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阳明的思想观念不包括哪一项

[复制链接]
查看11 | 回复6 | 2010-1-20 11:11:3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D王阳明是搞心学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千问 | 2010-1-20 11:11:36 | 显示全部楼层
D 用排除法看··C和D明显是相对立的两个选项,答案就在此种··稍微有点常识就知道王阳明是心学哈,心外无物是他最大的主张··所以D错了··做选择题多用这方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千问 | 2010-1-20 11:11:36 | 显示全部楼层
佛外无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千问 | 2010-1-20 11:11:36 | 显示全部楼层
D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千问 | 2010-1-20 11:11:36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只知道王阳明提出的主张是:理不外吾心。B佛外无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千问 | 2010-1-20 11:11:36 | 显示全部楼层
D,对于“理”的内容,在现代教育下,很容易理解为事物的规律,就如同我们对待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范畴一样,把理推广到世间的万事万物,从而具有了如同柏拉图的“理念”、黑格尔的“绝对精神”一样的本体论的地位,但是,这种理解却是就字面来理解,并没有深入到宋明儒学的思想逻辑。儒学并不是一个以科学、真理作为追求的学派,而是以社会秩序的稳定作为追求的学派,可以当作伦理学派甚至于政治学派,因而,儒学的本体论并不是西方本体论的逻辑,看上去“像”但实际上却不是。由于儒学的这种特殊性,在理解“理”的过程中,必须要从伦理政治的角度看待。
宋明儒学所说的理,实际上是“做人的道理”,展开来说就是仁义礼智信,但是,并不是所有的人都会具有仁义礼智信,所以就需要个人修身养性,不断学习和认知,不断地观察事物并有所感悟。整个宋明儒学都在强调格物,那么,格物的目的是什么?并不是认识事物从而把握事物的规律那么现代的内容,而是通过格物认识到自己的行为和应当了解的道理,如我们看到古代诗词,起首都是描述外在的事物,甚至于大段大段地进行描述,但真正点睛的却是“感悟”,也就是说,外物需要我们去感知,但是这种感知却要和内心的感悟联系在一起,感悟成为感知的目的,而感悟的却是人文的、伦理的、政治的。
理,是伦理政治的理,理解了这个前提,就不会把朱熹的学说当作“客观唯心主义”,也不会把陆九渊王阳明当作“主观唯心主义”,因为他们所说的理并不具有本体意义。我们对概念的理解,很大程度上来自于现代的教育,而现代教育是西方式的,因此很容易将中国哲学的概念和西方哲学的概念直接等同,从而夸大或者缩小中国哲学概念的范畴,用西方的观念套用到中国哲学的观念之中,这实际上也是一种遮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千问 | 2010-1-20 11:11:36 | 显示全部楼层
D理外无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主题

0

回帖

4882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48824836
热门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