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汉语中古音资料

[复制链接]
查看11 | 回复2 | 2010-2-17 15:55:0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http://www.eastling.org/tdfweb/midage.asp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千问 | 2010-2-17 15:55:05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古音的声韵调一、中古音的代表著作——《广韵》中古音以隋陆法言《切韵》(601年)为主要研究材料。《切韵》虽已不存,但其声韵调系统保存在宋陈彭年等编撰的《广韵》(1008年)中。清人研究中古音,用的是《广韵》。《广韵》是一种按韵编排的韵书。当时主要是为了科举作文用韵规范;《切韵》及《切韵》以前的韵书,最初目的应是为了辨音。辨音与作文用韵规范是《广韵》的两大功用。《广韵》编排体例:第一,先分平、上、去、入四声五卷(平声字多,故分为上平声、下平声两卷)。第二,每个声调下(即每一卷下)再分韵。同韵的字,韵腹(即主要元音)和韵尾(有的没有韵尾)相同;不论韵头(介音)是否相同。一个韵选一个代表字作为本韵的名称,叫韵目。如东韵即以“东”为韵目。平声57韵,上声55韵,去声60韵,入声34韵。四声相承,如,平声一东、上声一董、去声一送、入声一屋,四声相配。平、上、去只是声调不同,韵母则相同。入声主要是收声不同,收—p(盍)、—t(曷)、—k(德);分别与阳声收—m(谈)、—n(寒)、—?(登)相配。所以,如果单统计韵母,只要计算平、入二声的韵母就可以了。第三,每一韵中以声纽的不同再分若干小韵。小韵是以声母的不同来分别,所以小韵也叫“纽”。小韵的头一个代表字后面注反切。一个小韵包含一个至数十个同音字。如东韵有东(德红切)、同(徒红切)、中(陟弓切)、虫(直弓切)……等23个小韵;“同”小韵中有同、仝、童、僮、铜……等45个同音字。《广韵》是当时编的韵书,反映了中古的语音系统,所以,要研究中古音,就要分析其中的声、韵类别系统。古代分析《广韵》一系韵书中的声韵系统的学问,就是等韵学。二、 中古的声声即今天说的声母,还有声纽、声类、字母、纽、母等名称。1.有关声母的几个概念字母:指称声母的代表字就是字母。如表示舌头清音用“端”(包括切上字“都、丁、多、当……”从另一个角度看,把切上字发音部位、发音方法相同的归到一起,就得到声母)。相传释守温发明了三十六字母:唇音帮、滂、并、明、非、敷、奉、微,舌音端、透、定、泥、知、彻、澄、娘,牙音见、溪、群、疑,齿音精、清、从、心、邪、照、穿、床、审、禅,喉音影、晓、匣、喻,齿舌音来、日。五音、七音:把声母按发音部位分为“唇、舌、牙、齿、喉”五类,即是“五音”。在五音的基础上,再分出“半舌”(来纽),和“半齿”(日纽),共是七类,就是“七音”。清、浊:分析声母发音方法的术语。发音时声带不颤动是清音,声带颤动是浊音。等韵学又把清音分为两类:不送气是清(纯清。如端t),送气是次清(如透t‘)。把浊音分成浊(全浊。如定d),次浊(如泥n)。浊音在现代普通话中丧失,在一些方言中保存。反切:用两个汉字拼合成另一个汉字读音的注音方法。前一个字(反切上字)取其声母;后一个字(反切下字)取其韵母和声调。由于反切出于不同人之手,同一个声母可以有若干个比较常用的反切上字,如“都、丁、多、当”作反切上字切出来的是同一个音。反切下字也是同样情况。2.中古三十六字母中古的声母要掌握:发音部位、发音方法(清浊、等列)。