洋上的暖气团势力强,所以推着冷气团走,交汇处下雨.而新的暖气团又比原来的暖,所以,一次次地变暖.秋天来自陆地上的冷气团推着暖气团走,一次次地变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主题

0

回帖

4882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48824836
热门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