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窟的用途是什么

[复制链接]
查看11 | 回复1 | 2013-1-16 01:19:0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其实我觉得解释为蓄水比较合适,这样的地方除了能保持水质还能减少水的蒸发,当时这里应该非常缺水,加上又是边疆,战争补给用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千问 | 2013-1-16 01:19:03 | 显示全部楼层
钱塘江在浙江省的中西部有一条支流叫衢江,江边上的衢州和金华之间有一个不足四十万人口的县叫龙游县。和县城隔水相望的一片小山丘叫凤凰山,许多不知何年代开凿出来的巨大石窟,一直在这片只有海拔69米高的红砂岩石中隐蔽着,这就是著名的龙游石窟群。 自从1992年这些石窟,被居住在山上龙背村的几个村民发现以来,跟随而来的许多疑团就困扰着人们,直到今天。 凤凰山上有三十六个巨大的石窟,均为人工开凿,有着相同的模式。洞窟唯一的出入口均在顶部,洞口呈长方形,约为四乘五米。洞口的左侧有一道直达窟底的梯级,石窟在进入洞口之后向下、向前和向右扩展开去,除了几根支柱之外,窟里没有其它的间隔,到深约三十米窟底的时候,面积已达到平均一千多平方米,体积达到三万五千多立方米。用一个标准泳池容积为二千五百立方米算,平均一个石窟的容积约相等于十四个标准泳池。这些石窟有些相邻,有些分散,相邻的并不相通,高高低低布满在凤凰山中。如果说长城是世界上最大的地面建筑物的话,龙游石窟群就是世界上最为庞大的地下建筑物之一。 如此众多和巨大的石窟是如何开凿的,它们开凿于什么年代,尤其是它们的用途是什么?一切到今天都没有人能说得清楚。虽然种种的猜测都有犯驳的地方,但有些地方可以说并没有什么疑问。如此大的工程量:总开采体积约一百二十多万立方米,相当于五百多个标准泳池;如此一致的开凿模式:位于顶端小长方形的唯一出入口,狭窄和陡峭的阶梯,除几根支撑柱外广阔和空荡荡的空间。可以肯定开凿者的构思是成熟的,目的是明确的,施工是合理的,效果是满意的,不存在随意性、偶然性和试探性,因此它们中间的每个细节都是有意义的。 首先我们探讨一下石窟的用途。采石场说是最为人接受的,也是合理性最高的,我们把它放到最后研究。除此外主要有仓库说,民居说和墓穴说,另外还有一个非常神奇的练兵说。对于这些解释,人们有不少质疑,就不在这里一一重复。笔者提出两个论点,看可不可以否定以上的推测。 一是造型的问题,二是使用痕迹的问题。石窟的造型非常独特,在一片小山岗上,它完全有条件从侧面开凿进去,但是却没有,而是采取了地窖的开凿形式。我们知道,地窖一般都是不具备从侧面开挖条件的,而且洞口通常都是置于固定的建筑物以内,以防备雨水的灌进。龙游石窟却是既有条件从侧面挖进而没有,洞口又没有固定建筑的痕迹。所以可以肯定的是它必不是通常人家用以储物或藏人的地窖。 洞口千篇一律地置于顶端,大大地增加了挖掘的难度,延长了工程的时间,对于仓库等使用也是毫无需要的。说货仓,这就意味着货物要攀山越岭搬进来,又要爬着陡峭和狭窄的楼梯运出去,造成双重的艰难。开挖的设计,还意味着故意造成一个潮湿的环境。雨水会不断地从顶部渗漏下来,又没有地方可以排走。如果说是仓库,从石窟的形状看,唯一可能的是用于储存液体。也正是这些石窟千百年来被雨水完全浸泡着才没有被人们所发现,直到村民吴阿奶和几个邻居为寻找丢失的玉石抽出方池塘的水为止。