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块消亡边界和板块生长边界的定义是什么

[复制链接]
查看11 | 回复3 | 2019-7-16 14:50:5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地址灾害主要是火山喷发,地震及地震引发的次生灾害板块边界分两种:
离散型边界,又称生长边界,是两个相互分离的板块之间的边界。常见于洋中脊或洋隆,以浅源地震、火山活动、高热流和引张作用为特征。洋中脊轴部是海底扩张的中心,由于地幔对流,地幔物质在此上涌,两侧板块分离拉开。上涌的物质冷凝形成新的洋底岩石圈,添加到两侧板块的后缘上。汇聚型边界,又称消亡边界,是两个相互汇聚、消亡的板块之间的边界。消亡板块易形成海沟,造山带。相当于海沟或地缝合线。可分为两个亚类:大洋板块在海沟处俯冲潜没于另一板块之下,称为俯冲边界,现代俯冲边界主要分布在太平洋周缘;大洋板块俯冲殆尽,两侧大陆相遇汇合开始碰撞称为碰撞边界,欧亚板块南缘的阿尔卑斯—喜马拉雅带是典型的板块碰撞带的实例。火山:火山的形成涉及一系列物理化学过程。地壳上地幔岩石在一定温度压力条件下产生部分熔融并与母岩分离,熔融体通过孔隙或裂隙向上运移,并在一定部位逐渐富集而形成岩浆囊。随着岩浆的不断补给,岩浆囊的岩浆过剩压力逐渐增大。当表壳覆盖层的强度不足以阻止岩浆继续向上运动时,岩浆通过薄弱带向地表上升。在上升过程中溶解在岩浆中挥发份逐渐溶出,形成气泡,当气泡占有的体积分数超过75%时,禁锢在液体中的气泡会迅速释放出来,导致爆炸性喷发,气体释放后岩浆粘度降到很低,流动转变成湍流性质的。如若岩浆粘滞性数较低或挥发份较少,便仅有宁静式溢流。从部分熔融到喷发一系列的物理化学变化的差别形成了形形色色的火山活动。地震: 地震是地球内部介质局部发生急剧的破裂,产生的震波,从而在一定范围内引起地面振动的现象。地震就是地球表层的快速振动,在古代又称为地动。地球可分为三层。中心层是地核;中间是地幔;外层是地壳。地震一般发生在地壳之中。地壳内部在不停地变化,由此而产生力的作用(即内力作用),使地壳岩层变形、断裂、错动,于是便发生地震。大地振动是地震最直观、最普遍的表现。在海底或滨海地区发生的强烈地震,能引起巨大的波浪,称为海啸。地震是极其频繁的,全球每年发生地震约550万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千问 | 2019-7-16 14:50:51 | 显示全部楼层
板块消亡边界形成的原因是两个板块相互碰撞时一个版块向另一板块俯冲,导致板块边界处地壳深入地下,在高温影响下,溶为岩浆。如环太平洋地震火山带就是一个消亡边界,太平洋板块和其他板块在次碰撞,所以这个区域极易形成地震和火山喷发。生长边界一般是在大洋的中脊,板块交界处的地壳教为脆弱,地底岩浆很容易以此为出口喷发,在喷发过程中将原有地壳向两侧推移,形成新的地壳,称之为生长边界。生长边界 海岭消亡边界 大陆板块与大陆板块 山脉
海洋板块与大陆板块 岛弧,近地山脉 海沟消亡边界多火山地震,板块闲相互挤压碰撞,易生成山脉,如西玛拉雅山脉,阿尔卑斯山脉生长边界多海洋,裂谷,板块闲相互远离,拉伸,如大西洋,东非大裂谷的形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千问 | 2019-7-16 14:50:51 | 显示全部楼层
消亡边界和生长边界依次出现了哪些著名的地形地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千问 | 2019-7-16 14:50:51 | 显示全部楼层
两大板块相互挤压就是消亡边界,相互分离就是生长边界。很好区分,换句话说,两个箭头朝内就是消亡边界,朝外就是生长边界。谢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主题

0

回帖

4882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48824836
热门排行