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心脏和高血压疾病

[复制链接]
查看11 | 回复0 | 2010-2-4 19:17:3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1、保持膳食结构平衡:必须做到饮食的合理、科学。首先是多样化和营养平衡,要“粗细搭配”、“荤素搭配”,以素为主。所谓以素为主,不要误解为完全素食,完全素食缺乏蛋白质摄入,易使动脉变得脆弱,失去弹性,而摄入适量优质蛋白质才可保持动脉的柔韧性和弹性。在食物中宜增加植物油,适当限制动物油以及富含胆固醇的食物,如动物内脏、鱼子、蛋黄。长期过量摄入动物脂肪和富含胆固醇食物,会使血脂增高,易发生动脉硬化。适当多吃些富含蛋白质食物,如豆类及其制品、牛奶、蛋、鱼、鸡、兔、牛、羊、猪(瘦)肉等。所谓以素为主,就是要多吃蔬菜及水果,相对减少荤腻。因蔬菜和水果中富含维生素C,可调节胆固醇的代谢,控制动脉硬化的发展。菌藻类食物,如香菇、平菇、蘑菇、黑木耳、白木耳、海带、柴菜、海藻等,这些食物可破坏钙质在动脉壁上的沉积,同时这些食物还含有大量的蛋白质、矿物质及一些微量元素,并不含胆固醇成分。
2、适当多吃碱性食物:研究表明,多吃碱性食品,可保持血液呈弱碱性,使得血液中乳酸、尿素等酸性物质减少,并能防止在血管壁上沉积,有一定软化血管的作用。这里说的弱碱性,不是指食物本身的性质,而是指食物消化吸收后,留在体内元素的性质。常见的酸性元素有氮、碳、硫等,常见的碱性元素有钾、钠、钙、镁等。有的食物如番茄、桔子、山楂等,口味虽酸,但它们却都是地地道道的弱碱性食物,因为它们在体内代谢后的最终元素是钾。一般而言,大米、面粉、肉类、蛋类等食品都是酸性物质,而蔬菜、水果、牛奶、豆制品、鱼类等水产品则都是碱性食物。
3、多吃含纤维素食物:长期吃动物脂肪较高的食物,大量的饱和脂肪酸和胆固醇可引起高脂血症,成为动脉硬化发病的基础和原因。而食物纤维可阻碍脂肪的吸收,多吃食物纤维,可使大便中脂肪排泄量增加1倍,使血液中的中性脂肪和胆固醇水平下降,从而防治动脉硬化。在日常食物中,含纤维素较多的有新鲜蔬菜、水果、瓜类、薯类、菌藻类及玉米等粗粮。
4、严格控制动物脂肪:机体摄入的脂肪在血中不溶于水,必须和蛋白结合成脂蛋白才能溶解而后被运输到全身组织器官。脂蛋白按颗粒大小不同分为四种:颗粒最大的叫“乳糜颗粒”,次为“低密度脂蛋白”,再小者叫“低脂蛋白”,最小者叫“高密度脂蛋白”。对血管影响最坏的是“低密度脂蛋白”,而“高密度脂蛋白”则对血管有益。动物脂肪内“低密度脂蛋白”含量过高,易促成动脉硬化,必须严加控制,特别是动物内脏等,中老年人更应少吃。此外,巧克力、奶油、糖果与各种糕点等甜食也应节制。
5、禁止吸烟:香烟中的一氧化碳会造成血管壁内皮细胞缺氧,促成动脉硬化。烟中的尼古丁还可使高密度脂蛋白减少,,低密度脂蛋白增加,从而加重动脉硬化。
6、坚持运动:体育运动能增强血液循环,促进脂肪能量的代谢。英国伦敦有关专家发现,人体进食富含脂肪饮食1——2小时后,做一些适当的体育锻炼,体内的高密度脂蛋白就会明显增加。这种物质在血液中与脂肪结合,即可通过动脉血管壁的微小孔而被排出,从而起到降血脂的作用,这对避免血管硬化的发生极为有利。美国北卡罗来大学的一项研究报告称,每天步行半小时,能降低血液的粘稠性,心脏病发作的几率减少50%。据研究,每周走路20小时以上,中风的比率减少40%。重要的不是剧烈运动,而是持之以恒。
7、缓解精神紧张:精神紧张,工作压力过大,都会促使体内交感类物质——儿茶酚胺分泌增多,促使血管处于收缩痉挛状态,容易导致动脉硬化。
8、改变A型性格:急躁、易怒、争强好胜、斤斤计较等性格称为A型性格,多属于交感兴奋型。这种人最易发生动脉硬化和冠心病。应学会乐观、宽容、不计小节、心情舒畅,逐渐改掉坏脾气,向宽宏大度的B型性格转换。参考资料:01067570919

已赞过已踩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主题

0

回帖

4882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48824836
热门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