但是龙游地处江南,又靠江边,不是水旱不均的地方,有记录以来,衢江都不曾象现代的黄河一样出现断流。化费如此大的气力去存水是绝无可能的。不存水,存油、醋、酒或其它,那更是不可想象,如此大的容量,恐怕到现在都用不完。加上如果储存的是液体,石窟底部当有排放的管道,才方便取用。 不是仓库,是不是民居呢?石窟给人的总体印象是庞大的空间,潮湿和不通风。这些都是和人类居住习惯格格不入的。作为居所,太大的空间里面没有各种使用的间隔,又没有一切的生活辅助设施,是不可想象的。这不能用豪华或舒适作解释。清代的皇帝有足够的条件住在一个极其宽广的空间里,但我们参观过养心殿就知道,他们的睡房其实并不太大。另外,我们不能忽略的一点是,整个工程是非常艰巨和用时很长的,作为民居是极不符合经济原则的,用这样的代价已经可以建起瓦房无数了,需要故意去住这些地狱吗? 不是活人用的地方,那是不是死人用的地方呢?除了潮湿、渗漏和空间太大等的问题外,墓穴还要面对一个防盗的问题。要知道中国人最喜欢的是盗别人的墓,而最害怕的是自家的墓被别人盗的。几乎所有的盗墓都从顶部开始,有人会把最薄弱的门户放在顶部去迎合盗墓者吗? 那是不是囚禁重犯的地方呢?这个猜想没人提过,是笔者想出来的。这里值得提一提那堵从洞口通往窟底的阶梯。这不是普通的阶梯,这条宽数十厘米,以三十多度倾斜的阶梯,每级阶高竟有六十厘米。更不可思议的是,靠近洞口的最后一级高达四米!这不是一个人所能使用的阶梯。是不是为了防止犯人逃跑呢?当然,笔者并不认为石窟是囚禁重犯的地方,因为同样的不需要如此大的空间。如果囚禁众多的犯人,开凿时不会不凿出不同的间隔。囚室不会没有照明和行刑的设施,也不可能不留下犯人发牢骚的字迹,而且四米的峭壁对于一个犯人来讲,不是绝对不可逾越的高度。 说过造型的问题,现在再说说使用痕迹的问题。一栋新落成的建筑物和一栋经过长期使用后废弃了的建筑物,我们是非常容易分辨出来的。因为人去楼空后必定留下大量使用过的痕迹,诸如贴墙纸的痕迹,挂蚊帐竹钩钉的痕迹,照明灯台的痕迹等等,绝不会光溜溜一点没有的。就算时日久远,各种物料都不存在了,但从痕迹我们也容易知道它原来的含意。墙上的洞啊,地上的坑啊,磨损的柱角啊,深浅不一的痕迹啊,一切都有它的意义。龙游石窟数量如此众多,工程那么浩大,如果是为了提供某种使用,那使用的时间一定不会短,留下的使用痕迹一定不会少,绝不会不留下任何曾被使用过的痕迹的。我们花一年时间建起的房子,一般都会住上数十年,没有道理只住一年半载的。龙游石窟群少说都要用上数十、甚至数百年以上时间以开凿,你说会用上多少年呢?会没有使用痕迹吗?没有任何被使用的痕迹的现象很重要,它有力地说明一点,它完成之后从来没有被使用过,洞穴开凿不是提供使用的,而除了矿井之外,没有其它的构筑是在开凿完成之后就立刻被废弃的。 有一个练兵场说,近来被炒得很热。说石窟可能是越王勾践的秘密练兵场。当年越王为逃避吴国耳目,开凿了这些洞穴,秘密练兵,最后成功复国。虽然这种说法很有想象力,但也最不切实际。开凿全部的洞穴当用庞大的人力、财力和漫长的时间,不可能是十年以内可以完成的事;古时人口不如现代的稠密,当年越国还有很多幽静的树林和山谷,秘密练兵其实不用躲在洞里;洞穴用以居住嫌太空旷,但用以练兵却又觉太狭窄,而且当时主要战力表现在车马舟船上,这些都不是洞中能练得的;另外,如此巨大工程量开挖出开的大量暗红色砂石,每天数以千计的军人进出这位于高处的洞穴,都非常引人注目,难以掩饰练兵的秘密;最后的一点,也是最有说服力的一点是,如果越国胜利来源自这些练兵,那成功之后怎么还不广为传诵,用得着我们两千年后还在这里猜哑迷吗?