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电学的物理问题

[复制链接]
查看11 | 回复2 | 2010-2-3 16:32:1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导体里面有自由运动的电子,导电的原因是自由电子。固体的导电是指固体中的电子或离子在电场作用下的远程迁移所以是导体中的电子。电池产生电压是个化学过程电池能产生电流,是电解液(酸性或碱性)与金属极板产生化学反应的过程中,负极本身易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电子沿导线流向正极,正极上一般为电解质溶液中的阳离子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在原电池中,外电路为电子导电,电解质溶液中为离子导电。于是产生定向移动的电子,当聚积的电子数量达到一定程度时,便形成电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千问 | 2010-2-3 16:32:12 | 显示全部楼层
导电是因为导体内有可以自由移动的电子,高中化学将电解质的时候也会提到,例如氯化钠固体不导电,但是溶于水后产生钠离子和氯离子,就有了可移动的电子,可导电。这个初中只要了解吧,用高中知识说,就是电源有它本身的电动势,电动势就是电源搬运电子的能力,只与其自身的性质有关。形成电流是因为产生电位差,假使电源第一次把电子搬运使两端电位平衡,那么就无法形成恒定电流,所以,电动势就起作用,相当于反复搬运的功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千问 | 2010-2-3 16:32:12 | 显示全部楼层
1.导体中有可以自由移动的电子,当两端有电势差(及电压)时电子会定向移动,即导电。形象的说,就像河中有可以自由流动的水,当河两端有高低落差时,水会向低处定向移动。2.电源是怎么产生电压工作这个问题你到了高中就会明白的,拿化学电源来说(就是普通的各类电池)它是通过化学反应产生电压,把化学能转化为电能;拿发电机来说,它是通过外力实现转动,继而发电的(怎么发电的能你到了高中,学了电磁感应就会明白)。问题补充:把电路中的导线换成绝缘体,就好比把两端有高低落差的河换成两端有高低落差的泥土,那当然不能形成电流。电源想把电子搬运出去,但没路可搬,绝缘的路电子走不过去。PS:你和你的老师都犯了个原则型错误:电源应该是把电子搬到到正极,另一端是负极然后再吸引电子从电路的正极移动到负极再循环。记住:电子带负电!!!运动方向和电流相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主题

0

回帖

4882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48824836
热门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