下面是中古音即《切韵》36个声母在《韵镜》中出现的位置:音舌齿清 清浊 浊 音 喉清浊 浊 清 清 音 齿次浊 清 浊 清 清 音 牙清 次浊 浊 清 清 音 舌清 次浊 浊 清 清 音 唇清 次浊 浊 清 清来 匣 晓 影 心 从 清 精 疑 溪 见 泥 定 透 端 明 并 滂 帮来 匣 晓 影 生 崇 初 庄 疑 溪 见 娘 澄 彻 知 明 并 滂 帮日 来 于 晓 影 禅 审 神 穿 照 疑 群 溪 见 娘 澄 彻 知 明微 并奉 滂敷 帮非来 喻 匣 晓 影 邪 心 从 清 精 疑 溪 见 泥 定 透 端 明 并 滂 帮(以后唇音三等在韵母是合口时变为轻唇;庄初崇生合于照穿神(床三)审,于合于喻,形成传统36字母所代表的声母系统。)中古的声母变为普通话的声母,有其规律,知道这些规律,有助于记忆和反推:(1)中古喉牙音和齿头音的细音,都变成t?,t?‘,?a,o,u,e前 k,k,h // ts,ts‘,s ——a,o,u,e,?前 (声母不变)见溪群晓匣 (例:工古弓抠渴呼回) (例:作宗仓三诉自) 精清从心邪i,y前 t?,t?‘,? ———————— i,y前 (声母已变)(例:江居穷区揭吁薰) (例:取须精清心邪)现代普通话的Y,是中古在介音i后的u变来的。所以,归结起来,中古的i(包括作主要元音和介音),决定喉牙音和音头音变作 , ,?。普通话中,声母k,k,h和ts,ts‘,s之所以没有与i,Y相拼的,就是因为其本来与i,Y相拼的音已变成声母是, ,?的了。普通话声母、韵母的分配规律,反映中古音到普通话变化的规律性。(2)中古唇音三等,在东三、钟、微、虞、废、文、元、阳、尤、凡十个韵的合口韵类中,宋以后变为轻唇非、敷、奉、微,普通话中变为唇齿音f、v,或零声母。三、中古的韵1.关于韵的几个基本概念韵:韵腹和韵尾相同的字归在一起的部类。如206韵。每一个部类有一个代表字,即韵目(见上)。这种部类代表的韵母和韵类,也叫韵。如206个韵包含290个韵类。呼:等韵学将主要元音或介音是u的韵,称为合口呼;其它的韵为开口呼。如,寒韵是开口呼,桓韵是合口呼。这两韵的分别只是开、合口的不同。但有的韵同时包含开口和合口。有人称开合分韵的合口为“真合口”;开合合韵的合口为“假合口”。等:根据韵腹的侈或敛(主要元音舌位的高低)以及声音的“硬”或“软”(有无i介音)等状况所分析的声音洪细类别。等韵图依韵和韵类的的洪细分四等。同一个韵中,如果有不同韵类,其区别在于介音的有无或不同,放在不同的等,如一东韵分为两类,一类无介音,在一等;另一类有介音i,在三等。不同的几个韵,同收尾而主要元音洪细不同,安排在不同等,如《韵镜》第二十三图开口“寒、删、仙、先”分别放在一、二、三、四等,第二十四图合口“桓、删、仙、先”分别放在一至四等。(参见《韵镜》复印张)阴声韵,也简称阴声,指无韵尾或以元音[-u][-i]收尾的韵,如上表中的戈果过韵和脂旨至韵。阳声韵,也简称阳声,指以鼻音[-n][-?][-?]收尾的韵,如上表中的真轸震韵、东董送韵和侵寝沁韵。入声韵,也简称入声,指以塞音[-p][-t][-k]收尾的韵,如上表缉韵、质韵和屋韵。舒声韵,也简称舒声、舒调,与促声相对,指读音舒缓的音节,即没有韵尾或元音、鼻音韵尾的字,阴声韵和阳声韵都是舒声韵。舒声韵读音可以自延长。促声韵,也简称促声、促调,与舒声韵相对,指读音短促的音节,即有塞音韵尾的字,以[-p][t][-k][-?]收尾的音节都是促声韵。促声韵的音节在主元音之后紧接塞音,读音必然短促,不能延长。2. 中古的韵母共206韵,290个韵类。首先记住57个平声韵;其次是知道,因开、合口以及等的不同,一韵之中可以有不止一个韵类;再次是四声相配的原理,以及阴声韵、阳声韵、入声韵的概念。四、中古的声调中古的声调是平、上、去、入四声。主要掌握其变为今天普通话的规律。声调的变化受声母清浊的影响:中古平声调的字,依其声母的清(全清和次清)还是浊(全浊和次浊),分化为阴平和阳平两类;(平分阴阳)中古上声调的字,全浊音变为去声(浊上变去);其余均为上声。中古的去声字,全部为去声。中古入声字,全浊变为阳平,次浊变为去声;清音变为阴阳上去四声。