因为后人在形容这段历史时一定不会只说“卧薪尝胆”,而会这样说:“开窟养兵,卧薪尝胆”。试想一下,看到越王卧薪尝胆的,只不过是王府里的那么几个贴近的人,因为此事当时是不敢公然宣传的,而后来都家喻户晓了,如果开窟养兵确有其事,参与的工匠和官兵必有万众,事成之后,还不传到街知巷闻吗?怎么连一点记录甚至传说都没有?为了推销旅游,伪造古迹、奇迹,穿凿附会,为一些平庸的古迹加添上著名的故事,古今中外都有,说都说不完。把龙游石窟和卧薪尝胆挂钩,真的极具创意和有丰富的想象力,不过却缺乏基本常识。 不存在其它种种的可能性,那是不是说只有唯一的可能是采石场呢?采石场说也要面对不少的质疑。首先,为何不从侧面开采,而是开一个小洞向下挖呢?众所周知,向下挖的模式会形成工作面小,工程施展不开;石料向上搬运,工作量加大;面对倒塌危险;洞穴深处光线不足,需要照明等等问题。比起侧面开放型开采,前者成本要高,效率要低,如果没有强烈的理由,是不可能的。其次,为何窟内有着别的采石场都没有的水平凿痕?还有,为何所有石窟内唯一的阶梯有着这么特殊的形态? 不用开放型开采方式,有人认为是因为红砂岩有一个特性,如果它的湿度较高时硬度较低。在一个洞口较小相对密封的窟内湿度容易保持。经测定,石窟内常年的湿度都保持在百分之九十以上。当地石匠有这样一种说法,说是地下采石犹如刀切豆腐。如果事情真的这样,封闭式开采当然有了较充足的理由。举个例讲,如果一个工人在开放采石场一天可以采到一方石,用同样工作强度,在地下采石场可以采到一方以上的石,那人们甚至可能忍受多些的困难和其它潜在的危险,因为古时人命没现在的值钱。但经测定,实际并没有石匠们形容的那么夸张,开采中的岩石在两种环境下的硬度差别并没有所说的那么大,但它们用于搬运的工作量却相差很大。小小的洞口,狭窄陡峭的梯级,如果采的是条石,一个人扛十分沉重,两个人抬十分不便。因此可以肯定的,窟内采石在工艺上一定和旷野中露天采石相当程度的不同。究竟会有什么不同呢?我们都留意到石窟中有一行行的水平凿线,从顶部一直到底部,一层一层的从没间断。这种情形,是其它采石场都没有的。它有什么特殊的含意呢?小小的洞口设在顶端,寛广的内涵,没有任何其它的通道,和相邻的石窟就算只有五十厘米也绝不打通。这意味着什么呢?刚才说过,这种形式的构筑如果用于储藏只合适储存液体,只有装载液体的容器才会有这种要求。为什么采石场需要做成装载液体的形状呢?那只有一种可能,是它采取了一种罕见的开采工艺--湿采,或者准确点说是,泡浸后湿采。小小的顶端洞口是因为方便盖搭雨棚,挡住雨水,控制加注浸泡液体的份量。当然,这里还不能十分肯定所说的液体究竟是清水,还是含酸、碱的水,这需要专家的意见。但它是液体几乎是可以肯定的。水平的凿线是因为浸透了一层开采一层,每次都以水平面来调节开采,凿去残留在壁上的石渣,加大液体在边沿的渗透所至。它没有其它的通道,和相邻的洞穴如何接近也不会掘通,是因为不令泡浸的液体漏跑。 笔者猜想,连其他石匠行家都知其一而不知其二的是,经过一段时间泡浸的红砂岩会十分松软,开采它们的劳动强度会比干采低许多,符合经济的原则。开采出来的石矿有可能是条石,有可能是碎石,甚至有可能是砂浆。这种砂浆在成型干燥后,可能重新凝结成为有一定强度的石材,就如同水泥一般。水泥初称红毛泥,过去我们的祖辈叫菏兰人为红毛鬼,相信水泥开始时是由荷兰人或其他西方人带入中国的。在水泥没有中国前,甚至在其后的一大段时间里,人们在建筑中,还是以石灰拌黄泥或其它材料作为粘结剂的。长城据说是用石灰拌糯米糊作为砖石粘结剂的,使用至今效果依然不错。那有没有可能,红砂岩浆独自或者加入一些其它的材料,干凝后能够粘结其它建材,甚至独自成为有一定强度的石材呢?