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合李商隐的作品,谈一谈晚唐的社会文化背景对李商隐创造风格形成的影响

[复制链接]
查看11 | 回复1 | 2012-2-25 05:16:4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晚唐时期,社会上贫富加剧,社会开始产生动荡,对文化钳制也比较多,所以晚唐诗人分两派,一派没了讴歌良辰美景的热情,只关注民生,例如皮日休,另一派如李商隐,完全沉浸在个人体验的小圈子里,另外李商隐可能对宗教挺感兴趣,而佛教对本来就有出世思想的中国知识分子影响很大,所以李商隐的诗相对晦涩难懂,一难难在用典多,而且用典用的冷僻,二难难在表达思想带有佛教意识,让不懂佛教的当代人理解不了。例如最著名的:锦瑟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这两句好理解,你这锦瑟,干嘛非要50根弦,让我这50岁的人(其实作者根本没有50岁,大概只有20或30几岁,但是心态和50岁的人一样老)看见你就想起流失的岁月)庄生晓梦迷蝴蝶 望帝春心托杜鹃沧海月明珠有泪 蓝田日暖玉生烟此情可待成追忆 只是当时已惘然 后面连用四典把全中国人都搞糊涂了,不知道想说什么意思。所以说一篇锦瑟成千古迷案,解的人汗牛充栋,我个人认为可以这么理解,庄周梦蝶,和杜鹃啼血说的是学学古人,不要太执着,珠泪和玉烟感叹无生命的事物反倒有表达感情的途径,有生命的东西而人确没有办法表达情感,最后两句引用最多,也很直白,但也最难解,此情是什么情?有说爱情,似乎用爱情好像好解一点,结合珠泪玉烟可把下半首说通,但是我个人觉着没这么浅,有说感年华流失之情,和第一二句可以结合起来,似乎也说的通,但是都不顺,和四个用典好像都没有完全的关系。所以只有分析透四个典,才知道什么情。其实我个人还是觉着对事物的执着之情才是李商隐要表达的根本之意,庄周和杜宇的典可以用一个字来表达“化”,也就是人化鸟或蝶,有两重含义,一是鸟也是人人也是鸟,是可变化的,和佛无处不在有想通之处,二是庄周和杜宇都太执着,人虽已化仍然不知为何而化,或者因何而化,唯有此,才说的通,结合珠玉两句,想表达的就是万物皆有缘,万物皆可化,千万不要太执着,虽然以后我可能会理解,但是在看见锦瑟的那一刻,我是无法感受和领会的。随然我的解可能有点牵强,但是总比把一首完整的诗隔成一半一半的好吧。总之诗写的很美,句句为精华,实在理解不了,也没关系,不影响欣赏。别的诗不背,这首应该背下来,没事琢磨琢磨,说不定让你给解出来,给中华灿烂文化尽一份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千问 | 2012-2-25 05:16:40 | 显示全部楼层
李商隐唐文宗开成二年(公元847年)进士及第。曾任弘农尉、佐幕府、东川节度使判官等职。早期,李商隐因文才而深得牛党要员令狐楚的赏识,后李党的王茂元爱其才将女儿嫁给他,他因此而遭到牛党的排斥。从此,李商隐便在牛李党争的夹缝中求生存,辗转于各藩镇幕僚当幕僚,郁郁不得志,潦倒终身。晚唐唐诗在前辈的光芒照耀下大有山穷水尽的下滑趋势,而李商隐又将唐诗推向了又一次高峰,是晚唐最著名的诗人,杜牧与他齐名。李商隐曾自称与唐朝的皇族同宗。经张采田考证,确认他是唐代皇族的远房宗室。但是没有官方的属籍文件证明此事,因而可以认为李商隐和唐朝皇室的这种血缘关系已经相当遥远了。李商隐数次在诗歌和文章中申明自己的皇族宗室身份。不过,这并没有给他带来任何的现实的利益。李商隐的家世,有记载的可以追溯到他的高祖李涉。李涉曾担任过最高级的行政职位是美原县令;曾祖李叔恒(一作叔洪),曾任安阳县尉;祖父李俌,曾任邢州录事参军;父亲李嗣,曾任殿中侍御史,在李商隐出生的时候,李嗣任获嘉县(今河南获嘉县)令。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主题

0

回帖

4882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48824836
热门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