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的故乡是什么样子的

[复制链接]
查看11 | 回复2 | 2015-11-20 22:35: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鲁迅原名周樟寿,字豫山,后改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少年时代在 家塾学习诗书经传,喜欢野史杂录和民间绘画艺术。1898年就读于洋务派创办 的南京江南水师学堂,数月后重考入江南陆师学堂附设的路矿学堂,开始接触 新学。1902年到日本留学。4月入弘文学院,1904年4月结业,6月入仙台医学专 门学校。这一时期开始参加各种民族民主革命活动,广泛涉猎西方近代科学文 艺书刊。最早的一篇译述文章《斯巴达之魂》前半部分发表于l903年6月在日本 出版的《浙江潮》第5期(后半部分载于第9期);同年在东京出版了第一本翻译 科幻小说《月界旅行》。1906年弃医学文,希望以文艺改造国民精神。筹办文 艺杂志《新生》,未果,转而在《河南》杂志发表《人之历史》、《摩罗诗力 说》、《文化偏重论》等重要论文。与周作人合译《域外小说集》第一集, 1909年出版。1909年夏回国,先后在杭州浙江两级师范和绍兴府中学堂任教。 辛亥革命后任绍兴师范学校校长。1911年用文言写了第一篇小说《怀旧》,思 想特色和艺术风格,都与后来小说相同,捷克学者普实克认为它是“中国现代 文学的先声”。1912年2月应蔡元培之邀,赴南京教育部任职,后随教育部迁往 北京。1918年5月开始以“鲁迅”为笔名在《新青年》发表第一篇现代白话小说 《狂人日记》。此后3年间陆续在《新青年》发表小说、新诗、杂文、译文50余 篇,并参与《新青年》编务。1920年8月被聘为北京大学、北京高等师范学校文 科讲师。1921年12月至次年初,最重要的代表作《阿Q正传》在《晨报副刊》连 载。1923年,第-本短篇小说集《呐喊》出版。1926年出版《仿惶》。除了小说 ,鲁迅还写了很多具有独特风格的杂文,以《随感录》为代表,1918年起在《 新青年》上发表。1925年出版杂文集《热风》。此后几乎每年都有杂感集问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千问 | 2015-11-20 22:35:00 | 显示全部楼层
浙江省绍兴市内都昌坊口新台门。鲁迅 (1881 ~1936)是中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原名周树人,字豫才。1881年9月25日诞生于此,至1898年 去南京读书止,在这里度过了童年和少年时代。1910~ 1912年鲁迅回乡任教时居于此,此后至1919年间几次回 乡也在此居住。198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全 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新台门原是周氏多年聚族而居的地方,约建于1810 ~1813年,为典型的绍兴台门式民居。鲁迅家居在新台 门西首,为纵长式院落建筑,南北长90米,东西宽 5~ 22米,占地面积1000多平方米。房屋皆为砖木结构,青 瓦粉墙,石板地面。1919年鲁迅举家迁往北京,部分建 筑被改建。故居前后 6进,中间隔天井,正面为两扇黑 油石库门,原系新台门的边门。进石库门,前二进为门 厅、过道及厅堂的平房建筑。厅堂原为 3间坐西朝东的 平房,被改建为坐北朝南的厅堂。厅堂前的一株四季桂 还是周家故物。后四进为鲁迅家的居室和生活用房。第 三进是5间楼房,后经改建,原为鲁迅家早年的住处。第 四进为2间南北向的楼房,是鲁迅家的原屋。楼下中间用 板壁隔断,各分成二小间,有门相通,是鲁迅祖母、母 亲住处和吃饭会客的地方。1910~1912年间鲁迅在绍兴 工作时,经常在此接待亲友来访,并在此写作了《古小 说钩沉》和第一篇小说《怀旧》等作品。楼房的北面二 进是灶间和堆放粮食、杂物的平房,中间有门通向后院。 故居的北部是百草园,原为周家与别家共有的菜园。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对鲁迅故居多次进行修缮, 并建立了鲁迅纪念馆。参考资料: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16549362.html

已赞过已踩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千问 | 2015-11-20 22:35:00 | 显示全部楼层
http://www.jxgdw.com/tour/jrgl/2004-09-15/3000007203.html在鲁迅故乡见证文学理想 10月28日晚,第四届鲁迅文学奖颁奖典礼在鲁迅先生的故乡――浙江绍兴举行。没有奢华的舞台,镌刻着鲁迅头像的石墙就是整个背景,那在沉默与淡笑中透出丝丝冷峻的“大先生”浮雕,却比任何布景都生动,比任何色彩都饱满;没有喧嚣的仪式,获奖作家坐着乌篷船,沿着鲁迅故居、百草园旁长长的河道,一路荡来,令人回想起文学的峥嵘岁月和不朽情怀。7个奖项32部作品,或明快细腻,或睿智深邃;或高蹈轻扬,或隽永俊逸;或秉持民间立场抒发赤子胸襟,或回溯往昔叩敲激情岁月;或执着道德批判维系人性尊严,或呼唤时代精神重铸民族灵魂。作家们以如椽大笔,描绘了人的跌宕命运,挖掘了现实生活的丰沛意义。第四届鲁迅文学奖获奖诗集《只有大海苍茫如幕》是众望所归的优秀作品,诗人于坚执著于对本土资源的开掘,他的诗行自由地穿行于广阔的生活场景,散发着耀眼的光芒。报告文学获奖篇目《用胸膛行走西藏》是作者党益民36次穿越西藏,用泪水和心血写就的英雄篇章。中国作协主席铁凝感慨,“鲁迅文学奖,不仅是对这个时代优秀文学作品的发现与关注,更是对我们文学理想的见证。”近年来,鲁迅文学奖,这个以中国新文化运动伟大旗手命名的国家级文学奖,因涉及广泛的题材、体裁,及时反映当前文学创作成就而备受关注;这个见证时代精神的文学奖项,植根于中国改革开放的年代,同西班牙语的塞万提斯奖、英语的布克奖、法语的龚古尔奖、德语的毕希纳奖等世界著名文学奖一样,不仅成为衡量一个民族文学成就的旗帜,更成为一个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展示。在鲁迅故乡,许多作家在追问:“假如鲁迅先生地下有知,对这个伟大时代,会作何感慨?”历史无法设问,但无疑,对日新月异的生活景象,那个从“百草园”走向“三味书屋”的少年一定会多些快乐,那个“醉眼蒙眬上酒楼,彷徨呐喊两悠悠”的勇者一定会少些迷惘,那个“吃的是草,挤出来的是牛奶,血”的“佛子”一定会更加宽柔,那个希望“地火在地下运行,奔突”的战士一定会有新的感悟。文学是社会历史的记录者和推动者。在血雨腥风的年代,新文学运动唤醒了人们对旧社会的反思,以鲁迅为主将的一大批作家打开了旧中国“铁屋子”的门窗;在如火如荼的和平建设时期,文学承载着“讴歌人民、昭示光明、凝聚力量、鼓舞人心”的新使命。今天,党的十七大发出了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的号召,文学工作者更是肩负重大责任。多一些沉淀积累,多一些坚韧、坚守与担当,多一些民族自信,多一些中国原创、中国风骨和中国气派,这样才能促进文学的大发展与大繁荣。“我们要像鲁迅先生一样心怀广大,致力于文学对社会现实的关怀与担当;像鲁迅先生那样,用极富创造性的艺术形式,表现一个时代一个民族的精神品貌。”这是鲁迅文学奖对作家的谆谆嘱托,也是广大读者对作家的殷殷期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主题

0

回帖

4882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48824836
热门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