笔者认为很有可能。如果这样,洞穴式的开采方法就变得非常合理了,有足够的经济价值去支持这种费气费力的地下开采了,可以抵消种种不利所造成的消极因素了。 如果上述的猜想成立,之前许多难题都可以迎刃而解。譬如说,洞口那条阶梯,形状这样也并不奇怪。这条石阶,从它的布局,从它的倾斜度,无疑的,它是一条构想中连接窟口和窟底的人行通道。可以想象,如此大的石材运输量,如此漫长的工程时间,会没有一条方便通道吗?石阶之所以变成这样,有两种可能。第一种是当整个挖掘完成之后,人们把通道挖断,作为封闭矿井的措施。我们常常见到人们把荒废的矿井用土石封闭,是因为免除后人误进废井发生危险。石窟把通道掘断,也有同样的作用。因为石窟一经弃置,就会积水,还有倒塌的可能,人在其间留连,容易有意外。自古以来,采矿业就有这方面不成文的职业操守。第二种可能是自挖掘开始,就把通道挖成这样,作为一种防盗挖、防骚扰的措施。我们知道,如此大型的石窟采掘是一项长时间的工程,长至数十、数百年都不定,其间在浸矿的时候,洞窟应该是没人看守的,有被盗掘的可能,窟内的构造也有被破坏的风险;另外,乡间的采矿还有可能是农忙时下地,农闲时才采矿,中间可能有一段长时间没人看守,所以把通道设计成这样是为了防捣乱和盗挖。开采时,摆上木制的补充梯级,采毕一程,走时把梯级带去。我们分析如此的梯级状况是一开始设计成这样,还是采掘完毕时弄成这样,也不太难。看看梯级旁边石壁的水平凿线就可知道。我们假定梯级是每阶高二、三十厘米的正常梯级,从洞口通达洞底,和现在的梯级比较,空白出来部分的墙面上,如果有水平凿线的,说明梯级一开始就被挖成这样,如果没有水平线的,说明是采掘完成之后,才被挖成这样。 阶梯被挖成这种奇怪的样子,又从另一个侧面说明,龙游石窟并不是什么仓库和民居,仓库和民居中的物品价值和砂石始终有很大的差别,四米的台阶或许可以阻止盗挖和入内好奇窥探,但绝对不可以阻止盗窃,四米的落差对仓库和民居的保安没有什么决定性的作用。 至于石窟里没有发现安置照明用具的设施,这再度说明它不是一个人们日常使用的场所,诸如仓库、民居和监狱等。固定的使用场所很大程度有固定的照明设备,但石窟是一个工作面不断变动的采石场,工作时间又是间歇性,甚至是季节性的,它就有可能采用流动的灯台,又或者工人长期处于弱光的环境,习惯了光线而很少使用照明,所以没有发现照明用具不足为怪。 龙游石窟群的构造模式一致,很有可能是出自一个采石家族之手,家族的经营通常都较低调,保密性强。为了技术保密不致外传,传统上甚至是只传子而不传女,因女会外嫁。家族一旦没落,或者没有男丁,工艺就随之失传,以后就没有其他人懂得这种开采方式了。因是家族生意,采石行业等级也较低下,不容易得到人们留意和探究,而且断阶起了防偷窥的作用,所以,尽管江浙自古多文士,却没有留下任何记录,没有见诸于历代的文献,甚至连同行的石匠们,都不能得知技术详细。至于石窟兴建于何年代,因为没有足够的资料,一时也难下定论。由于浸泡后的岩石较为松软,开凿的工具硬度没有想象中那么高也不定,有可能早于铁器时代也不足奇。 通过以上的分析,笔者认为,龙游石窟群是一些采取了特殊浸泡和湿采工艺的采石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主题

0

回帖

4882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48824836
热门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