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共济失调

[复制链接]
查看11 | 回复2 | 2015-8-29 08:24: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急性共济失调

发病时间:不清楚
急性共济失调

补充说明:急性共济失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千问 | 2015-8-29 08:24:00 | 显示全部楼层



董璐琳
主治医师
湖北省中医院花园山院区
三甲
擅长:全科
提问
你好,这种病的病理改变主要是小脑,脑干和脊髓变性和萎缩30-40岁隐袭起病,缓慢进展,也有儿童期及70岁起病者;下肢共济失调为首发症状,表现走路摇晃,突然跌倒和讲话含糊不清,以及双手笨拙,意向性震颤,眼球震颤,痴呆和远端肌萎缩等;检查可见肌张力障碍,腱反射亢进,病理征,痉挛步态,音叉振动觉及本体觉丧失.通常起病后10-20年不能行走.本病尚无特异性治疗,对症治疗可缓解症状.继续吃药.
2015-08-29 08:23
投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千问 | 2015-8-29 08:24:00 | 显示全部楼层



闵真真
主治医师
天津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擅长:全科
提问
体的姿势保持与随意运动完成,与大脑、基底节小脑、前庭系统、深感觉等有密切的关系。这些系统的损害将导致运动的协调不良、平衡障碍等,这些症状体征称为共济失调。根据病变部位不同,共济失调可分为四种类型:①深感觉障碍性共济失调;②小脑性共济失调;③前庭迷路性共济失调;④大脑型共济失调。而临床上一般称呼的“共济失调”,多特指小脑性共济失调。治疗方法比较多,有药物治疗,手术治疗,康复治疗等等,需对症治疗
2015-08-29 08:23
投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