(入派四声)四、反切反切也称反语、反言、反音、反纽,或单称反、翻、切、纽。反切是我国传统的注音方法,用两个字拼合成另一个汉字的读音。反切的基本原理是:切上字与被切字的声母相同,切下字与被切字的韵母和声调相同。在拼合过程中上字取声母,舍弃其韵母,下字取韵母和声调,舍弃其声母。反切用的是古音,如果用现代音去拼读中古反切,很多无法顺利切出字音。要想准确拼读中古反切,势必要学习从中古音到现代音的语音演变历史,掌握变化的规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千问 | 2010-2-17 15:55:05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古音是汉语语音史的一部分,是汉语语音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重要阶段。所谓“中古音”,是指从隋经唐至宋这个历史时期的汉语语音。我们知道,隋朝享祚不永,而唐和宋却保有相当长的时间。因此,也可以说,中古汉语的语音,主要就是指唐、宋时期的语音。从隋至宋,大约包括从公元581年至1278年共697年的时间。这段时间的汉语语音,承接着更古时期的语音发展而来。而在中古时期,汉语的语音又经历着一系列的重大变化,已经大体上奠定了近代汉语语音的基础。因此,可以这样说,中古音是汉语语音发展史的一个重要阶段,它在上古音、近古音(魏晋时期的语音)和近代音之间,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是汉语语音发展的一个转轴。隋唐之际,我国黄河流域地区的文化和经济事业,有了相当程度的发展。唐朝统一了中国之后,政治上也呈现了较为稳定的局面。政治上的稳定和经济、文化上的发展,对汉语共同语的进一步发展和巩固,都有重要的作用。我们要研究中古汉语的语音状况,首先就是要研究共同语语音的状况。唐宋之际的中古时期,是否有人们所说的共同语呢?是否存在一种共同语的标准音——正音呢?这种正音又是以什么地方的语音为依据呢?这些问题,过去在学术界中,还没有取得完全一致的意见。因此,在我们探讨中古音的语音系统之前,必须对这个问题作出一个比较明确的回答。也就是说,我们必须对这个问题先作一番探究,在这种探究的基础上,再进一步论述中古音系本身。另外,过去某些学者在叙述中古汉语的语音时,主要以中古出现的韵书如《切韵》或《广韵》作为依据。我们认为,中古这些韵书的出现,有它们一定的时代背景,有它们的局限性。也就是说,这些韵书所表现的语音系统,并不能真正反映出中古汉语共同语语音的实际面貌。这主要是由于这些韵书并不是反映一时一地之音。在它们身上,包含有某些古音和方音的成分。既然如此,我们想要探究一个比较真切地反映中古时期汉语共同语语音的音韵系统,就不能专主这些韵书。因此,本书特辟另一专章对研究中古音的材料依据作一个概括的论述,表明我们对《切韵》一系韵书的看法,并介绍某些用来作为研究中古音的其他参证资料,以便读者对我们据以研究中古音的材料有所了解。在介绍了中古时期汉语共同语语音的状况和研究资料之后,我们进而论述中古语音系统本身。在论述中,我们以中古韵书为重要依据,然后参合其他语音材料来说明中古音系的诸般问题。我们希望描绘出一个比较切合历史真实的中古音系统。当然,中古音所包容的历史年代长达七百年之久,在这七百年中间,语音不可能没有发展和变化。因此,对中古音的描述,也不是列出一个声、韵、调系统便可完事。当然也不可能分为更细碎的历史段落,列出更多个反映不同时期语音的音韵系统。我们只能概括出一个更具代表性、更能反映中古音面貌及发展大势的语音系统。至于此一系统之中各种音素在不同时期的发展变化,我们只能在各个具体的问题中加以说明。我们所拟定的中古音系,大体上是代表唐宋之交(或者说是北宋时期)这一历史时期的语音概貌。在此之前或之后的发展变化,就只能在各项说明中加以阐述了。