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土湿陷和非湿陷怎么区分?

[复制链接]
查看11 | 回复1 | 2010-1-19 17:15:2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一、湿陷性黄土地基的分布与特征 黄土主要分布在我国陕西、甘肃、山西大部分地区,宁夏、河北、内蒙古、东北三省、青海等地也有分布。它是一种在第四纪时期形成的、颗粒组成以粉粒为主的黄色或褐黄色粉状土。 具有天然含水量的黄土,如未受水浸湿,一般强度较高、压缩性较小。有的黄土在覆盖土层的自重应力和附加应力的作用下受水浸湿,使土的结构迅速破坏而发生显著的附加下沉,其强度也随着迅速降低,这种土质也称为湿陷性黄土。 湿陷性黄土颗粒组成以粉粒为主,粉土粒含量常占土重的60%以上,含有大量的碳酸盐、硫酸盐和氯化物等可溶盐类,天然孔隙比在1左右,一般具有肉眼可见的大孔隙,竖直节理发育,能保持直立的天然边坡。 黄土湿陷的发生是由于管道(或水池)漏水、地面积水、生产和生活用水等渗入地下或由于降水量较大,灌溉渠和水库的渗漏或回水使地下水位上升而引起的。 二、湿陷性黄土的工程措施 湿陷性黄土地基的设计和施工,除了必须遵循一般地基的设计和施工原则外,还应针对黄土湿陷性这个特点和工程要求,因地制宜采用以地基处理为主的综合措施,这些措施有: 1.地基处理措施 其目的在于破坏湿陷性黄土的大孔结构,以便全部或部分消除地基的湿陷性,从根本上避免或削弱湿陷现象的发生。常用的地基处理方法有,垫层法、重锤夯实法、强夯法、挤密法、预浸水法、化学加固法等。在黄土地区进行工程建设时,宜根据具体的工程地质条件和工程要求,采用相应的地基处理方法。 2.防水措施 防水措施是防止和减少水浸入地基,从而消除产生黄土湿陷性的外在条件。进行工程设计时,要对整个场地进行排水、防水;对经常受水浸湿或可能积水的地面还应按防水地面设计严防漏水,基坑施工阶段需做好临时性防水、排水工作。 3.结构措施 结构措施的目的是为了减少结构物的不均匀沉降,或使结构物适应地基的变形,因此,在桥梁丁程设计中尽可能采用简支梁等对不均匀沉降不敏感的结构;加大基础刚度使受力较均匀;对长度较大、形体复杂的结构物采用沉降缝将其分为若干独立单元等。 在上述措施中,地基处理是主要的工程措施。防水措施、结构措施的采用,应根据地基处理的程度不同而有所差别。在实际工作中,对地墓做了处理,消除了全部地基土的湿陷性,就不必再考虑其他措施,若地墓处理只消除地基主要部分湿陷量,为了避免湿陷对建筑物危害,还应辅以防水和结构措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千问 | 2010-1-19 17:15:20 | 显示全部楼层
、湿陷性黄土地基的分布与特征 黄土主要分布在我国陕西、甘肃、山西大部分地区,宁夏、河北、内蒙古、东北三省、青海等地也有分布。它是一种在第四纪时期形成的、颗粒组成以粉粒为主的黄色或褐黄色粉状土。 具有天然含水量的黄土,如未受水浸湿,一般强度较高、压缩性较小。有的黄土在覆盖土层的自重应力和附加应力的作用下受水浸湿,使土的结构迅速破坏而发生显著的附加下沉,其强度也随着迅速降低,这种土质也称为湿陷性黄土。 湿陷性黄土颗粒组成以粉粒为主,粉土粒含量常占土重的60%以上,含有大量的碳酸盐、硫酸盐和氯化物等可溶盐类,天然孔隙比在1左右,一般具有肉眼可见的大孔隙,竖直节理发育,能保持直立的天然边坡。 黄土湿陷的发生是由于管道(或水池)漏水、地面积水、生产和生活用水等渗入地下或由于降水量较大,灌溉渠和水库的渗漏或回水使地下水位上升而引起的。 二、湿陷性黄土的工程措施 湿陷性黄土地基的设计和施工,除了必须遵循一般地基的设计和施工原则外,还应针对黄土湿陷性这个特点和工程要求,因地制宜采用以地基处理为主的综合措施,这些措施有: 1.地基处理措施 其目的在于破坏湿陷性黄土的大孔结构,以便全部或部分消除地基的湿陷性,从根本上避免或削弱湿陷现象的发生。常用的地基处理方法有,垫层法、重锤夯实法、强夯法、挤密法、预浸水法、化学加固法等。在黄土地区进行工程建设时,宜根据具体的工程地质条件和工程要求,采用相应的地基处理方法。 2.防水措施 防水措施是防止和减少水浸入地基,从而消除产生黄土湿陷性的外在条件。进行工程设计时,要对整个场地进行排水、防水;对经常受水浸湿或可能积水的地面还应按防水地面设计严防漏水,基坑施工阶段需做好临时性防水、排水工作。 3.结构措施 结构措施的目的是为了减少结构物的不均匀沉降,或使结构物适应地基的变形,因此,在桥梁丁程设计中尽可能采用简支梁等对不均匀沉降不敏感的结构;加大基础刚度使受力较均匀;对长度较大、形体复杂的结构物采用沉降缝将其分为若干独立单元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主题

0

回帖

4882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48824836
热门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