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雨>中"雷雨"的真正含义是什么?

[复制链接]
查看11 | 回复1 | 2007-12-15 15:49:3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第九条好汉是“雷雨”——命运观的问题 作者:陈思和
文章来源:北大出版社
点击数:723
更新时间:2005-12-5
《雷雨》出单行本的时候,曹禺写过一篇序,里面曾经说过这个问题。《雷雨》里面除了这八个人物以外,还有第九个角色。他称它“第九条好汉”,这是一个不出场的角色,这个角色牵制了舞台上所有人的命运。曹禺说,那就是古希腊的戏剧里面所提到的“命运”。命运也是一个角色,但这个角色是没有办法出场的。如果出场,那只能用人格化来扮演,在西方有些戏里面也有表现的,通常代表了“命运”出场的总是一个怪怪的东西,要么瞎子,要么是什么怪物。但是因为《雷雨》里“命运”本身不出场,所以活跃在舞台上的八个角色,实际上是双重人格,一个人格是他舞台上的这个身份,比如周朴园、蘩漪、鲁妈、鲁贵等等,都有自己的身份和故事,另外还有一个人格就是承担着“命运”。他们的行动不仅仅是从他们的愿望出发,体现他们个人的意志,而且还体现了另外一个他们所不能左右的、不能控制的“命运”的意志。这就使每个角色的行为愿望与行为结果发生了逆向冲突,他们越是努力想摆脱命运的摆布,结果却越是陷入了命运的泥坑。
为什么叫“命运”?曹禺并不是对人的“命运”很清楚了,才写这些人物。而恰恰是他没有办法来理解这个舞台上的人物。就是说,每一个人物有一半是曹禺脑子里清楚的,曹禺知道我应该怎么去写他,而另外有一半连曹禺自己也没法控制,写着写着就超出了作者自己的理解,会走向一个谁都控制不住的结果。这样的东西,连作者都感到惊讶和恐惧,他就把这样一个状态称之为“命运”。
这个剧本题目叫“雷雨”,曹禺说,“雷雨”是贯穿始终的一个角色。但实际上这个作品到最后一场,霄雨才下来。前面几场一直有人在暗示,天很闷。天要下雨,花园里面一根电线还没修好,等等,可是这个雷雨一直没有下,到最后一场最不该下的时候它突然下来了,就使几个人都触电而死。但曹禺说“雷雨”这个角色是贯穿始终的,从一开始雷雨要来了,已经在人们心目当中变成了一种威慑,冒雨要来了,每个人都很难受,很烦躁,渐渐的乌云密布,电闪雷鸣,最后雷雨下来,就使这个世界都得到了一种报应。这样一个大报应,跟起先的紧张、恐惧、烦躁、焦虑,等等,形成一个完整的情绪链,推动着剧情的发展。剧本发展的过程也是一个雷雨爆发的过程。曹禺就说,“雷雨”就是他心目当中的“命运”,他把雷雨变成一种拟人的东西,这个剧本里每个在舞台上活跃的人,都是在雷雨的笼罩下面,每个人都在挣扎。在按照自己的意志在挣扎,但努力的结果都跟他的意志相反。我们来看里的八个人的关系:我们看到每一个人都是怀着一个希望的目标上场的:周朴园是希望维持一个家庭和社会的秩序,蘩漪是希望周萍与她相守在一起,周萍是希望摆脱蘩漪摆脱罪孽感,四凤只想不离开周萍,而鲁妈则千方百计要四凤离开周家以免重蹈覆辙。鲁大海希望的是罢工胜利,鲁贵是希望继续在周家混日子。只有周冲的目标比较高尚,他希望爱每一个人,能帮助别人,让别人快乐。如果我们把周朴园的家长专制的希望目标与周冲泛爱和人道主义的希望目标作为一个对立统一体,那么,蘩漪和周萍、四凤与鲁妈、鲁大海与鲁贵,也是三个对立统一体,他们的希望目标正好是相成相反。但是他们每一组的相反希望最后都被扑灭了,连鲁贵的最卑琐的欲望也没有能得逞。这就是命运这“第九条好汉”的威力所在。每个人的挣扎与命运最后的结果是相反的。