总之,本书的叙述反映我们对语音史研究的一种新的探索,材料有一点是新的,方法有一点是新的,结论有一点是新的。这一切,都表明本书的写作仅仅是属于一种新的探索。至于这种探索,是否能够为人们所接受,是否能达到我们所说的描述一个比较能够反映历史真实的中古音面貌的目的,这一点我们还没有充分的自信。我们期望着这种探索能够不断进行下去,深入下去,使汉语语音史的研究,能够创造出更多一点儿成绩。中古音罗马字方案这是一个按汉语中古音系(广韵音)转写汉字的罗马字方案。本方案不做实际音值的构拟而是按著近、现代有代表性的几位音韵学家的拟音和传统等韵学的分析用最少的音位(包含互补的音位)对中古音做较为完整的描写。具体发音请参考拙作“仿古读书音构拟”本方案所用字母:a,a,b,c,d,e,?,f,g,h,i,j,k,l,m,n,o,p,q,r,s,t,u,ü,v,w,x,y,z 凡29个。其中,a 表示开口度较小舌位较前的a,? 表示开口度较小舌位较后或居中的a,ü 表示介音-iu-或圆唇的 i ,引入它主要是为了书写简便和字形的清晰易读,手写体ü 、a上的附加符号可以用一横代替(为了跟连写的ii区别,ü的手写体必须作ū)。本方案特点:1) 声调不须另外标注。声调的阴阳由声母的清浊决定,入声可由韵尾辨析,上声和去声的写法参照赵元任的《国语罗马字》以韵腹元音字母的双写和韵尾的变化表示,具体详见下文[声调拼写法式]。2) 等呼易於辨识。具体如下:开口呼 —— 一等,无介音;二等,有介音e或韵腹a;三等,有介音或韵腹i;四等,有韵腹e。合口呼 —— 一等,有介音u或有韵腹o、u;二等,有介音o;三等,有介音ü或者韵母的母音部分作ui 、iu或 io;四等有介音u。3) 声母包含复合字母(最多两个字母),这样既避免了非标准拉丁字母的过多使用也照顾了字形的简练、美观和整齐。[声母表]喉音:影 0/’ 余 y
晓 x
匣 h
(不另立云母)牙音:见 k
溪 q
羣 g
疑 ng舌音:端 t
透 th 定 d
泥 n
来 l
知 t
彻 th 澄 d
(知组和端组声母通过等呼来区别)齿音:精 tz 清 ts 从 dz 心 s
邪 z
庄 tr 初 tc 崇 dr 山 sc
章 j
昌 c
船 dj 书sh禅 zh 日r唇音:帮 p
滂 ph 并 b
明 m
(非 f 敷 fh 奉 fv 微 v)[韵母表]1. 东 董 送
ung, iung(üng)
屋uk, iuk(ük)2. 冬 ⊙ 宋
ong
沃ok3. 钟 肿 用
iong
爥iok4. 江 讲 绛
eong
觉eok5. 支 纸 寘
ie, üe6. 脂 旨 至
i, ui7. 之 止 志
i?8. 微 尾 未
i?i, ü?i 9. 鱼 语 御
io10. 虞 麌 遇 iu11. 模 姥 暮 u12. 齐 荠 霁 ei,uei13. ⊙ ⊙ 祭 iej,üej14. ⊙ ⊙ 泰 aj, oj15. 佳 蟹 卦 ai,oai16. 皆 骇 怪 eai,oai17. ⊙ ⊙ 夬 eaj,oaj18. 灰 贿 队 oi19. 咍 海 代 ai20. ⊙ ⊙ 废 iaj,üaj21. 眞 轸 震 in,uin
质it,uit22. 谆 准 稕 üen
术üet23. 臻 ⊙ ⊙ ien24. 文 吻 问 ün
物üt25. 欣 隐 焮 i?n
迄i?t26. 元 阮 愿 ian,üan
月iat,üat27. 魂 混 慁 un
没ut28. 痕 很 恨 ?n
⊙29. 寒 旱 翰 an
曷at30. 桓 缓 换 on
末 ot31. 删 潸 谏 an,oan
鎋at,oat32. 山 产 裥 ean,oan
黠eat,oat33. 先 铣 霰 en,uen
屑et,uet34. 仙 獮 线 ian,üan
薛iat,üat35. 萧 篠 啸 eu36. 宵 小 笑 iau37. 肴 巧 效 au38. 豪 皓 号 au39. 歌 哿 个 ?40. 戈 果 过 u?, y?, ü?
