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律.长征讲了哪几次战役

[复制链接]
查看11 | 回复3 | 2020-10-17 11:36:3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一、《七律.长征》原诗是:  七律·长征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二、涉及到的战役有如下几个:  1、翻越五岭,具体是大庾岭,骑田岭,都庞岭,萌渚岭,越城岭;(当时处处都是追兵,短兵相接时有发生)  2、过乌蒙山(同上)  3、巧渡金沙江,详情是:金沙江水拍打温暖的悬崖,意境美妙绝伦,风景本身就如诗如画,作者在此没有正面描写巧渡金沙江的战斗,因当时情况亦是紧急的。1935年5月3日,中央红军干部团在后有强大敌军的追击下在云南禄功绞车渡,仅用七只小船,经过九天九夜偷渡过了金沙江,全歼对岸守敌,甩掉了追兵,突破了重围。  4、飞夺泸定桥:红军抢夺泸定桥是长征中最英勇、最不可思议的激战,虽不是大规模的人海战,却是显现单独个人的天才精兵之战,铁血亡命之战,旋风般的理想之战,真正堪称红军之鹰飞过了泸定桥。那时,红军刚过了金沙江,“跳出了数十万敌人围追堵击的圈子,取得战略转移中具有决定意义的胜利”  5、强度大渡河:强渡大渡河谈何容易。连太平天国时的一代名将石达开也身败于大渡河,竟是英雄末路,可悲可叹。但红军在大诗人毛泽东的率领下,一举冲桥成功,那就是我们从小耳熟能详的十八勇士全身武装,攀踏着悬空的寒冷铁索,拿了敌人的桥头堡。后继部队才得以跟进踏桥过了大渡河。  6、翻雪山:主要是通过”更喜岷山千里雪“这句诗来体现的。  三、所以长针真的是历经千难万险,才得以胜利会师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千问 | 2020-10-17 11:36:32 | 显示全部楼层
越过五岭山脉和乌蒙山 巧渡金沙江 强渡大渡河 飞夺泸定桥 过岷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千问 | 2020-10-17 11:36:32 | 显示全部楼层
越过五岭山脉穿越乌蒙山 巧渡金沙江 强渡大渡河 飞夺泸定桥 过岷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千问 | 2020-10-17 11:36:32 | 显示全部楼层
1934年10月,中国工农红军为粉碎国民党反动派的围剿,保存自己的实力,也为了北上抗日,挽救民族危亡,从江西瑞金出发,开始了举世闻名的长征。
一路上,红军战士击溃了敌军无数次围追堵截,他们跋山涉水,翻过连绵起伏的五岭,突破了乌江天险,四渡赤水,越过乌蒙山,巧渡金沙江,飞夺泸定桥,爬雪山,过草地,最后翻过岷山,历经十一个省,于1935年10月到达陕北,总行程二万五千余里,是人类史上一个伟大的事件。这首七律是作于红军战士越过岷山后,长征即将胜利结束前不久的途中。作为红军的领导人,毛泽东在经受了无数次考验后,如今,曙光在前,胜利在望,他心潮澎湃,满怀豪情地写下了这首壮丽的诗篇。诗中生动、形象、概括地表现出红军战士那种不怕艰苦,克服困难,勇往直前,英勇顽强的革命英雄主义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和大无畏的英雄气概。这首诗和《念奴娇·昆仑》《清平乐·六盘山》都是在长征取得胜利时所作。
长征这首诗中描写的著名战役有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飞夺泸定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主题

0

回帖

4882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48824836
热门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