以周朴园为例。周朴园一出场的时候,是一个非常有理性的人,他不仅在社会上按我们今天的说法是一个成功人士,社会中坚,在家里,他也是有绝对权威,树立了很高的威信,这个威信不仅是一种严厉的,还有一种仁爱的威信,比如在他儿子面前,始终表示怀念他的前妻,按照他前妻的生活方式来布置这个家庭,然后儿子有什么不听话,就在他妈妈的照片面前去教训他。显得这个人处理事情很有人情味。包括他处理罢工事件。我们不说他阶级本性,就说在处理这些事件当中,他是非常精明、非常干练的,鲁大海根本就不是他的对手。那么像这样一个人,怎么到最后会变成这么一个结局?非常惨,他的儿子都死掉了,两个太太都疯掉了,原来初版本里把房子也卖掉了,完全是落魄了。就是说,整个命运是不按照他的能力来运行的,他希望做的事情最终都没有出现,而他不希望的事情最后都出现了。
这个人应该说还是有一点应变的能力。最后一场戏,这些人都集中到他自己家里,周朴园是一点不知情的,他下来以后发现大家都在客厅里面,这个时候他误解了整个事件的发展趋向,他想的与实际发生的情况不一样,实际状况是每个人都想逃走,但蘩漪还在努力阻止周萍与四风的私奔。可是他以为是鲁妈来跟他算三十年以前的旧账了。以为大家都知道了事情的真相,他就马上想争取主动,跟周萍说,“不要以为你跟四风同母,觉得脸上不好看,你就忘了人伦天性。”你看,已经到快崩溃了.他还在那儿用道德说教来维系自己的形象。结果他这一维系就完蛋了,就把这个祸盖打开,整个底都露出来了,导致了后面急转直下的悲剧。蘩漪是不知道隐情,鲁妈是不愿意给人家知道隐情,她明明知道自己的儿子跟自己的女儿要同居,要私奔,她都认了,她就说,“所有的罪孽都是我一个人惹的”,“你们……最好越走越远”,鲁妈到最后的时候,宁可让他们乱伦到极点,她都不愿意来公布这样一个悲剧性的结果。但是由于周朴园这么一说,就使四凤受了刺激,因为作为女孩子,直接敏感就是她跟她亲哥哥发生关系,四凤本来是到最后都希望跟周萍一起逃走的,可是这个时候,我认为四风根本不是什么无意当中触到电,她就是应该自杀的。八十年以前,作为一个女孩子,突然知道与自己的哥哥发生关系,而且已经怀孕了,这种情况叫女孩子怎么处理,她除了去捏电线还有其他办法吗?那这样就导致后来周冲的死、周萍的死,一系列的故事,就是说,每个人都有他不得不死的结果。最早的肇事者是周朴园,是由于周朴园的荒唐,可是到最后揭开这个谜底的也是周朴园本人,所以他一手造成他们的悲剧。那么,这个悲剧当然不是周朴园愿意的,周朴园到最后都想重新回到一个秩序当中去。所以,世界上有很多很多事情不是你的能力能够做到的。你这个人尽管很有能力。很有钱,很有权,什么都有。可是也没有用,最后命运会阴错阳差的,本来他想去收场的,结果非但收不了场,而且事情越来越大,就导致他们这样的结果。周朴园本人是这样,其他人都是这样。我们再看周萍。周萍这个人也是很悲壮的。他从小因为父亲要另外娶亲,就被送到乡下去,等到他长大。才从农村到这个大家庭来,所以他是带了乡间的淳朴到这个家庭里来的。一来就给这个家庭带来了生气,首先就把他后妈给吸引住了。那我们还可以进一步推断,因为这个故事发生在1923年前后,那么,周萍从乡间到这个大家庭大概正好是五四前后(1920年左右),所以这也是一道新的光芒,一道五四新文化的光芒。当他进入这个大家庭以后,吸引了这个大家庭里面最渴望新生活的蘩漪。蘩漪本来是看不到希望的人,她突然从这个农村过来的非常淳朴、非常清新的男孩子身上看到了希望。然后,他们两个人结合以后,你看周萍一开始很热情。它里面有一段话,蘩漪说,“你说你恨你的父亲,你说过,你愿他死,就是犯了灭伦的罪也干。”这个时候的这个年轻人是充满了力量,充满了求生的欲望,而且我觉得这里面有一点像古希腊神话,一爱就爱得要死,一恨就把人家杀死,脑子里没有什么父母、血缘这种概念,就是带着一种野性的东西进来。可是,这个故事到剧本发生的时候,周萍不但一点激情都没有了,而且处处以父亲的利益、父亲的榜样作为他行动的指针。但这样一种转变,对他来说,也是有巨大的悲剧性的。就在这个转变当中,他抛弃了蘩漪,但他又找到了一个新生的机会——他爱上了一个十几岁的小丫头。这个年龄,我算过,故事发生的时候。周萍是28岁,四风是18岁,倒退27年,周朴园抛弃鲁妈(梅侍萍)的那一年,周朴园是28岁,鲁妈是20岁,就是说儿子是重复了父亲的命运,也是这个年龄,也是爱上了一个丫环。他是从一个比较淳朴的从外面进来的小姑娘身上看到了一种生的勇气,下决心一定要离开阴暗的家庭,摆脱自己的罪孽感。