(茄韵母写作y?以区别於之韵的i?)41. 麻 马 禡 ea, ia, ua,42. 阳 养 漾 iang,üang
药iak,üak 43. 唐 荡 宕 ang,uang
铎ak,uak44. 庚 梗 映 ang,iang,oang,üang陌ak,iak,oak45. 耕 耿 诤 eang,oang
麦eak,oak46. 清 静 劲 ieng,üeng
昔iek,üek47. 青 迥 径 eng,ueng
锡ek,uek48. 蒸 拯 证 ing
职ik,ü?k49. 登 等 嶝 ?ng,u?ng
德?k,u?k50. 尤 有 宥 i?u51. 侯 厚 候 ?u52. 幽 黝 幼 ieu (或作y?u?待定)53. 侵 寝 沁 im
缉ip54. 覃 感 勘 om
合op55. 谈 敢 阚 am
盍ap56. 盐 琰 艳 iam
叶iap57. 添 忝 掭 em
帖ep58. 咸 豏 陷 eam
洽eap59. 衔 槛 鉴 am
狎ap60. 严 俨 酽 iam
业iap61. 凡 范 梵 üam
乏üap(注一) 文、魂、蒸、侵(举平以赅上、去、入)诸韵省略了韵腹?。(注二) 祭、泰、夬、废四韵采用了特殊的韵尾j 。[声调拼写法式]1)平声字韵母采用原形(上文韵母表中的字形)。以下几条所述上、去的拼写规则都是在原形基础上的变化。2) 韵尾为m或n的,上声韵腹字母双写,去声韵尾字母双写,如:感作koom,信作sinn。3) 韵尾为ng的,上声韵尾写作nk,去声写作nq,如:梦作miunq,等作t?nk。4) 韵尾为u的,上声韵尾用o,去声韵尾用w,如:好作xao,调作dew。5) 韵尾为i的,上声韵尾作e,去声韵尾作y,如:贿作xoe,霁作dzey。6) 无韵尾的,上声韵腹字母双写,去声末尾加字母h,如:语作ngioo,货作xu?h。[省略拼法]1)
庄 tr初 tc崇 dr山 sc的开口呼字暗含介音e,如:杉作scam,叉作tca。2)
以章j昌 c船 dj书sh禅 zh日r 为声母的字暗含介音i,如 :书作sho,折作jat,说做shuat。3)
如采用轻唇音,则轻唇音字暗含介音ü(或i),如:凡作fvam,福作fuk,物作vut。4)
以帮p滂ph并b明m为声母的皆、山、麻韵(兼上、去、入)开口呼二等字可省略介音 –e-,如:马(meaa)作 maa,拜(peay)作pay,八(peat)作pat。5)
暂拟将儿化韵后缀“儿”缩略为 “–r”,后缀“子”缩略为“-z”,语气助词“了”略为“l”,分写。6)
其它助词、词缀和常用词及词组的缩略形暂未确定,待后续补充。参考文献:《音韵学教程》(唐作藩)《方言调查字表》《通字方案》(赵元任)《国语罗马字》(赵元任)《同源字典》(王力)“汉语中古音系与日语吴音汉音音系对照”(王吉尧,石定果《音韵学研究·第二辑》)《汉字古音手册》(郭锡良)中古音查询:http://www.eastling.org/tdfweb/midage.aspx中古音吧:http://tieba.baidu.com/f?kz=254576238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主题

0

回帖

4882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48824836
热门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