他想通过离家出走,带了四风私奔,来克服这个罪孽感,奔向新生。但这个欲望最后也破灭了.因为发现四风是他的亲妹妹,这是最致命的打击,他以前可以不顾一切,可是周朴园一揭出老底,他们所有计划都失败了。周萍到这个时候也有他不得不死的原因。还有鲁妈,她从一出场就似乎掉进了一个巨大的噩梦中。《雷雨》是一部悲剧,打开这部悲剧的钥匙是梅侍萍(鲁妈)。本来周朴园把三十年前的悲剧掩盖得非常严实,但其中有一个破绽,就像在万里无云的天空中,远远地飘来一个黑点,逐渐近了,变成乌云,开始电闪雷鸣,然后倾盆大雨,最终毁灭世界。而这个破绽就是鲁妈的存在。蘩漪因为跟四风吃醋,叫来鲁妈谈话。大幕一拉开大家就知道四风的妈妈要来了,这之后会发生些什么?这是一个悬念。事实上,这个家庭的矛盾就是因鲁妈从远方来到周家而逐渐引发的。鲁妈就像是一把钥匙,一层层开启了所有的矛盾与悲剧。但在开启悲剧的过程中。鲁妈始终处于被动,是她所不愿意的。因为开这把钥匙的手是蘩漪。家庭中所有悲剧都是蘩漪酿成的。蘩漪有自己的原则,她爱周萍,但周萍却爱四风,她才要鲁妈到周家来。没想到鲁妈来了以后,发现这就是她三十年前呆过的周家,也发现了她的儿子和女儿的乱伦关系。之后转移到鲁妈的家里,周萍私自与四风见面,这时蘩漪赶到,反锁了窗,使周萍暴露在众人面前。当时大家还没有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除了鲁妈,在这一场戏里,她逼着女儿对雷雨发誓,“永远不见周家的人”,否则让“天上的雷劈了我”。这也与最后四凤的死遥相呼应。这场戏写得非常激烈。我觉得这场戏把《雷雨》所有紧张、残酷的主题都表现得淋漓尽致。但是鲁妈的逼迫、四凤的毒誓也阻挡不了悲剧进一步推进,因为蘩漪反锁了窗,导致了周萍和四凤隐情的爆发。这回轮到鲁妈遭受了打击,她明明知道女儿爱这个少爷。可是只有她知道他们是兄妹,他们是不能相爱的。第四幕,又回到周家客厅。四凤觉得自己已经没办法了,一定要跟着周萍走,周萍也无所谓了,决定带四凤走,最后鲁妈不得不同意,她说:“你们这次走,最好越走越远。不要回头。今天离开,你们无论生死,永远也不许见我。”就是说,她明明知道他们是兄妹俩也不管了,保护女儿要紧,她毕竟是个母亲,所以她抛弃一切伦理障碍,要阻止这个惨剧的出现,她宁可让他们一走了之。这个时候,她的挣扎好像又有了一点希望。没想到,一步错了就步步错。最后导致无法挽回的大惨剧,随着周朴园的出现,命运终于来临,鲁妈的一切努力都付之东流。
我们因此可以看到,《雷雨》不是一部悲观的书,里面每个人都是充满了一种生的欲望。这很重要。这个作品不是一个历尽沧桑的老头写出来的,像曹雪芹写情场忏悔,他可以弄到最后让贾宝玉去做和尚。这是一个二十多岁的青年写出来的,曹禺写这个作品的时候,对世界是充满了朦胧的生的欲望,是向上走的。所以你看这作品里的八个人,每个人都在为生去奋斗,去挣扎,没有一个人是想去找死,尽管每个人身上都有点问题,但是他们都在避免、克服这个问题。包括鲁妈,鲁妈到最后,她情愿让兄妹乱伦,只要他们好好的生活,她愿意自己来承担这个罪孽,她就是有一种生的欲望,希望大家最后还是要通过这个擎障,走向新生。这是我对《雷雨》的命运观的一个理解。http://reading.cersp.com/WeekReading/SpecialReading/200512/460.html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千问 | 2007-12-15 15:49:38 | 显示全部楼层
雷雨其实指的是一种人类不可知的力量与恐惧!参考资料:自己

已赞过已踩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主题

0

回帖

4882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48824836
热门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